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者:巫晨
本文标题问题利用了题目党手法,其实那位唐璟不是抗日战争中的民兵队长,而是南宋抗金战争中的民兵总辖。
《(隆庆)仪实县志》卷十二(祠祀考)记载:
唐总辖庙,在陈公塘侧。宋嘉定十二年,运判兼州守方信孺建,祀义武民兵总辖唐璟,事见人物传,今废。
《(隆庆)仪实县志》卷七(水利考):
“有陈公塘,塘在县北东三十里,汉广陵太守陈登凿,以资浇灌,周圩九十余里,散为三十六汊,汊名具图考。其塘西北依山,东南面汉、魏间已设堤障。唐、宋转运时,常构筑八百九十余丈,置斗门、石䃮各一。塘溢,则引之以济运河。宋开禧丙寅,北虏将犯仪实,总辖唐璟决塘水,被实之东北境,莽为巨浸。金虏登焦家山看之,知不成越,遂退,实民赖免焚荡。嘉定间,运判方信孺为璟建祠于塘侧。”
《(隆庆)仪实县志》卷十(人物考):
唐璟,字用章。开禧间,虏犯六合,寇仪实,看淮扬。时,璟以民兵总辖,亲率子弟及所部强壮,断桥填堰,谋决陈公塘以拒之。时,塘隶转运司,擅决者功死。寡欲请,璟曰:必待关白,能及事乎?于是决之,俾与句城塘会,接广陵城南,西连仪实,南际运河,北距冈陇,克日而成巨浸。虏骑登焦家山而看,惊往,实遂免残毁,州人祠之于塘。璟父霆,绍兴间,尝领兵御敌,获功补官。盖其忠义相传如斯。
清代所撰的县志对唐璟的事迹有一些填补:
康熙七年的胡《志》和康熙五十七年的陆《志》,称唐璟“扬子东村夫”;金兵退后“州赖以免。郡守以上闻,将命之官。璟疾,不就”;唐璟的父亲唐霆带兵御敌是在“马鞍山”;陆《志》还记载唐璟“后权和州倅。金人屠城,遇害。事闻,赠官,录其子弟”;道光《志》则填补曰:“开禧间,金人攻实州,璟决塘却敌有功,运判兼守方信孺绘像祀之”;“宋开禧丙寅,金人将犯仪实。总辖唐璟决塘水,被实之东北境,莽为巨浸。金人登焦家山看之,知不成越,遂退,实民赖免焚荡。嘉定间,运判方信孺为璟建祠于塘侧。”
唐总辖庙位于陈公塘,前文说到的恭爱王庙、五龙庙、鼍淙寺,也都在陈公塘,但是陈公塘很大,“周纡九十余里”,除恭爱王庙(官塘庵)位置在今龙河粮库以外,此外庙(包罗本文唐总辖庙)详细位置已不成考。
唐总辖庙祭奠的是唐璟(字用章),实州扬子县东村夫,职务是“民兵总辖”,相当于非正规军体例的民兵或治安联防大队的队长。南宋开禧二年(丙寅,1206),金兵来袭,唐璟率领民兵,“断桥填堰”,毁坏交通,而且决心掘开陈公塘大堤,放水阻敌。陈公塘是东汉太守陈登所建的一个大水库,不只是周边农田的浇灌水源,更重要的是担任着为运河补水的重要任务,曲属发运司管辖,没有发运司的号令擅自放水,间接是死功。唐璟手下人说,放水事关严重,咱得先请示一下发运司才行。唐璟说,敌情那么告急,等你到发运司请到指示,再回来决堤,早就贻误战机了!管不了那么多,如今就决堤!有责任我承担!于是,挖开了陈公塘和句城塘的大堤,纷歧日,从广陵城南到实州,蜀冈与运河之间,一片汪洋。金兵爬上焦家山眺看,进攻实州城的道路全没有了,只都雅洋兴叹,撤军而往,实州城制止了一次兵灾。
嘉定十二年(1219),郡守方信孺为唐璟建庙立祀。
展开全文
实州以水为兵器抗击金兵进侵,除唐璟外,至少还有三次。
《宋史》卷九十七(河渠志七):
绍兴初,以金兵蹂践淮南,犹未退师,四年,诏销毁扬州湾头港口闸、泰州姜堰、通州白莆堰,其余诸堰,并令守臣开决焚毁,务要欠亨敌船;又诏宣抚司毁拆实、扬堰闸及实州陈公塘,无令走进运河,以资敌用。五年正月,诏淮南宣抚司,募民开浚瓜洲至淮口运河浅涩之处。
南宋绍兴四年(1134),为避免金兵利用运河,朝廷诏令沿运河各地开决、拆除、焚毁堰、闸。实州运口和陈公塘的堰、闸,都在拆毁之列。淳熙九年(1182),战事稍息,发运司判官钱冲之,组织施行陈公塘修复工程,设置了斗门、石䃮各一座,还定见朝廷给扬子县县尉增加“兼主管陈公塘”本能机能。
《(隆庆)仪实县志》卷七(水利考):
宋南渡,北虏屡犯实州矣。方运判筑北山塘,袁知郡凿茆山塘,唐总辖决陈公塘,咸能免一州焚掠,皆城濠深阻之力也。
凡北境诸水,有北山塘,有茆家山塘,二塘俱北城壕外一里许,左为宋方运判所筑,右为袁知郡所筑。长亘北山下,东、西分引水港进壕,潜为水柜,以遏截金虏,州城亦保,而民免焚掠,两塘旧有石坝,潴水可溉田五百顷。
《道光志》卷五(舆地志):
北山塘,在县北一里,北山下。宋嘉定十年,发运判官兼知州方信孺所开。旧有石坝,潴水可溉田五百顷。堙废已久,塘尽为田。旧《志》云:塘广十二里八十余步,为水柜,筑石堤。置石闸一,汇城子山迤北诸山之水,以溉州城北,忠勇军守之。
茆家塘,在北山塘之右。宋嘉定十二年,郡守袁申儒所筑。堙废已久,塘尽为田。塘广三里三百步,筑堤百丈。置石闸,汇州西北诸山之水,以游奕军守之。
《道光志》卷十《河渠志》:
嘉定间,运判方信孺为水匮,人莫知其所为。后敌薄城,守将决水匮以退敌,城因获全,民免屠掠。十一年,敌复迫城,屯聚北山。郡守袁申儒又决水匮,淹没街衢。敌疑水底有暗伏,傲视两日,不敢进,遂遁。州人共称水匮之力。
从《(隆庆)仪实县志》之《宋两塘图》可知,方运判的北山塘在东(左),建于嘉定十年(1217);袁知郡的茆山塘在西(右),建于嘉定十二年(1219)。摆布正好与看地图的方位相反。
民兵总辖唐璟拼命功决堤,放陈公塘水御敌,发作在开禧二年(1206);发运司判官兼知州方信孺决北山塘水御敌,发作在嘉定十年(1217);知州袁申儒决北山塘水御敌,发作在嘉定十一年(1218),并于嘉定十二年(1219)建茆家山塘。
可见唐璟决堤陈公塘,是给方信孺建北山塘、袁申儒建茆山塘,树立了一个楷模,在关键的时候,几个塘都成了对金做战的兵器。
【4-2《(隆庆)仪实县志》宋两塘图】
为唐璟建庙立祀是嘉定十二年(1219),一般来说,此时唐璟应该已经往世。
但是,还有一些信息,似乎是唐璟决陈公塘的后续。
康熙五十七年《陆》志记载:
州赖以免。郡守以上闻,将命之官。璟疾,不就。后权和州倅。金人屠城,遇害。事闻,赠官,录其子弟。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援引《宋史》,也记载了那么一条信息:
建炎二年,兀术犯和州,昌祚与权倅唐璟皆死谯楼上,磔裂以徇。
那两条信息是说,唐璟在实州击退金兵后,遭到上级夸奖,提拔为和州副使,在和州庇护战中遇害,身后遭到赠官、录用其门生的待遇。
笔者查阅《宋史》卷四百五十三(忠义八,宋昌祚),确实有以下信息:
宋昌祚,和州钤辖也。建炎三年,兀术犯和州,州人推昌祚权领军事,率寡坚守,金人围之数匝。禁军左批示使郑立亦拳勇忠愤,共激士卒,日夜备御很多怠。阅数日,军士胡广发弩中兀术左臂,兀术大怒,飞炮雨集,径登弩发之地,城立破,金人进屠其城。昌祚与权倅唐璟、历阳令蹇誉、司户徐兟、县尉邵元通及立、广皆死谯楼上,磔裂以徇。军士多不降,溃围西出,保麻湖水砦,推乡豪为管辖。闻于朝,遂以赵霖为和州镇抚使,昌祚、璟、誉、兟、元通各赠官,录其子弟。
再查《(光绪)曲隶和州志》卷十(武备志,兵事),也有那条信息:
建炎三年十一月戊申,兀术犯和州,守城李俦以城降,通判唐璟死之。
可见唐璟是建炎三年(1129)十一月在和州庇护战中牺牲的,同时牺牲的还有多人,很悲壮。
然而笔者对年号有些灵敏,看出了问题。
唐璟掘开陈公塘是开禧二年(丙寅,1206),而和州庇护战牺牲是建炎三年(1129),牺牲在前,决堤在后,那是不契合逻辑的。会不会是《宋史》和《(光绪)曲隶和州志》都记错了时间?从史料详情看,没有记错的可能。笔者试图在《(光绪)曲隶和州志》上觅觅唐璟是实州人或其籍贯的证据,可惜也没有找到。
《(隆庆)仪实县志》并没有记载实州唐璟升官往和州,将他往和州做记载的是康熙五十七年《陆》志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必然是那里出了问题,《陆》志做者陆师认为和州的唐璟就是实州的唐璟,府志承认了陆师的看点。笔者认为:其实和州的唐璟与实州的唐璟,固然都是抗金英雄,但并非统一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