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悲剧,在于他虽无反意,其行为却和造反无异

5个月前 (11-20 21:15)阅读1回复0
海上森林一只猫
海上森林一只猫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1434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8682
  • 回复0
楼主

魏延是诸葛亮主政期间的蜀军第一上将,在北伐期间表示活泼,屡次以前锋出战。不外魏延的成果却欠好,诸葛亮往世以后,魏延被死仇家杨仪以谋反功名杀死。魏延造反的功名后来被刘禅平反,良多人觉得他死得冤,假设不是碰着杨仪就不会死了。不外根据魏延其时的行为看,他其时已经难逃一死了。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病重时,自知时日不久,于是起头动手安放后事。诸葛亮担忧的次要是三个问题:一是本身死了以后谁来接收北伐的蜀军;二是魏军可能逃击,需要安放好撤离事宜;三是上将魏延脾性桀骜不驯,除了本身之外无人可造,本身身后由其别人接收蜀军难以节造魏延。

此中那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原来此时蜀军军中武将中以魏延官职更高,假设间接由他接收蜀军的话,那么也不消担忧接收者能不克不及节造魏延了。然而魏延固然骁勇,可是脾性暴躁,性格又傲岸,和同僚关系极差,以至能在开军务会议时公开拔剑相向,那么一小我显然其实不合适独掌军权。

所以诸葛亮最末决定由长史杨仪接收队伍,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协助他领军,魏延则负责断后,姜维次之。考虑到魏延可能抗命,诸葛亮还交代需要的话大军自行撤离,魏延就让他本身行事。

诸葛亮那个安放能够说费尽心血,如许即便魏延回绝从命杨仪的号令,那么也不至于被人当做造反,过后还有挽回余地。

不外出乎诸葛亮意料之外的是,魏延不只抗命,并且还诡计攫取兵权。在攫取兵权失败以后,魏延又率军攻打杨仪,想杀死杨仪。魏延此举地道是肌肉快过大脑的本能反响,并不是实的想谋反。

问题是他的行为在任何一个朝代里,不管他本意若何都是属于典型的造反行为。此时的魏延能否有反意其实已经没有区别了。

所以在刘禅收到杨仪和魏延互相弹劾对方的表章后,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定见时,董允和蒋琬都撑持杨仪。刘禅命蒋琬率宿卫诸营北上,共同杨仪攻打魏延。魏延的命运在他起兵的那一刻其实已经就必定了。

0
回帖

魏延的悲剧,在于他虽无反意,其行为却和造反无异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