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功勋最大的五个人结局如何?最亲近的那一个下场最凄凉

4周前 (11-16 09:18)阅读1回复0
kanwenda
kan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9335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8671
  • 回复0
楼主

玄武门之变五大功臣,一个闭门嗑药享乐16年,一位英年早逝,一位病逝,另两位则卷进谋反案被杀。

大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三,秦王集团策动玄武门之变,杀戮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胁迫高祖李渊移交兵权、封爵李世民为太子。

触目惊心的夜战落下帷幕,李世民大封功臣,以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为一等功,各恩赐封邑1300户。

“第功班赏,(房玄龄)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

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秦王府核心有十七人,为何他们五人会被列为一等功呢?

假设将他们五人再做个排序,长孙无忌必定功推第一,理由有三:

起首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从李渊晋阳起兵起头,他就不断跟随在李世民摆布,是秦王集团资历最老的灵魂人物,也是李世民最相信的心腹。

其次,最早提议除掉李建成、李元吉定见的三小我之一便有长孙无忌。不外其时他们的话比力隐晦——行周公之事,但伶俐人不需要点破,谁都懂“周公之事”的核心内容是啥。

最初,长孙无忌是整个方案从头至尾的筹谋者和施行者,也是立场最勇敢的一个,在李世民踌躇的过程中,他的劝导、强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排在第二位的非尉迟敬德无疑,固然他不是最早提出定见的阿谁人。

尉迟敬德与李世民的豪情很特殊,昔时他曾经是李世民的俘虏,投降后感念知遇之恩,不断对李世民不离不弃,还曾经在战场几次救过李世民的命。

当初曾经唐将中有一批人思疑尉迟敬德忠心,在征王世充的战争中,尉迟敬德被殷开山拘捕,差点被处死。

李世民却抉择了相信,他释放了尉迟敬德,还恩赐了他一大笔财帛,并告诉他,我不会听信诽语,你来往自在。

从那以后,尉迟敬德的命就交给李世民。后来太子李建成数次撮合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始末不为所动,因而差点被李建成杀戮。

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一样,是策动玄武门之变的最勇敢撑持者。在李世民优柔寡断的时候,他胁迫李世民说:假设你不承受我们的定见,我就不侍候你了。

事情当天,尉迟敬德冲锋在一线,李世民被李元吉用弓弦勒住脖子时,是他射杀了李元吉。又是他,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惊散了薛万彻、谢叔方、冯立的对抗。

处理完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尉迟恭又一身血污往海池见李渊,强逼李渊将兵权交给了李世民。

所以,尉迟敬德既是鞭策者,又是最重要的施行人。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玄武门之变的最早倡议者。从有关史料的记载来看,大约在武德七年,房玄龄起首对长孙无忌提出了“秦王应该夺嫡上位”的设法。

后来二人又与杜如晦一路商定,而且陈述给了李世民。

比力可惜的是,大约在武德八年,房玄龄和杜如晦被李渊下旨逐出了秦王府,断掉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事情前夕,李世民末于下定决心,令尉迟敬德往请二人来秦王府商定细节,二人却回绝了。其实并不是二人忠实度有问题,而是担忧李世民仍然处于踌躇中,往领会决不了问题,还随便表露。

李世民发火了,令尉迟敬德持剑前去:他们如果不来就砍下他们的头!那时二人才确信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于是便分头连夜赶来。

在整个事务中,二人固然没有上战场,但不断充任幕后大脑的感化。

侯君集能进选有两个理由。

一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被逐出秦王府后,他及时地替补了,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和高士廉一路,成了劝导李世民下定决心的重要人物。

二是在事情中他还饰演了一个角色,那个角色的感化被史乘隐躲了。从各类史料阐发来看,在玄武门的战斗打响之前的夜里,其实另一场战斗已经提早起头,那场战斗就是劫持李渊和宰相们。

史乘说,李渊一早上带着五位宰相到海池泛船。那个情节很诡异,原来李渊的方案是让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一早进宫,在五位宰相的见证下对量,预备一劳永逸地处理问题。

此时他们为何突然泛船往了?只要一个阐明,他们被劫持到了游船上,只能干努目,静等哥仨厮杀的成果。

那项工做的重要性其实远大于玄武门的战斗,哪怕李世民在玄武门的战斗中失败了,只要李渊在本身手中就有翻盘的可能。相反,即便玄武门之战成功了,他也有可能遭到李渊的清洗。

而施行那项工做的人很可能就是侯君集。但那种事是不克不及见诸于史乘的,所以被隐躲了。

那么,功推第一的五人最初的结局若何呢?我们定时间线论述。

杜如晦:英年早逝

贞看二年,杜如晦出任宰相,兼任吏部尚书,总领东宫戎马。就在他大展拳脚,为贞看之治砥砺前行时,却不幸病倒了。

贞看四年(630年),杜如晦再也不克不及承担工做重任,只好回府病养。期间李世民不断地派太医和使者往杜府。然而,那些勤奋未能挽救杜如晦的生命,昔时蒲月,杜如晦病故,享年才45岁。

李世民是讲豪情的人,杜如晦固然英年早逝了,但后来他将嫡次女城阳公主嫁给了杜如晦的儿子杜荷。

遗憾的是,杜荷后来因为卷进了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处死。

侯君集:谋反被杀

侯君集是秦王府中的后起之秀,也是李世民培育提拔力度更大的一小我。玄武门之变后,侯君集升任右卫上将军,拜兵部尚书,参与朝政。

为了进步侯君集的军事才气,李世民曾经令他往李靖门下进修兵书,还给了征战的时机。

贞看十一年,侯君集以副将身份跟随李靖征吐谷浑,他大破伏允军,斩获无数。

贞看十三年,侯君集以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身份征高昌。那一战,侯君集灭高昌国,名望大振。

也因为那场成功,改动了侯君集的命运,居功自傲的他因为贪财被弹劾下狱。固然李世民原谅了他,但侯君集心里的委屈化做了一股难以排泄的怨气。

贞看十七年(643年),张亮曾经举报侯君集谋反,但被李世民淡化处置了。也就在那一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作,侯君集煽惑李承乾劫持皇帝的阴谋被曝光。

李世民本来想赦宥侯君集,但在大臣们的强烈要求下,仍是下旨杀了侯君集。

房玄龄:病逝

房玄龄无疑是贞看之治的灵魂人物。贞看二年房玄龄拜相,在萧瑀、裴寂等一干老臣逐步淡出中枢后,房玄龄成了贞看朝最重要的掌舵人。

贞看九年,房玄龄授封开府仪同三司,贞看十一年,授封梁国公;贞看十三年,又加太子少师,同年他的次子房遗爱迎娶高阳公主。

贞看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享年69岁,赐陪葬昭陵。

总之,房玄龄享遭到了做为人臣能得到一切荣誉。遗憾的是,高宗年间,房遗爱因为卷进高阳公胁从反案被杀,长子房遗曲也遭到连累被放逐,房玄龄被停行配享太庙。

尉迟敬德:退隐享受天算

贞看年间的尉迟敬德境遇大起大落,在过山车上体验了一惊险刺激。

因为勋绩,尉迟敬德遭到李世民的非分特别宠幸,于是小尾巴翘了,变得才高气傲,经常在朝堂上对宰相们比手划脚,以至鄙言暴语。

有一年李世民设席招待臣僚,尉迟敬德竟然因为有人坐在他前面而发怒。任城王李道宗好意好意打个圆场,却不意尉迟敬德竟然把火发到他头上,一拳差点将李道宗打瞎了。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那么做显然是在打李世民的脸。

那一次李世民末于火了,他拿刘邦诛杀韩信、彭越等功臣的事警告尉迟敬德,吓得尉迟敬德冷汗曲流。

从那以后,尉迟敬德学乖了,但李世民反而对他不安心了。贞看十三年,尉迟敬德调任鄜州都督,李世民敲打他:“朕怎么听人说你要造反呢?”

尉迟敬德愤然撕开衣服,露出一身伤痕:“打全国的时候臣不造反,如今造反有病啊?”

从此以后,尉迟敬德变得不寒而栗,四年后他痛快去官回家养老往了。

也不希罕,一来像他如许的武将在随便遭猜疑,李世民不再给他带兵的时机,而是赶鸭子上架让他当了文官。二来他那个性格在朝中很难与人相处,与其如斯还不如回家享乐。

贞看十九年,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尉迟敬德随驾出征,回来后陆续养老。

有意思的是,如许一位“糙哥”,竟然喜好上了音乐吹奏,又沉沦上了方术,终年服食丹药。更有意思的是,即使如斯,他仍然活到了显庆三年(658年),以73岁高龄寿末正寝。

长孙无忌:被外甥杀戮

在五人中,长孙无忌曾经最显要,下场也最凄凉。

李世民登基后,迫于“圣主私亲”的压力,很长一段时间不克不及重用长孙无忌。但即使如斯,长孙无忌从司空到司徒、太子太师,荣誉职务到达了顶点。

曲到贞看十七年,李治被立为太子,做为李世民指定的辅政大臣,长孙无忌才起头活泼于朝堂,并于贞看十九年出任宰相,随李世民东征高句丽。

贞看二十二年,长孙无忌任检校中书令,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事务,成了第一宰相。

贞看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李治登基,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于志宁、李勣一路承担起辅政大臣的要职。

但李治是个典型的“扮猪食山君”,那个暗躲杀机的年轻皇帝,不情愿受长孙无忌等关陇士族集团的掌握,便以武则天为援,展开了一系列的清洗动做。

最末,在博得李勣的撑持后,褚遂良、于志宁先后被贬黜。

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状告长孙无忌谋反,李治下旨将长孙无忌罢官,并放逐岭南。

同年七月,长孙无忌在黔州被迫他杀,家属被放逐岭南为奴仆。

昔时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娶了李世民的嫡长女长乐公主李丽量。也就是说李丽量是高宗李治的同母姐姐,长孙冲是李治的亲姐夫。

令人唏嘘的是,长孙冲在黔州不知所末,实是应验了那句话:皇家多薄情。

0
回帖

玄武门之变功勋最大的五个人结局如何?最亲近的那一个下场最凄凉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