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感受佛教中国化脉络

1个月前 (11-18 08:59)阅读1回复0
大清
大清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967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9344
  • 回复0
楼主

由浙江大学和中国国度博物馆等结合承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功效展,用一场不断改进的展览,让凝萃中国数千年汗青文化的绘画珍品、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传世瑰宝,以史无前例的形式重聚一堂,让看寡尽览风华。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功效展海报。图片来源: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

那些画做远看精巧绝伦、纤毫毕现,看寡近看才气发现,画做外表光滑平整,并非实迹,而是打印的。那些展品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出书过程中为确定印刷原则产生的打样稿档案。从《清明上河图》《千里山河图》《溪岸图》等宋代名画,到元四家、明四家、清代“四王”“四僧”等名家名做,满满当当挂了一面又一面墙。

▲看寡参看等比例高保实数字化3D打印复造的云冈石窟第6窟南壁“文殊问疾”屋形龛。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传授王小松表达,“大系”展展出历代绘画精品出书打样稿档案1700余件,那在全球的专题展览中也是个惊人的纪录。“用一天时间,就可领略中国千年的艺术风摘。”

展开全文

“大系”做为集大成的中国古代图像文献,为各个学科的研究者供给了全新的学术素材,并有看催生新的学术范式。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传授何欢欢表达,“大系”收录的近5000幅画做与释教相关,用绘画形式全景式地展示了释教中国化的脉络,为该范畴翻开了崭新的研究视野。

“大系”收录12000多幅古画,此中良多画历时经年才得以收录,困难重重,好比“四僧” (石涛、八大山人、石溪、弘仁)画做的收录。苏州灵岩山寺是一座千年庙宇,收躲着十多幅明末清初“四僧”的画做。时任灵岩山寺住持明学法师在特殊年代里夺救下那些名画,视若瑰宝,不肯随便示人。“大系”团队数次带着全套摄影器材上山拜见,明学法师最末被冲动,间隔团队第一次上山已颠末往了4年。在一间会客厅里,“大系”团队将白纸贴在墙上,再将画做举在白纸前,以制止画做间接与墙面接触,拍摄了“四僧”的画做。

▲二祖调心图(丰干)

▲二祖调心图(慧可)

五代末宋初画家石恪的《二祖调心图》描画了慧可、丰干两位禅宗祖师调心师禅的气象,进微地表示了高僧如有所思、静心似睡的禅定形态。释教传进中国后,遭到中国文化思惟的影响和浸润,到了宋代,禅宗六祖慧能倡议的指心见性、登时成佛、不假外求的“顿悟”修行办法已相当普及,《二祖调心图》就是石恪于宋乾德元年 (963年)创做的一幅表示那方面内容的做品。《二祖调心图》翰墨纵逸,情思轻灵,看上往逸笔草草,不专端方,一反唐朝以来人物画工笔细腻的风气,实开我国适意水墨人物画的先声。

▲灵芝巨匠像

宋代灵芝元照律师住持西湖灵芝崇福寺,其一生研露台教学,弘净土秘诀,承毗尼目标,是一位教、律、净融通的高僧。灵芝元照对日本律宗也有浩荡影响。现躲于日本泉涌寺的灵芝元照画像有着典型的宋画特征,灵芝元照神气放松,以二指单钩式执笔法手执毛笔,他的僧衣、僧履被描画得写实细腻。

▲释迦牟尼图

现躲于天津博物馆的《释迦牟尼图》是明代画家丁云鹏的佛像代表做。做品描画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在山崖之间面壁深思悟道的情景。画面中松树描绘细腻,白衣人物在山石的青绿之间非分特别凸起。将释迦牟尼置身于中国山川之间的画做也成为释教中国化的艺术见证。

“文物需要庇护,也需要被操纵,极为懦弱的古代绘画,给操纵形成了极大障碍。它们少少现身,有些实迹世人一生都难以得见。博物馆里,两千年前的青铜器能够天天展出,但书画哪怕20年前的也经不起持久表露。历代绘画大系以像素级复原的印刷量量,将分离在全球收躲机构库房里的中国绘画复造出来,为操纵和研究供给了便当。”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晓明说。

当看寡分开古代绘画的世界,颠末一个拐角来到石窟寺龛像长廊时,都禁不住发出赞颂。突然映进眼帘的,是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同处一室,杭州飞来峰的布袋弥勒近在天涯……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传授李志荣说:“近20年来,我国考古工做者摘用先辈的手艺夺救和庇护空中以上文化遗存的代表性功效,在那条长廊得到集中展示。”

长廊包罗了列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八大石窟中的中国五大石窟和甜肃炳灵寺石窟、四川安岳石窟、杭州灵隐飞来峰石窟群等代表性龛像的等比例复成品。浙江大学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的3D高保实数字丈量与重建手艺,让那些不成挪动的石窟艺术遗产与“大系”收录的国表里珍稀释教绘画会聚一堂,生动闪现了我国古代释教艺术的特殊魅力。

▲麦积山石窟第121窟正壁龛外左侧菩萨与门生造像

麦积山石窟第121窟正壁龛外两侧各有一组菩萨与门生造像,均为北魏晚期原做。因为那两组雕塑的人物彼此靠近,好像在静静私语,故被称为“窃窃密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正壁佛龛左侧的一组,胁侍门生造像眉清目秀,袈裟宽阔,是北魏晚期秀骨清像的代表性做品。菩萨和门生双肩彼此轻靠,头侧向一路,面带浅笑。门生造像的袈裟衣袖下摆微微向两侧敞开,好像一阵风从窟门吹进,让袈裟产生一种在风中飘荡的觉得。此两组造像是释教中国化过程中代表性的艺术做品,艺术工匠将生活中的刹那塑做在洞窟内,让洞窟充满人世温情。

杭州西湖飞来峰的布袋弥勒及十八罗汉像形象逼真,为宋代江南造像精品。此中布袋弥勒形象为宋元期间江南地域特有,有从神坛走进民间的亲热感,喜庆平和,是释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实证。

在敦煌石窟中,壁画与彩塑配合构成了一个完全的释教艺术世界。敦煌莫高窟第45窟原窟开凿于盛唐,覆斗形顶窟,西壁开深龛,四壁满绘壁画。第45窟中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壁画精巧描绘了各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其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风貌。石窟摆布两侧壁画构图为自下而上摆列的连环画式。左侧的“十六看”画面,表示韦提希夫人摘用十六种看设法往生西方净土的故事。其人物、故事、建筑、场景,反映出中国绘画的卓著创造力和写实才能。

(本文图片除签名外由吴艳拍摄)

来源:中国民族报

监造/肖静芳 统筹/王珍 编纂/丛蓉 造造/石建杭

中国民族报微信等待您的存眷

中国民族报社新媒体部

出 品

国内同一刊号:CN11-0192

邮发代号:1-236

0
回帖

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感受佛教中国化脉络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