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我们龙姓这一族人是怎样扎根贵州的【贵州历史文化随笔征文大赛作品选登】

4周前 (11-16 08:30)阅读1回复0
玛丽儿
玛丽儿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928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8566
  • 回复0
楼主

龙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6位,算不得大姓。但中国人被称做“龙的传人”,封建帝王号称“实龙天子”,那个姓氏仍是令我龙姓人骄傲的。现在龙姓次要集中在贵州、湖南、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除了汉族,苗族、布依族、彝族等兄弟民族中,龙姓也很多。我是汉族,本籍贵州省清镇市芦荻乡龙井村,家乡的龙姓族人现有数千人。我想说说我们那一收龙姓那族人的鼻祖是如何来到贵州扎根和繁衍后代的,以管窥豹,从中或答应看出贵州外来移民的一些情状。

清镇市芦荻乡龙井村

现在世居贵州的人们追根究底说起自家的老祖宗,有很多人说自家那一族人是若干年前从江西或湖南等省来到贵州定居的,我们龙姓那一族人亦然。先父龙之鸿(1907—1993)系家乡在旧社会受过高档教导屈指可数的成员,早年从北京向阳大学(现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之一)结业,曾于1988年8月撰写了一册回忆录名为《往事云烟》,此中一节小题目为“龙氏宗祧绝而复延”。从先父留下的手记和他生前与我的摆谈,以及我回乡的考证中,我们那一族人配合的老祖宗名为龙安荣,族人尊称“安荣老祖公”,其坟茔在故土对面的一座高山上,此山也就得名“祖茔坡”。数百年来年年清明时节,族人都要前去祭奠,可谓香火连绵不停。“安”字辈也就是我们龙家的来到贵州的第一字辈,仅鼻祖一人。我做为排在姓名第三字的“成”字辈,则是龙家到贵州的第十七代,人数上千矣。

先父的回忆录中说:“吾家鼻祖安荣公,在明代嘉靖年间(1550年前后)由湘进黔。”由此算来,至今已有470多年了。早年我从家谱和家乡老辈人的传言中,还得知我们那位老鼻祖的原籍系江西南昌府鱼骨庙,后到湖南醴陵。至于是他那一辈仍是上辈抑或上几辈从江西到湖南,年代长远,已经无从稽考。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职时曾到南昌开会,趁便探听本地有无鱼骨庙那个地名,成果茫然。据说,我族安荣公是名武将,从湖南来贵州时仅有侍从二人,那些也仅是族人的传说罢了。

我的故土原清镇县芦荻乡龙井村,1958年兴建人工湖即红枫湖,湖域水面工具达2公里,南北长达25公里,水淹区近百个村寨,1.8万居民献出生避世代运营的良田膏壤和园林地7万多亩,房屋万余间,村民易地移迁。后来,湖水未淹到我家乡那片地盘,故乡难离,我们那一方村民又纷繁回迁并筑坝从头安居。只是包罗我祖屋在内的大大都村舍都不复存在,多是新建的了,那是后话。我儿时曾在故土生活过两三年,龙井村多为龙姓族人,此外有少量异姓和苗族乡亲,各人世代敦睦相处在山清水秀的情况中。

从有关史猜中得知,现今红枫湖及其四周那片区域,陈规模开发已有600多年的汗青。早在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征战云南回师的明军万余人,在明威将军焦琴的管辖下,分驻在今猫跳河中游一带,成立威清卫、实行军屯。今红枫湖镇的中一、中八、右二、右七、后五、后六、刘官堡、陈亮堡、龙井堡等地,都是昔日屯军驻地。屯军“三分戍守,七分屯田”,揭开了那片热土农业开发序幕。之后,履历代农人前仆后继辛勤耕耘,把大片萧条的童贞地建成清镇的粮仓。而其中的龙井堡就是我的故土龙井村。我故土间隔现今旅游胜地天龙屯堡不远,本地则多系明代南京来屯田军士的后人。我族也是外来连绵的安居者,老鼻祖能否也是昔时的屯田军士之一,不得而知。

展开全文

家父的回忆录中有如许一段文字:“我龙家鼻祖安荣公至第四代腾海公,俱属单传。腾海公富于财,正室之外另有婢妾,然中年仍无子嗣,乃出资修建龙氏佛堂。佛堂落成,公即病殁。此时大约为明崇祯年间(1630年前后),眼看我龙氏香火断矣!谁知腾海公在病故前一月曾私一杜氏梅香,公殁后,此女被龙氏亲属遣嫁至平坝县属大王下村的一周姓人家,但远未到应产期,即生下一男孩。龙氏亲属闻讯后颇生疑虑,乃率寡往问此梅香。此婢不泯天良,亟谓此子乃龙氏血统,而周氏亦无子嗣,坚称为周氏血统。两边争论不下,乃相讼(打讼事)于其时的平坝卫。龙周两姓亲属及生孩梅香对量于卫治公堂。卫批示使根据实情,断定梅香所生男孩取名龙世周,一名定两姓。如再生男孩,则取名周世龙。龙氏周专承龙氏血统,周世龙专承周氏血统。数年后,梅香果产又一男孩,即按卫官所判,名为周世龙。龙世周稍长,返回龙井故宅,以不忘周姓期看之恩,遂绰号周龙山。龙世周即为我龙氏第五辈祖人。”由此看来,我十多辈前的老祖宗延续香火颇具传奇色彩 。

家父接着写道,生龙世周的梅香即为连绵龙氏血统第四辈老祖母。那位老祖母后来传续周氏约七八十家,多为贫下中农,其坟墓葬于大王下村。民国十七年(1928)清明节,龙氏为其修墓立碑,合族前去扫墓,或坐轿,或骑马,或步行,共约二百余人,极一时之盛。家父还写道:“余时在安顺供职,亦乘舆前去,墓前叩首,悲怆无暨,深佩那位老祖太一梅香尔,而能激发天良,洞明大义,使龙氏宗祧不停,称为看族,实古今稀有。”

家族辈份最早为20个字,数百年后到了我那一辈即第17辈的“成”字辈,20个字的辈份字快用完了,先父应族人之请,又后续了20个字,那些就纷歧一详说了。至今乡亲们大多还在按辈份给后代取名,我们到城市生活的人则大多不再按此例了。

犹记少年时代我在乡下参与清明节家乡族人到“祖茔坡”祭祖活动,焚化香蜡纸烛举行慎末逃远的一番仪式,此后杀猪宰鸡做饭,族人席地围坐聚餐,其所有开销均意愿出资。以后反封建破“四旧”,祭祖活动也就中断了。变革开放后,政策放宽,族人经济前提好转,清明祭祖又逐步恢复,但我在省城工做栖身,多未前去参与。2021年,我在深圳经商的侄子龙文军的儿子考上汕头大学,他早年到深圳闯荡,从民工当上小老板,有了些积存,他出资数万承担那一年清明祭鼻祖的一应开销,以表感恩。我与弟妹们驱车前去参与,一排排石桌石凳坐满几辈族人,很是热闹。我姓龙属龙,少小分开故土,年过八旬回来,已经有人论资排辈喊我“老祖公”了。祭祖仪式主持人说我是龙家族人中少有的具有研究生学历者,请我讲几句话。承蒙族人抬举,我即席说了不忘鼻祖荜路蓝缕的功绩,当好龙的传报酬国度和民族奉献力量之类的几句话。故土的山川培育过我,面临大部门不知辈份和名字的族人,慨叹系之。

龙姓族人清明祭祖

我们龙姓那一族人从鼻祖一人自湖南来到贵州扎根,470多年来生生不息,今已达400多户数千人,可谓人丁昌隆。族人处置农业活动的多世居清镇龙井村,其余散居在贵阳、平坝、安顺等地。我近亲那一收,曾祖父是地道农人,祖父年少时曾受业于清代学官(训导)钱子亮门下,1907年加进贵州自治学社(联盟会贵州分会),1925年出任贵州江口县第一任县长,父辈也就有时机和才能享受中高档教导,新中国成立前就定居贵阳。到了我那一辈,大哥大学结业到乌鲁木齐市工做,其一家也就定居本地。我两个堂弟一家侨居美国,我和三个妹妹及子女们则都是老贵阳了。天南地北,觅根问祖,我们都是贵州清镇龙氏一族人。祖父祖母和先父慈母均长逝于家乡红枫湖畔。

数百年来贵州外来移民情状,从我清镇龙家可见一斑。

版式:刘 丽

校对: 王封礼

责编:郭 军

统筹: 姚胜祥

审核:罗 尧

★ ★★★ ★★如需转载本文,请说明来源

·end·

0
回帖

文史天地|我们龙姓这一族人是怎样扎根贵州的【贵州历史文化随笔征文大赛作品选登】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