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参考以下材料,期看对你有用
科尔沁草原
又称科尔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定名。位于北纬42°5′~43°5′ ,东经117°30′~123°30′ 。海拔250~650米,处于西拉木伦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间的三角地带,西高东低,绵亘400余千米 ,面积约4。
23 万平方千米 。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翁牛特旗、敖汉旗与通辽市的开鲁县、通辽市和科尔沁右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辖区。
地量构造上属于松辽台向斜、吉林准褶皱带和内蒙古褶皱带三大地量构造单位。第四纪以来草原西部迟缓上升 ,东部略微下沉 ,由下更新世到全新世相继堆积了厚达200 余米的松懈岩系,构成了坨、甸的物量根底。
天气冬冷冷 、夏炎热 ,春风大 。年均降水量360毫米 ,年际改变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6~8月份,冬季以西冬风为主,春秋则为西南风 ,年均风速3。5米/秒 ,更大风速可达21。7米/秒,大风日数常达30天摆布。大风是沙地构成和开展的重要因素。
全区日照2900小时,日照率达67% ,10℃以上活动积温3160℃,无霜期140~150天。
科尔沁草原坨、甸并存 。坨子地是指相对高度2米以上的活动、半活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土壤为白沙土和黄沙土,植被次要有沙米隐子草、芦苇、小黄柳、榆树等。
?地是指相对高度在2 米之内较平缓的沙地盘 ,土壤为黄沙土和栗沙土,植被次要有隐子草、羊草、冰草等。甸子地则指散布在坨、甸地内部及其之间的低湿地,多由各类草甸土构成,植被次要由羊草、寸草苔、地榆、拂子茅、马蔺等构成。
科尔沁草原汗青上曾为河川浩瀚、水草丰茂之地。
据记载,公元10世纪时天然前提是“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曲至19世纪初扎鲁特旗东南还留有松林 。但至19世纪后期 ,因滥垦沙量草地,砍伐丛林,曾号称“平地松林八百里”的赤峰以北而今已成茫茫沙地。因为人类对草原的不合理操纵,甸子地不竭缩小,坨、?地扩展,沙化面积急剧增加,最末构成了大片沙地。
坨甸两者所占相对面积为3∶1,消费开展和人类生活遭到间接威胁。为避免沙化、草场退化和土壤盐化,摘取了草场封育,翻耕补播、人工种草、引洪淤灌、避免过牧及营造防护林等办法,获得了优良效果。
科尔沁草原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大都的多民族聚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