都说“富不过三代”,但这个家族富了18代,400年兴盛不衰
在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话,喊做“富不外三代”。之所以那么说,是有原因的。因为封建社会讲究多子多福,下一代的生齿会越来越多,家里的财产从第一代积存,到了第三代,是好几个从兄弟共享,利益分配也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再加上时局动乱等外界因素,于是就有了如许的说法。
在332年的时间里,聚族而居,同炊共食,还繁衍了3900多个祖孙,不断一来都对峙着协调共处不分炊的形态了更让小编十分食惊的就是,他们的协调水平,就连喂养的几只狗都也和人一样,是同槽而食,还在一路睡觉,我们不难想象如许的生活排场是多么的协调。
那座庄园坐落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数百年来,见证过康式家属最灿烂的年代,也看着康家人走向穷困失意,那座庄园至今仍在,成了十七、十八世纪华北封建碉堡式修建的代表。我们就来看看那个家传十八代的康家毕竟有多强大和它强大的出处。
其实,那“富不外三代”之说,并非出自通俗苍生之口,而是由孟子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演变而来。且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外三代。”
康氏家属的绚烂与胜利其实有多方面的缘故原因,起初康家靠种地为生,筹谋商铺为其副业。康氏家属秉着筹谋良方将家属奇观越做越大;不断料理着家属奇观并世世代代传承下往。
追本溯源,康氏家族可以做到400年昌隆不衰,其实是有良多因素的。但比拟勾结仕宦,康氏家族更多靠的是他们特有的治家理念和经商之道。
1900年,八国联军进侵北京,慈禧太后照顾光绪于逃离北京前去西安。慈禧一行返京路过巩义康店镇时,被称为“豫商第一人”的康家掌柜“康鸿猷”雪中送炭,向清政府捐资一百万银两,慈禧太后一句“没成想,那山沟里还有百万之家”,并赐其为“康百万”的封号,“康百万”成了那个庄园的仆人“康氏家族”的统称,因而康家的庄园便成了康百万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