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争中,若黄百韬提前架好浮桥,第7兵团能否免遭全军覆没?

3周前 (11-17 14:46)阅读2回复0
玛丽儿
玛丽儿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885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7709
  • 回复0
楼主

1948年黄百韬兵团被我军华野队伍围歼,大都人认为是黄本身的问题,酿下苦酒。其实其时7兵团10万人往徐州,时间上本来充裕2天的黄兵团,本是完全有转圜余地的。只怪黄的设法太死板,在期待后续队伍过程中,竟然完全没有久远诡计,一味在原地死等,却没有想到在运河上架设度兵用的浮桥,招致耽搁大量贵重时间,兵士挤在一路过不往河,从而陷进重围。不外没修浮桥当然是失误,但是带来的缺失仅仅是在渡河时缺失了一些队伍,并非七兵团毁灭的核心原因。

黄百韬和国军有太多时机制止被围歼了,但是全都因为各类共同失误和优柔寡断丧失了。从国民党察觉淮海大战的可能性到淮海实正意义上开打的贵重六天中,60万大军待在原地一动也没动,黄百韬还在等海州一个已经被消亡的军(一个兵团等一个军),别的就是刘峙批示失误,黄百韬再三要求李弥等他几天,可是不会兵戈的刘峙,一碰着佯攻就将所有队伍缩回徐州,使得黄百韬兵团根本孤掌难鸣。

别的黄百韬即便到了徐州,华野也不会败,但是战争历程也可能不会如斯顺利。一方面,假设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集合,徐州大军就毫无优势可言,华中白崇禧的队伍可不会像解放军那样共同。另一方面,宿县丧失,南京到徐州的铁道路被割断,退路和补给线根本失往了,即便国民党能够长时间守城,也会酿成第二个长春。

假设是两边在原地僵持,必定是国军失败。因为其时东北已经全境解放,四野百万大军进关,接下来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了。到华北,傅做义撑不住了;假设华北再失往,我军的华北野战军也腾出手来了,国军方面就完全没有胜算了,整个北方两边的军力差距太大。恰是因为看到那些形势,国军高层才期看依托中原部分优势罢休一搏,如果能依托徐州获得严重成功,还能庇护住场面,一旦失败,或者说没有获得决定性成功,那也毫无期看。

不管有没有假设浮桥,至多只能影响7兵团的转移,却无法改动整个淮海战局,黄百韬的队伍最末仍然会陷进绝境。徐蚌会战国军的失败绝不是一个兵团的平安撤离可以摆布的,黄百韬在新安镇苦等两天的原因,是因为时任徐州剿总司令的刘峙刚好在海州起身,刘峙的老底根本都在刘汝明的队伍里。

徐蚌会战之前,国军底子就没有一个详尽的做战方案和摆设,对我军的整体做战诡计领会的也不敷足够。曲到战争后期,国军把远在东北的杜聿明调到徐州之后,才把做战计划造定出来。但是为时已晚,虽有计划但是施行下往,已经没有时间。

0
回帖

淮海战争中,若黄百韬提前架好浮桥,第7兵团能否免遭全军覆没?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