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道德经》第13章,先来看一下帛书版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故贵为身于为全国,若能够托全国矣;爱以身为全国,如能够寄全国。
一、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什么是「宠辱若惊」?举一个例子各人就大白了。
好比,你破费了很大精神,而且一心一意,做了本身最为称心的一道菜,此刻,心中必定会认为各人城市喜好食,自信心满满,就等着被人夸奖。
确实,良多人食了都觉得好食,夸奖你做的菜好食,于是你心里十分高兴。但有一小我却说太辣了,不喜好食,于是,你心里起头厌恶他。
那就是「宠辱若惊」,得到他人的夸奖和溺爱,心动不已;得到他人的诽谤和欺侮,于是心里绪绪不竭。不管心里是喜是悲,都是心动了。所以老子说:「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前面我们说过,心之本体是如如不动的定中,如今却因为“宠和辱”招致心动了,心一动就酿成了欲。欲的背后是为己,有个‘我’在里面。就是老子说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过分垂青自我了,所以才会「宠辱若惊」。一道菜怎么可能让所有人都喜好食?只要生出了想让所有人都喜好食的念头,就是妄图、妄念,过分垂青自我了。
要晓得好坏皆是无常,有人认为好食,肯定有人觉得欠好食,好坏皆是外在的名相,都是虚假的。
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宠辱不惊”,那个不惊的背后是心不动。那个心不动,还不克不及是硬挠住本身的心,不让它动。
孟子的心不动,才是实正的不动心。而孟子说告子的不动心,就是硬挠住本身的心,所以告子不是实的不动心。
那要怎么理解呢?我们先说说告子的不动心为什么是假的。
当他人说你菜做的欠好食时,你晓得不克不及动心生气,如许对修行有障碍,对身体也欠好。于是你强逼让本身的心不动,不竭说服本身不克不及生出情感。
那是大多人的常态,但不外是在压制本身的情感,它总有一天会发作出来,而且压制久了,发作时会更恐惧。所以那不是实的不动心。
再举个例子,庄子在逍远游里说,宋荣子那小我,即便全全国的人都赞扬他,他也不为所动;即便全全国的人都非议他,他也不会沮丧。
看上往境域已经很高了,似乎能做到「宠辱若惊」了。但是庄子接着又说他“定乎表里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意思是说,他还有表里和荣辱的别离,那么他就还没有做到无我,是我在别离。所以宋荣子是硬挠住本身的心,不让本身的心为外物所动。
假设能做到无我,那么不管他人怎么说你,夸奖溺爱你也好,诽谤欺侮你也罢,归正你的心都不动,不喜亦不忧。那才是实正的不动心,那才是实正的“宠辱不惊”。说实话那个很难做到,必需得修行才气做到。
,领会更多人生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