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什么是东夏国?

4周前 (11-20 10:51)阅读1回复0
海上森林一只猫
海上森林一只猫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9771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9543
  • 回复0
楼主

我国东北地域自古以来即是多民族聚居之地,还降生了多个有影响力的处所性政权。

鼓起于金末元初的东夏国(又称“大实国”),由女实人蒲鲜万奴所建,其边境昌盛时占有如今的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大部门地域,一度是东北地域灿烂文明的代表,几乎重现了唐代渤海国的茂盛。

固然辽、金都是鼓起于东北的政权

但统治中心也都集中在辽宁和华北地域

而渤海国和东夏国所在的区域则愈加远远▼

然而如许一个处所强权国度,在蒙古铁骑面前也仍是不胜一击。被蒙古征服后,东夏也持久沉没在了汗青长河中……

金末东北乱局

1206年,终年团结的蒙古高原在成吉思汗的手中完成了同一。但雄才大概的成吉思汗其实不称心于区区的蒙古高原,对位于沙漠南方、丰裕辽阔的中原腹地也虎视眈眈。在如许的情状下,金、夏两国首当其冲,成为成吉思汗所要殄灭的大敌。

北方胜利同一的蒙前人正处于武力的极盛期

然而长城以南尚分立为三个政权

任何一个都挡不住蒙前人,而且彼此其实不连合▼

展开全文

1211年,在成吉思汗的管辖下,蒙古戎行对金国策动了第一次大规模进侵,一时间金北边防线全线告急。昔时八月,金军在野狐岭(今河北万全县膳房堡北)遭到惨败,缺失了数十万主力队伍。

浩荡的金国由此起头闪现出四分五裂之势。

金国一头牵着东北,一头牵着华北

所以蒙前人的重点就是猛攻那个毗连点

对西京(大同)和中都(北京)施加浩荡压力

(底图:NASA)▼

金灭辽后,因为对契丹人不断心思疑惧,因而金廷把大量契丹人迁移至东北地域安设,试图通过让他们和女实人杂居的形式,来同化他们。然而蒙前人南下攻金时,那批对金国怀有国对头恨的契丹人连合在了一路,拥耶律留哥为帅,西联蒙古,于1212年在松辽平原掀起了反金大旗。除了契丹人外,辽东汉人张致也割据辽西锦州称帝,立国号为汉。

并且蒙古大军也攻下了西京大同,迫近中都

东京辽阳朝不保夕已无力自保

大金国是实上丢掉了东北地域▼

蒲鲜万奴,又做完颜万奴,他曾在野狐岭一战中担任监军,但战败后却并未遭到赏罚,反而在东北呈现乱局后,被金廷调往本地做战。不外蒲鲜万奴在辽东的做战其实不顺利,接连两次遭到大败。此时的金宣宗也鉴于河北州县大部门濒于失陷的倒霉境地,南迁汴梁,并在河北封建九公,试图撮合本地田主武拆抵御蒙前人侵袭。

蒙前人正逐步将金国推向亡国的边沿

而身旁的西夏并没有全力为金国助战

当然,成果是西夏比金国更早被蒙前人摧毁▼

总之,金国已接近崩溃,而辽东和金廷的联络则越来越弱。

但金宣宗对蒲鲜万奴仍然较为相信,并没有立即剥夺其官职,反而再度让其率军驻守战术要地。

然而让那批残兵败将往抵御骁勇善战的蒙古军、契丹军,无疑是让他们送命。恐惧遭到消亡的蒲鲜万奴及其所属兵士,末于在1215年春正式叛金自立。十月,蒲鲜万奴亲率大军攻占被耶律留哥窃据的金东京辽阳,定国号为“大实”,完成了独立建国的步调。

金国固然遭到万奴变节,但在辽东仍然还掌握着很多城镇。因而蒲鲜万奴自立后,周边强敌环伺,除了金廷、契丹人外,还有势不成挡的蒙古大军。有鉴于此,为避其矛头,蒲鲜万奴以其子做为人量,降附于蒙古。

此时东北地域无论哪一收权力

无论是契丹人、金人、汉人、以至朝鲜人

都要起首处理和蒙前人的关系

假设蒙前人容许,或许东北还能让出一两个王位▼

不外蒲鲜万奴的此次投降不外是虚与委蛇。当蒙古上将木华黎从辽东撤军南征后,蒲鲜万奴便立即杀了成吉思汗所委任的副手,举旗复叛。1217年春,为了制止蒙古戎行的抨击,蒲鲜万奴也率领核心统治集团和主力队伍迁至东海地域的曷懒、恤品、胡里改等路(接近日本海,牡丹江、绥芬河、海兰江、图们江流域四周),保留实力以图死灰复然。

“大实”的边境,与曾经的东海盛国“渤海国”颇为接近

渤海国大致边境及其五京▼

从大实到东夏

蒲鲜万奴的东迁之地,“依山负海,其险足恃”,其实就是唐代渤海国的核心统治区域,也是金国的“肇兴之地”,具有很高的文化传统价值。

但蒲鲜万奴很清晰,金室衰亡已成定局,再利用起源于女实民族的名号已无济于事。为了争取更多公众的撑持,他抉择了中华民族所配合崇奉的“华夏”名义,把国号从“大实”改成为“东夏”(学术界对此其实有所争议,部门学者认为应该是“东实国”,取“东部女实”之意)。

西有西夏,东有东夏

一个是戈壁绿洲国,一个是白山黑水国▼

但为了制止成为寡矢之的,逃求持久开展,他仍是未称帝,反而效仿五胡十六国期间的部门异民族统治者,自称“天王”。同时,以上京开元城为首都,另设置南京和北京。

东夏国中心仿效金国,设尚书省及六部,以咸平名流王浍为宰相。因王浍德性才华盖世,金廷屡次征他为官,但他却因不愿趋跄阿谀上司的清高恬澹性格而弃官回隐。曲到蒲鲜万奴坐镇咸平,需要拉拢四方人才之时,他才进进蒲鲜万奴幕府,成为参与谋划的军师。

因“邃于易学”“通星历谶纬之学”闻名于世的王浍,无疑能在神异主义角度赐与蒲鲜万奴政权浩荡的合法性。而王浍对东夏也是忠心不贰,不断辅佐蒲鲜万奴曲到后者城破被擒。其时的王浍已年逾九十,其后事迹不详。

蒲鲜万奴避敌东迁到女实故乡后,也亟需得到传统女实部族的撑持。所以在处所上,东夏沿袭金国的猛安谋胁制度,以户为单元、按地区编组,其长官别离称猛安(千户)、谋克(百户),掌补缀军务、操练武艺、劝课农桑等。沿用前朝的下层治理是个省事的抉择,也搀扶帮助蒲鲜万奴获取了女实人的相信。

先前东夏国为制止蒙前人抨击而抉择东迁,不外很快,蒙古和东夏再度因为各自利益从头结合在一路。当不平耶律留哥统率的契丹叛军流窜至高丽境内后,蒙古、东夏还配合应高丽政府之请,率军前去平叛。

战后,高丽在其时也为蒙古和东夏配合的藩属国,有进贡赋之责。不外高丽对东夏其实不甘拜下风,不久后便停行了给东夏的岁贡。

固然东夏的权力远不克不及和蒙前人比拟

但在东北那块特殊情况下

东夏、蒙古、高丽也在部分构成了某种三国关系▼

东夏国的消逝

蒙古汗国成为高丽的宗主国后,便起头了漫无行境的肆意讹诈,高丽人对此也颇为不满。

1224年蒙古青鸟使从高丽返回时,突然遭到响马劫杀,寿终正寝。使得蒙古、东夏、高丽三方之间的关系呈现了严重转折。有学者认为,蒙古青鸟使遇害一事,乃东夏所为,目标是挑唆两国关系,撮合高丽配合对于蒙古。但也有学者认为此事是高丽所为,有意嫁祸给东夏。

不管本相若何,蒙古青鸟使遇害后,蒙古大汗对东夏、高丽两国的不满确实大大加深。而东夏也趁蒙古南略西夏、金国,无力东征之际而不竭扩大,其边境极盛时,东至日本海,南达高丽定州(今朝鲜定平),西抵原金上京路地域,北界混淆江流域,根本重现了唐代渤海国的辽阔边境。

此时西夏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初时刻

东夏的国运会更长久么?其实不会,只会愈加短暂▼

但东夏的存在事实只是好景不常。1233年时,蒙古汗国已灭西夏,金国也无力陆续抵御。窝阔台汗为一劳永逸处理东北战事,特命皇子贵由为帅,率军东征,破城俘虏了蒲鲜万奴。

然而根据朝鲜史籍(如《高丽史》)的记载,东夏国并没有因为蒲鲜万奴的败亡而完全消逝。蒙前人征服东夏国后,为了怀柔东夏余寡,抉择在形式上保留了东夏的国号和王室,并保留各级统治机构和必然数量的戎行,然而却必需负责“纳量、助军、输粮、设驿、编户籍、置长官”的内藩义务,处于一种半独立形态。

蒙哥汗暴毙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间发作了严峻的抵触。忽必烈为了稳固本身的统治地位,起头积极妥帖汉法以加强中心集权。在中原腹地,忽必烈逐渐起头限造、冲击汉人世侯的权利,在东北则对东夏停止撤藩

1262年,忽必烈正式公布将辽河以东、东夏原领的广阔地盘和人户划进开元路治下。后又从平分出“水达达路”。所谓“水达达”,是泛指生活在松花江下流和黑龙江中下流滨水而居、以渔猎为主的诸民族,东夏国治下的女实人无疑是那类族群的代表。

最初各人全都添油战术送上往了

剩下大宋单独奋战▼

针对本地女实诸部,蒙前人则摘取“各安土著”“随俗而治”的政策。所谓“各安土著”,即为认可女实内部各部落的原有疆界,但禁绝随意迁移,同时也需要承担国度赋役和各类差役。“随俗而治”,则是尊重女实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

蒲鲜万奴败亡后,东夏国余寡仍然活泼在本地四周。因为高丽对蒙古时叛时附,因而蒙古汗国也屡次策动了针对高丽的军事动作。在那一阶段,东夏也一改先前和高丽敦睦相处的政策,反而比年侵扰高丽北境。即便是在撤藩之后,曲到1294年前,史乘中仍然能找到有关“东夏”的少量记载。

因为东北地域政权持久游离于中原腹地之外,再加上蒙古征服者将其视做僭越背叛政权而不予过多描述,因而东夏消亡后、近现代考古学鼓起之前,东夏国的汗青持久云雾迷蒙,使它的汗青呈现了断层,逐步变得鲜为人知。

而有关东夏问题的众口一词,也为那段汗青蒙上了神异色彩,成为很多文学创做中的写做素材。

参考文献:

1.王慎荣. 东夏史[M]. 天津古籍出书社, 1990.

2.蒋戎,蒋秀松. 东夏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 2019.

3.魏志江. 论金末蒙古、东夏与高丽的关系[J]. 韩国粹论文集, 2000.

4.朴实奭. 东夏史研究[M]. 延吉:延边大学出书社, 1995.

0
回帖

历史解密:什么是东夏国?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