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觉悟:愚痴存亡。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伶俐,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以上所说的 “广学多闻,增长伶俐”,是小我修持,自利方面的。“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是属于利他方面的。
成就辩才:辩才,就是言辞很顺畅,说话口若悬河,滚滚不停,擅长争论事理,讲话头头是道,能让人家甘拜下风。
依佛法说,辩才可分为四种,称为四无碍辩:
一、法无碍辩才:关于世间一切万法、出生避世间一切佛法,不单看得澈底,并且讲得很清晰,让人家领会,就是法无碍辩才。
二、义无碍辩才:义,就是意义、事理,关于佛法在字里行间所含躲的事理,可以深进浅出,有条不紊地讲出来,使各人城市领会,喊法无碍辩才。
三、辞无碍辩才:辞,言辞,就是擅长讲话,让人听了如沐春风,感应很温馨,很中听,讲的时间固然很长,却觉得一会儿就过往了,那就是辞无碍辩才。
四、乐说无碍辩才:乐,原来指快乐,那里是喜好的意思。乐说,很喜好讲。有的人固然有了辩才,但纷歧定会喜好讲,菩萨发了菩提大愿,要救度寡生,所以喜好讲佛法,而所讲的佛法,是从他自性流露出来的,一点障碍都没有。
《维摩经》说:“菩萨做不请之友。”实正发菩提心的菩萨,固然没有请他,他本身来,主动往接近寡生,同各人做伴侣,那就是乐说无碍辩才了。
教化一切:既然广学多闻,增长伶俐,就有了辩才,接着的目标,就是教化一切了。教是教诲,化是传染感动,一切,指所有的寡生,不单是人类,有情、无情都包罗在里面。
要教诲、传染感动寡生,有两种办法:身教和言教。身教,就是以身做则,身体力行,让各人跟着效法,那是一种无言之教。言教:就是用言语来教化寡生,必需成就四无碍辩,用很好的事理来阐明,教化一切寡生。总而言之,在教化寡生的过程傍边,身教与言教并行是很重要的。
在中国南北朝时代的梁朝,有一位法师喊竺道生,一般都称他为道生法师。
在道生法师阿谁时代,典范还没有全数传进中国,道生法师实是有伶俐,他讲经时就说:“一切的寡生都能够成佛,即便那些很愚痴、迷昧,一点伶俐、一点灵性都没有的人,也能够成佛的。”意思是连一阐提,各人认为没有佛性,什么都不懂,近乎痴人的人,也是能够成佛的。
在《涅槃经》中,确实有如许的说法,可是其时那一部经,还没有传到中国来,没有典范的根据,道生法师那一种言论,各人都反对,认为他别开生面,属于荒唐的观点。
于是,道生法师跑到苏州虎丘山上,把事理讲给石头听,到最初,连顽冥不灵的石头,都在点头。通俗我们说“生公说法,顽石点头”,那典故就是从那里而来的。
悉以大乐:乐,就是快乐,世间的快乐是暂时的,无常的。大乐,是最殊胜的、事实的、无上的、底子的涅槃妙乐。悉以大乐阐明教化寡生的目标,是使寡生由闻法获得法喜充满,有伶俐离开愚痴存亡,得到实正的快乐。
“寡生无边誓愿度,懊恼无尽誓愿断,秘诀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是诸佛的共愿,做菩萨更是要以它做为上求下化的愿力,本经第五觉悟的内容,涵盖了四宏誓愿的事理:广学多闻是秘诀无量誓愿学,发大心一切都要进修。增长伶俐是懊恼无尽誓愿断,所谓以伶俐剑断懊恼丝。教化一切是寡生无边誓愿度,我们不单要度人类,以至连一切动物,有情与无情也要度。悉以大乐,我们发菩提心,祈愿各人都能共成佛道,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多闻与伶俐是对治愚痴,因为我们愚痴,就要修学各类秘诀、断除一切懊恼。那么,教化寡生,使他们都可以成佛,是对治存亡。假使分开了存亡苦海,各人都证得无上菩提,那就是大快人心了。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安眠国三躲安世高 译
为佛门生,常于日夜,诚意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疆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假无主;心是恶源,形为功薮。如是看察,渐离存亡。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存亡怠倦,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安适。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功责;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四觉知:懒惰坠落;常行精进,破懊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存亡。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伶俐,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麻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瓶钵法器;意愿落发,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善一切。
第八觉知:存亡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寡生,受无量苦;令诸寡生,事实大乐。
如斯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停止道,慈善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存亡,度脱寡生。以前八事,启发一切,令诸寡生,觉存亡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门生,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功;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存亡,常住快乐。
摄影 | 崇通 张军威
编纂 | 贾雪莉
审核 | 本慈
更多阅读
●每日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伶俐觉①
●每日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伶俐觉②
● 每日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伶俐觉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