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首点明题目,那就是,庙号的好坏,和名号自己的含义底子就没啥关系,那和什么有关系?只和之前用过那个庙号的皇帝有关系。
为什么那么说?看看那些例子。
汗青上有个很凶猛的庙号,喊做『中宗』。
『中宗』那个庙号就其名号自己来说,含金量相当之高。从商朝的太戊起头,能获得『中宗』庙号的,往往都是有中兴之功的一代英主。
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做原命。殷复兴,诸侯回之,故称中宗。
汉宣帝刘询剧照
有在位期间西汉到达极盛的汉宣帝刘询;
有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睿;
有开启『元嘉之治』的刘义隆;
还有西梁王朝的开国皇帝萧詧。
能够说从汉到南北朝,『中宗』庙号的含金量都是稳稳的。
可为什么后来王朝根本不消『中宗』庙号了?
还不是因为唐朝出了一位唐中宗!
唐中宗李显,一位被母亲废过、被妻子绿过、还被妻子和女儿联手毒死的昏庸皇帝,在唐中宗一朝,权臣、皇后、皇子、皇女、皇弟斗得热火朝天,那一切似乎和李显本人没什么关系。
六月壬午,帝遇毒,崩于神龙殿,年五十五。
九月丁卯,百官上谥曰孝和皇帝,庙号中宗。
在位期间内政也是乌烟瘴气。
中宗以来,贵戚争营佛寺,奏度报酬僧,兼以伪妄;富户强丁多削发以避徭役,所在充满。
显而易见,李显是一个以一己之力拉下『中宗』庙号含金量的人。在李显之后,除了南汉、大理那种小国,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都不再利用『中宗』庙号。
唐中宗李显剧照
为什么?没啥脸面用啊。
所以『中宗』庙号是褒义仍是贬义呢?
根据名号自己,必定褒义啊,都中兴之功了能不是褒义吗?但自从有了李显,『中宗』庙号间接被打成贬义,含金量一落千丈。
有司马睿的先例,赵构喊『中宗』其实十分适宜,比拟中宗,赵构的『高宗』反而没那么适宜。但南宋给赵构定庙号的时候,一派人说『高宗』,一派人则说『世祖』,就是没有说『中宗』的。
尤袤据仪式,定大行太上皇庙号高宗,翰林学士洪迈独请号世祖。
既然『中宗』比『高宗』来的更适宜,怎么没人提出来呢?
还不就是因为李显,没人好意思再提『中宗』了。
再看另一个庙号『文宗』。
寡所周知,『文』在谥号里算是最顶级的一类,那咸丰庙号『清文宗』是不是高度评判呢?
抱愧,仍是贬义。
咸丰帝剧照
一个唐文宗,受造于宦官,31岁英年早逝。
一个元文宗,受造于权臣燕帖木儿,28岁英年早逝。
所以,『文宗』有个配合特征,当皇帝当得窝囊,并且英年早逝,对照咸丰,适宜得不得了。
那当然也和『文』那么好的字没啥关系。
同样,还有『神宗』那个庙号。
宋神宗,因为王安石变法,在古代的评判相当不高,西夏神宗李遵顼更不消说,一通做死间接把西夏推到了消亡边沿。
卒致祖宗之良法好意,变坏几尽。自是邪佞日进,人心日离,祸乱日起。惜哉!
所以,明朝给万历皇帝『神宗』,是什么意思?会是因为万历他实的很『神』吗?
谜底很显然不是。那『神宗』为什么偏向贬义呢?
仍是和『神』字关系不大,而是和宋神宗、夏神宗的事迹联系关系比力大。
万历帝剧照
那么郑经为啥给南明永历帝墨由榔的庙号是『昭宗』?
同样,和『昭宗』的『昭』字也没半毛钱关系。
仍是那句话,和以前用过那个庙号的皇帝有关系。
唐昭宗李晔,三次出逃,身后不久唐朝就没了。
金昭宗完颜守绪(金国官员私谥),出逃到蔡州,身后几个时辰金国就没了。
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出逃回了北方草原,亡国皇帝元顺帝的儿子。
所以,汗青上的『昭宗』大都有几个特征,都爱跑路,都能算亡国之君。
所以,永历帝一路跑到了缅甸,并且也是亡国之君,他不是明昭宗谁是明昭宗?
『昭宗』为啥是那个意思呢?没有为啥,和『昭』那个字也不妨,只不外是几个很惨的皇帝刚好庙号都是昭宗,就约定俗成了。
永历帝剧照
另一个爱跑路的庙号是『德宗』。
唐德宗李适、辽德宗耶律大石都有过闻名的跑路履历,并且都是往西跑。
所以想想光绪为什么喊『德宗』?
那还得是因为八国联军侵华后跑路往西安了。
光绪帝剧照
因而,不难发现:庙号的好坏,和庙号里的那一个字关系不大,或者说,几乎不妨。
即使是『文』那么好的字,『文宗』也不是什么好庙号,往往指的都是英年早逝的窝囊皇帝。
即使是『昭』那么好的字,『昭宗』也不是什么好庙号,往往指的都是爱跑路的亡国之君。即使是『德』那么好的字,『德宗』也不是什么好庙号,往往指的也是跑路皇帝。
哪怕是『中宗』如许一度跻身顶级的庙号,在唐中宗李显之后,也几乎没情面愿用了。
所以,庙号的好坏,只和用过那个庙号的皇帝的好坏有关,不是庙号的问题,是皇帝本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