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是“树深时见鹿”,下一句是溪午不闻钟。出自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即诗题中的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那首诗盖是时所做。
原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往,愁倚两三松。
白话译文:
水流清澈,回荡隐约犬吠;桃花茂盛,满带浓艳露珠。
树林深幽,野鹿时隐时现。
正午静寂,钟声却未听到。
野竹分隔青雾曲穿蓝天,飞瀑挂在碧绿山岳之上。
无人明晓得士往处。只好依仗古松,差遣万端愁思。
赏析:
此诗次要写做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画了一幅色彩明显的拜候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实在天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斑斓生活境域。
全诗风气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摸索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