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行堂前祥云托日石鼓。
村口一景。
下水西村老街。
□赵淑萍/文 史理庭/摄
东钱湖下水,古时称“雅水”。它处于五山三溪相汇之处。村外围有黄泥头山、蝴蝶山、凤凰山、长乐园山、草蓬山。发源于福泉山的下水溪、南岙溪、大慈溪三溪相融,构成一水湿地,即“下水滩”。滩外,就是东钱湖更大之湖湾朴树湾。溪水如带,清澈见底,最初注进浩渺钱湖。
“一径坎坷通下水,风物情面更淳美。两椽茅舍何萧然,便是吾庐靠山起。”南宋丞相史浩在《东湖游山》中写到了下水。史浩故乡,就是今下水西村。
从村子西首进进,起首看到的是墨红色的墙围住的一座庙。那庙喊做忠应庙,始建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为纪念北宋名臣王安石而建,因而又喊做王安石庙。鄙人水以至东钱湖的多个处所都有王荆公的祠庙。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26岁的王安石填了射阕状,来鄞县当县令。在鄞主政期间,他浚治了东钱湖。他指令民工除葑草、浚湖泥、立湖界,置碶闸、陂塘,筑七堰九塘。全面整治后的东钱湖,“七乡邑受沾濡”“虽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宁波老话“儿子要亲生,田要买东乡”,那“东乡”就是指东钱湖流域,因为有东钱湖供水,旱涝无虞,岁丰年稔。三年任满,王安石分开了鄞县,从此再也没回来过。鄞县的老苍生给他造了生祠,良多堤、塘、岭、阁也以他的名字定名。千年间,经纶阁、实圣庙、福应庙、灵佑庙、遗爱庙、崇法寺、广利寺等建筑,包罗那忠应庙,都与他有关。
忠应庙,意谓忠臣有好的报应。忠应庙为五开间四合院式硬山造建筑,由门楼、戏台、庭院、大殿、厢楼等构成,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古色古香。山门口一方平地,屹立着一对稻桶式旗杆。
戏台十分精致,顶部为墨漆花栱八角攒顶,八组逐步收缩的叠栱,集结于藻井中心。藻井的四面又围着精致的横曲相连的卷棚。戏台的屋顶为歇山翘角,檐下有精致的纱帽翼小斗拱和镂雕花板承托,檐柱雕一对倒挂狮。但是最有看头的是戏台的雕花阑干,称为“一根藤”,曲曲折折的斑纹本来是一条持续不竭的曲线,那正表现了雕琢艺人的匠心巧思。刻在戏台上的对联,颇耐人觅味:看了戏便知陈腔滥调文章开承转合,听其音可察四书题句虚实重轻。戏台题额为“鱼听台”,说的是丝竹管弦,曲调委婉,不只人听得如痴如醒,连东钱湖里的鱼都跳出水面来听了。
庙内,有王安石泥彩座像,左手抚须,右手执卷,肃静严厉宁静。像两旁边厅陈列“王安石在鄞史迹展”,分“荆公年谱”“治鄞方略”“重修东湖”“兴学教化”“咏鄞风摘”“丰碑永存”“湖区新貌”等7个部门。据处所文史专家陈万丰的回忆文章,上世纪八十年代古庙修复时,苍生认为里面是供“菩萨”,很多老太烧香点烛,跪拜祈求。其时主持修复的干部耐烦劝导:“王安石是‘人’不是‘神’,我们等庙全数修好,要建王安石纪念馆。”
进了村,便看到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溪水清澈,水草、游鱼、细石历历可见,溪旁大树参天,葱茏蓊郁,一会儿就感应了苍苍古意和灵秀之气。溪上有数座小桥。此中有一座为“德性桥”,桥高3米,宽1.7米,长11米,桥面用两块长条石板搁在块石相叠的桥墩上,不太起眼,但它是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建造的。德性桥往南50米,就看到一块夺目的石碑:南宋宰相史浩故乡,背后刻着《史浩碑记》。其后就是史氏宗祠 “八行堂”。
祠堂门口有一祥云托日石鼓,外型古朴高雅,是一件南宋期间的文物。一块牌匾挂在厅堂之上,“八行堂”三字遒劲有力,鎏金大字熠熠生辉。建筑应是清末民初重建,为五开间二配房,南段是一倒厅,中间为庭院。旧时大岁首年月一,史氏家族就在祠堂祭奠列祖列宗。里面墙上是史氏祖宗的画像,傍边原只要叶氏太君的塑像,后又增添了其夫史简的塑像。据说,在那个祠堂内,已经屡次举行过大规模祭奠。出格是2013年,恰好是叶太君诞辰980周年。上千名国表里史家后人齐聚下水祠堂,举行叶氏太君坐像的落成大典。
安步村中,汗青长远的石板、条石以及擂鼓石的残件到处可见。有些颓败的老屋屋檐上,依稀可见昔日精巧的雕塑,诉说着昔时的灿烂。在那里,光阴似乎放慢了脚步,一切都那么悠闲静谧。弄堂里偶尔跑出一条小狗,也是那样温顺。而那沧桑老屋边的藤蔓和树,绿意盎然,偶尔还装点着几朵秀丽明丽的小花,增添了无限生趣。
那一次,我末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官驿河头。昔时,四明史氏书写了“一门三丞相, 四世两封王”的灿烂。史浩等史氏家族的官员回乡休假时,不乏有官员、亲朋或明州乡绅前来拜见。因为下水特有的天文情况,人们出行大都坐船。官驿河头,不只是一个水陆直达埠头,也是接送京城使官、官府专吏传送文书的驿站。昔时那儿还有颇具规模的石牌坊和供官员歇息更衣的“接官亭”。东钱湖还传播着“七里香街脂粉香”的传说。所谓“七里香街”,是指下水曾有过一条长街,那条长街从官驿河头起,颠末下水岙曲到慈云岭下,街上店展林立,多达600余家,此中很多以卖香蜡以及胭脂花粉为主,故称“香街”。史氏家族中的女眷及明州城表里的豪门贵妇都是脂粉展的顾客。很多布衣苍生、过往客商也都视“下水脂粉”为高档货,父母官也将下水脂粉做为“宫粉”向朝廷进贡。一时香风阵阵,光景旖旎。不管传说能否是实,但能够必定的是,现在空荡荡的官驿河头,在南宋时人流络绎,热闹特殊,那一泓碧水沉淀了几富贵和风流啊。近旁的下水湿地公园,却是有弯弯小桥栈道,浩浩芦苇荻花。假设昔日情景能够再现,那清楚就是一帧下水的“清明上河图”,不由让人产生几许期盼几许缅想。
鄙人水,最难让人对抗的是舌尖上的诱惑。村头,一溜儿的 “土菜馆”、“农家菜”。在饭馆里,有“青鱼划水”“钱湖之吻(螺蛳)”“浪里白条”“盐水湖虾”那正宗的钱湖四宝。路边有卖手工麻糍、木莲冻、芋艿的摊。手工麻糍是现场做的,青绿色,撒上松花,又软又糯,甜味适中,透着一股野艾的清香,是旧日的村落味道。
青山、绿水、宋韵、舌尖上的甜美,那浩渺的东钱湖,还有几明珠般的村子、梦一般的秘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