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方案出错,90%是“问题”错了

3周前 (11-16 03:49)阅读1回复0
路亚哦哦哦
路亚哦哦哦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8687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7375
  • 回复0
楼主

产物在设想、开发过程中老是充溢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假设我们没有一套处置问题的有效办法,就可能会陷进紊乱之中。本文从“问题—拆解—计划—结论”那四步,阐发若何处理产物难题,一路来看一下吧。

产物在设想、开发过程中老是充溢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好比,指导可能会说:“咱们产物必需称心××那品种型的需求,你安放实现一下吧。”“合作敌手比来推出了一个新功用,我们的产物跟进一下?”

运营同事可能会说:“咱们比来刚推出的新版本,有良多用户反应欠好用,你看下个版本怎么改进一下?”

开发工程师可能会说:“前次阿谁设想计划引进了一些新问题。用户反应群里也在说,你看怎么办?”

公司高层或协做伙伴可能说:“我在用你们产物的时候碰着一个问题,特殊不爽。你们赶紧处理一下!”……

产物人的日常老是不竭遭赶上述问题。假设我们没有一套处置问题的有效办法,就会在处理问题时呈现类似下面的情况:处理计划端赖灵感、随机呈点状散布,没有说服力;拆东墙补西墙,那边问题一处理,那边问题又冒出来;无法准确处置指导或同事对产物提出的定见定见,陷进“被动设想”的场面,做出一个“被需求”的无用产物;在与合作敌手过招的过程中,被敌手的节拍带着走,无法有力回击、走出窘境。

良多时候,我们无法拿出一个标致的处理计划,不是因为贫乏灵感或是此外什么原因,而是办法不合错误。其实,所有那些看似棘手的情况背后,都躲着一个普及适用的应对法例。只要我们不竭操练,娴熟运用那个法例,就能处理几乎所有的产物难题。

你能够在《决策的艺术》 一书中提到的PrOACT法例、麦肯锡典范培训教材《金字塔原理》以及浩瀚根究者的著做中找到那个法例的踪迹。在产物设想范畴,我们能够把它定义为“问题—拆解—计划—结论”四步法例。其详细操做步调是:

第一步,定义问题。

通过弄清“问题背后的目标是什么”进而弄清“实正的问题是什么”,假设目标定义得不准确,就会使一个本来能够被答复的问题变得无法解答。

第二步,拆解问题。

将复合问题拆解成能够被答复的元问题;元问题的揣度原则是可以间接导出响应的处理计划,拆解过程遵照MECE法例。

第三步,导出计划。

根据元问题,导出处理计划。

第四步,评估得出结论。

比力处理计划之间的好坏,做出取舍、得出最末结论。上面四个重要步调中,又数第一步最重要。能够说,90%的计划错误都是因为没找到实正的问题,或是在施行中遗忘、偏离了实正的问题。

指导说产物必需称心某种需求,合作敌手的新功用要不要跟进,用户或客服反应产物有问题、欠好用,所有问题都能够一步步诘问下往,曲到问出实正的问题。

例如,产物欠好用的话,事实是哪里欠好用?详细在什么时间、地点,为了达成什么目标而利用?利用的时候碰着了什么情状?那种情状背后的实正问题是什么?那个问题能否已知?假设未知又能够回类到哪个模块往处理?只要用四步法继续诘问下往,谜底就会主动浮现出来。

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某开发工程师接到的开发使命中有一个UI动效的需求,他研究后发现,要到达需求要求的效果估量会消耗一周摆布的开发时间,大大超出了使命的时间预期。那时他面临的实正问题是什么?假设他认为是“时间与使命量不婚配”的问题,他可能会向项目组申请增加开发时长,或增加人力协助等。

但假设他能诘问下往、看到“UI动效只是表示层,它办事于底层需求,实正的计划是由需求导出的”,他可能就会换一种体例和团队沟通,确认“为什么必然要做它,换一种低时间成本的计划实现另一种效果是不是能够”。统一现象,问对问题,处置计划判然不同。

再看一个稍难些的例子,俞军在PMCAFF社区抛出的关于滴滴拼车的问题:“若何让用户更多地利用拼车功用?

第一步,先来定义问题

Q1:问题背后的目标是什么?

A1:从问题阐发,诘问“为什么滴滴想要让用户更多地利用拼车功用”,进而肃清那些已经常用滴滴的用户,明白其目标在于“为滴滴平台拓展用户群”。

Q2:用户是谁?

A2:肃清掉在时间容许时利用拼车的快车用户,次要目标用户群定位在那些利用公共交通的用户,不想坐公交地铁又想相对低成本出行的用户。

Q3:那些用户包罗哪几类?滴滴想要争取的目标用户是谁?

A3:包罗没体验过滴滴拼车的用户、体验过但已流失的用户、体验过且未流失的用户(流失用户可根据未利用时长定义);滴滴想要争取的目标用户是前两类用户(后面统称为“目标用户”)。

Q4:争取到目标用户后,能否期看他们继续利用?

A4:是的,期看他们继续利用。

Q5:所以,实正的问题是什么?

A5:实正的问题是:通过什么产物计划能够让更多目标用户改用或重用滴滴拼车功用,并继续利用下往?

第二步,拆解问题

Q6:实正的问题包罗了哪些子问题?

A6:子问题有:

Q6‐1:若何让目标用户晓得滴滴拼车如今具有很高的出行性价比?

Q6‐2:若何改动目标用户抉择公交出行的行为习惯,转而测验考试体验(或再次体验)拼车?

Q6‐3:若何让目标用户在体验拼车办事的全过程中获得称心体验,进而情愿下次陆续利用?

以上问题中,Q6‐1、Q6‐2属于用户“认知层”的运营问题,那篇文章内不讨论此点问题。有时机我们在详尽拆解。那里仅陆续拆解Q6‐3:

Q6‐3‐1:拼车全过程包罗哪些环节?

A6‐3‐1:行程前、行程中、行程后。

Q6‐3‐2:所有环节中存在哪些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

A6‐3‐2:行程前——聚焦于预期,影响因素包罗价格预期(不确定动态订价的浮动水平)和时间预期(不确定拼车会不会额外破费良多时间);行程中——聚焦于现实体验,影响因素包罗担忧因拼车形成绕路引起的价格增加,觉得全程额外消耗时间的长短(期待同业人的时间),乘车的温馨度和社交意愿;行程后——聚焦于成果,影响因素包罗现实破费的拼车价格和觉得中全程破费的总时长。

以上,拆解到Q6‐3‐2那个问题后,我们还必需围绕价格和时间两大因素,倡议最初一轮总结性诘问:

Q6‐3‐2‐1:价格问题的素质是什么?

A6‐3‐2‐1:素质是动态和增幅,即“下单前的预期问题”以及“担忧因拼车形成绕路引起的价格增加”。

Q6‐3‐2‐2:时间感触感染的素质是什么?

A6‐3‐2‐2: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永久是相对的。所以素质上是“拼车额外增加的时间”相关于“总行程时长”的比例决定了用户对“拼车额外消耗时间”的感知。根本上问题拆解到那个水平,就能够导出计划了。

第三步,根据元问题,导出处理计划

针对A6‐3‐2‐1导出:

“一口价”计划。

因为次要问题是价格的动态和增幅,更佳计划当然是固订价格。如许用户既不担忧因别人加进引起绕路加钱,也鄙人单前有一个确定的价格预期。

针对A6‐3‐2‐2导出:

远间隔拼车,即“跨城”拼车计划;交通集散地拼车,即“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拼车计划。因为次要问题基于“拼车额外消耗时间”的感知,而“感知=拼车额外增加时间/总时长”,更佳计划应聚焦于缩短“拼车额外增加的时间”,或拉长“总行程时长”。缩短“拼车额外增加的时间”的更佳计划是间接统一动身地或统一目标地,拉长“总行程时长”的更佳计划则是婚配远间隔拼车。

第四步,评估计划得出结论

事实上,细心的伴侣必然能够发现,在导出计划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针对行程中“温馨度”或“社交意愿”等因素导出计划,也没有考虑若何才气削减“期待同业人的时间”,因为那些因素十分依靠于司机和乘客的主看动作,相对不成控。

别的,我们也没有针对价格因素提出烧钱降价的计划,因为那简单粗暴,底子不需要产物设想和根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通过上面的案例阐发,相信各人能感触感染到一点四步法例的魅力。那么请撑持下做者,喜好的能够订阅收躲。

本文由 @白板产物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物司理。未经答应,制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0
回帖

产品经理方案出错,90%是“问题”错了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