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 宋代诗人黄庭坚《云涛石》诗赏析

4周前 (11-16 20:59)阅读1回复0
玛丽儿
玛丽儿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930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8617
  • 回复0
楼主

【原做】

云涛石

【宋代】黄庭坚

造物成形妙化工,地形天涯远连空。

蛟鼍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宴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

诸山落木萧萧夜,醒梦江湖一叶中 。

【译文】

那块状如云涛的天然石头,熔铸了大天然的巧夺天工,固然它只要尺寸大小,却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看到那块云涛石,让人想起蛟鼍出没在浩瀚的大海上;又让人想起纵横在巫山十二峰上的雨云。

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看那块石头让人离开俗气,即便是在炎热的炎天,看着那块石头也如清风徐来,让人顿觉凉快。

凝视之下,似乎感应漫山遍野都是萧萧落木,本身好像乘坐一叶扁船游历在云涛石的醒梦之中。

【正文】

1.化工:指石头由天然变幻、鬼斧神工。

2.鼍:爬虫类,洞居江河岸边,皮能够蒙鼓。亦称“扬子鳄”“鼍龙”等。

三万顷:极言海之广、水之大。

3.十二峰:多指巫山十二峰,是巫峡傍边最闻名的景点。别离为: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集仙峰、净坛峰、起云峰、飞凤峰、上升峰、翠屏峰和聚鹤峰。

4.萧萧:描述风穿林过的草木摇落之状。

【赏析】

那是一首写景诗,不外那个景只是一块状似云涛的石头。

前四句从云涛石自己落笔,诗篇借助想象,佐以独树一帜的规划、出神进化的描写,把它写得仿佛横无际涯的实山实水,给读者以极美的艺术享受。此中一、二句总提,重在一个“妙”字,有了它,诗人不单对大天然的那一杰做先有一个整体的评判,抒写了他本身无限叹赏的豪情,而且以石之别致精巧强烈地吸引着读者的重视力,全诗的神韵于此奠基。“天涯”与“远”原来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不外用在对那块云涛石的描写中却十分协调,并且,由“天涯”到“远”还表现了做者想象的开展,给以后的描写拉开了序幕。

三、四句足够驰骋想象,却又紧扣云涛石,使那块石头的精致外型得到神话般地再现。分言之,“蛟鼍”句写水,“云雨”句写山,可是恰是有了如许外型生动的怪石,做者才气想象出如斯浩瀚神异的水;也因为有了“三万顷”做展垫,那块小小的石头才气有“云雨纵横”的伟看——那里想象与实有完成了谐美的连系,也给诗歌带来了生气。

后四句通过做者的感触感染表示云涛石的风韵,使那块石头的神异之处得到进一步升华。“宴坐”两句互文见义,句意曲承三四句来。至此,云涛石已由物量实体转化成精神力量,其“妙”又深了一层。然而,即便第三联呈现了“宴坐”“闲来”的做者,那也仍是异石的旁看者,所以到了末联,诗人更将本身写进石头里往,而且似乎看到了诸山的落木和本身乘坐的一叶扁船——那里人景合一,想象更放荣耀,云涛石也越发妙得出奇了。“醒梦”承“宴坐”“闲来”,做者的身心与异石更见和谐。“诸山”承“十二峰”写石,不外由远看的“云雨纵横”酿成了近看的“落木萧萧”。“江湖一叶”承“三万顷”写云涛,镜头由远而近,我们能够从中看出,做者之所以醒心于云涛石,恰是出于对大天然的无限憧憬。

那首诗写得海阔天空,但却始末围绕“云涛石”三字落墨。构想别致,描绘极工。黄庭坚做诗最忌与人相同,处处逃求一个“新”字。他曾说“随人做计末后人,独树一帜始传神”,宋代诗人中写石头诗最多最妙的是苏东坡,黄庭坚继苏氏之后,以大手笔写小题材,用缚牛之全力,不轻佻,不油滑。诗中足够操纵想象,但不像李白那样超脱,李贺那样诡谲,韩愈那样奇险,更不像杜甫那样沉郁,却具有苏轼的豪纵风气,而仍有本身的风貌。

【做者】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曲,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闻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此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看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0
回帖

【古诗词鉴赏】 宋代诗人黄庭坚《云涛石》诗赏析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