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京剧伴奏的乐器不是二胡,而是另一种胡琴,喊做京胡,它是给京剧伴奏的高音胡琴。京胡的构造和二胡根本一致。琴杆又称“担子”,用竹子造成,凡是有5节;琴筒为圆筒状,比二胡小,用毛竹造成。跟着京剧的构成,京胡是清乾隆五十年(1785)摆布,在胡琴的根底上改造而成的拉弦乐器,已经有200多年的汗青。
最早的京胡,琴杆短,胡琴筒小,用软弓子拉弦,被称为“软弓胡琴”。19世纪,起头呈现硬弓。20世纪30年代,京剧空前昌隆,京胡的构造随京剧的演唱风气改变而改变,琴杆、琴筒不竭加长,逐渐构成今天的样子。20世纪50年代,京胡起头改用钢丝弦。为区别于其他胡琴类乐器,人们正式称之为“京胡”。
以前的京胡只要一种风气,但颠末持久理论,根据京剧曲牌的差别,如今的京胡已经有多种风气。如西皮、二黄、娃娃调和拨子等几种,都是近些年立异出的公用京胡。京胡音量响亮、刚毅有力、有穿透力,它是京剧伴奏中不成替代的乐器。近年来,做曲家还为京胡创做了良多独奏、协奏曲,京胡也从为京剧伴奏的角落走到了舞台的中心。
其代表做品有《柳青娘》(根据同名京胡曲牌改编的独奏曲)、《夜深厚》(根据同名京胡曲牌改编的协奏曲)和《大宅门》(赵季平创做的协奏曲)等。闻名的京胡吹奏家有孙佐臣、李慕良、燕守平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