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是天同律师事务所建所20周年,而从2012年到本年,也是我与天同相知相遇的第一个十年。那十年来,我履历了从南京到北京,再回到南京又到上海的工做过程,那也刚好是天同十年来不竭开展强大,不竭调整战术和拥抱将来的过程。
2012年是我第一次与天同相知的时刻,那年是我进进律师行业的第6年,在职业生活生计上似乎提早遭遇了七年之痒。跟良多年轻律师一样,我整天驰驱于客户、法院和办公室之间,看似忙碌却始末找不到标的目的感,不晓得将来该若何开展。专业化、精品化那些脑海里的设法毕竟被日常的琐事淡化,本身的专业才能和进修动力也在日渐消退。那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举办了一个民商事争议处理培训班,我抱着开开眼界的设法报名参与了。在北京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见到了两位天同的合伙人——蒋勇和陈耀权,其时他们是做为课程讲师,别离做了两个半天的授课。而恰是此次讲课让我深深的记住了天同。蒋律讲的民商事争议案件量量及团队治理身手,让我找到了久违的觉得。我第一次觉得到,诉讼营业的专业化标的目的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能够落在实处的,是能够通过动作实现的目标。其其实昔时,诉讼营业在律师行业中确实仍是一个不那么“高端”的营业,我身边同业们几乎都以做非诉营业为荣。而天同在其时是一股清流,不只勇于只做诉讼营业,并且把诉讼营业做到了极致水平,还把良多本身的体味和做法分享给律师同业,那让我对天同产生了深深的憧憬。
自那时起,我起头主动存眷天同和领会天同,经常参与一些天同举行的活动,包罗一些集训营和培训课程。那两年也是蒋律师在全国各地律协讲课最多的两年,我经常能在微博上看到他全国四处飞的动静。本来认为本身对蒋律如许的业界大佬只要仰看的时机,没想到的是蒋律对年轻律师的立场十分友善,乐于交换。在2012年到2013年两年时间里,我在南京、上海等好几个活动场所碰着蒋律,从一起头敬而远之到后来相谈甚欢,让我愈加觉得天同和蒋律的魅力所在。那时候蒋律就特爱熬夜,记得在南京一次活动上,跟南京当地的律师同业在秦淮河边相谈甚欢,不断到了十二点之后商家打烊,蒋律还兴致勃勃跟各人交换律所治理和律师开展的话题。我其时拼命的笔录着他讲的内容,憧憬着根据天同的形式批示本身将来的开展,却还不晓得我与天同的缘分远不行于此。
2013年11月,在天同四合院里举行了一个庭审课程,做为天同铁粉的我早早报名参与。我仍然清晰的记适当时上课是在南湾子胡同16号的天同立异工厂里,全体学员参看了南湾子3号四合院和10号小楼,感慨天同办公室情况的特殊之处,出格是精致的四合院让我们叹为看行。课程最初的活动是一场模仿法庭,在开完庭之后,蒋律零丁约我到北房茶馆,问我有没有考虑过加进天同,来北京工做。听到那个动静,我一起头是有点懵的,固然我是天同的铁粉,也十分憧憬天同的情况,但是做为一个年轻的外埠律师,历来没有想过也不敢想本身到北京来工做,更不消说到天同如许的高端律所。
课程完毕那天晚上刚好是北京大降温,我却穿戴秋拆在王府井大街上往返踌躇了良久根究蒋律的邀请,心里既有些兴奋又有些严重。事实“北漂”不是随便的事,出格是律师“北漂”是很需要勇气的,还要考虑家庭的因素等等。回到南京后,我根究了良久,末于下决心承受蒋律的邀约加进天同工做。2014年2月7日,夏历大岁首年月七,京城降下鹅毛大雪,我乘坐的高铁因气候晚点,曲到深夜才抵达。我乘坐4号线到西单下车,但街上早已无车可打。于是我挈着行李沿长安街从西单走到南河沿大街,固然是在严冷中,我的心却是炽热的,因为我即将起头驱逐一段新的人生履历。第二天一早,我初次以天同员工身份迈进四合院的大门,开启在天同的职业生活生计。
现在我在天同已经是第9个岁首,从进职时候的资深辅庭律师一步步到出庭律师再到合伙人,从北京总部到南京办公室再到如今的上海办公室。能够说我和天同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开展。在那十年里,我从局外人酿成天同人,从天同新人酿成天同“白叟”,关于天同的感触感染和认知也是在不竭深进和改变的。在我看来,天同有几个“法门”是让本身可以连结活力的重要因素。
第一是年轻与朝气。天同律师的均匀年龄不高,我进天同的时候都已经算是老律师了。当然年轻的不单单是年龄,而是心态。天同的小伙伴们十分有朝气和活力,连蒋律在内都长短常乐于根究、乐于进修。更为关键的是,天同固然有职级轨制,但是在专业问题上没有所谓层级划分,无论是练习生仍是资深律师,在专业问题上的发言权是平等的,是能够互相争论的。我们在天同经常为了专业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年轻律师也会直抒己见的说出本身对合伙人或者高年级律师看点的反对定见。那为培育提拔年轻人供给了十分宽松的情况,可以让年轻律师连结根究的动力和活力,在那种看点的碰碰中互相进修,使得我们的专业计划更全面更完美。
第二是专业和极致。天同关于专业和极致的逃求是无行境的,无论什么样的案子,各人城市预备到开庭最初一刻。各人经常根究的就是再想想有没有可打的点?再考虑下怎么表述更好?一篇文件,一张可视化图表改上几稿,十几稿都是屡见不鲜,连蒋律都是以身做则的楷模。天同诉讼圈“每周蒋讲”栏目标文章,都是他一字一句改动了良多遍才定稿。2019岁尾我和蒋律师在南京参与一个九民纪要的巡讲活动,他闲暇时候拉着我翻着他的PPT一页页修改各类表述,要我给出定见看看讲的时候效果会不会更好。固然说诉讼营业自己是一项理论性和身手性很强的营业,但是天同关于民商法根底理论的重视也是一以贯之的。不只在雇用的时候就十分重视应聘者的理论功底,在工做过程中也十分重视民商法根底理论的进修与更新。本年上半年,我们上海办公室就针对民法典总则编司法阐明举行了专题内训,重点不是条则自己的利用情景,而是条则背后的理论根底。比来合同编司法阐明出来后,我们各地办公室也别离做了专题讨论,良多定见十分有理论深度。而那些理论根底又反过来搀扶帮助我们在个案中停止更多维度的根究。
第三就是开放与分享。那一点我从一个被开放的对象到开放者,体验的尤为深入。加进天同之前我参与过良多次天同的开放日活动,也听过良多次蒋律的讲课,但是身边也有良多同业觉得那只是天同的鼓吹。但是我加进天同之后切身参与到团队办案,律所治理等事务的时候,才发现天同的开放是实在的、彻底的、完全的。例如模仿法庭的预备工做,我们的模仿法庭预备的全过程都向同业公开过,也通过各类集训营和培训课的体例展示给各人。再好比良多同业存眷的民商事办案原则流程,天同本身研发的“天工”办案系统就是根据原则流程做为蓝本停止设想的,我从团队成员到团队负责人再到合伙人,角色固然有改变,但是日常办案流程历来没有大的改动,完满是以原则流程做为根底的。包罗我主持的天同诉讼圈栏目“办案手记”,每一篇文章都是年轻律师在打点案件过程中总结的实操体味,如许的分享水平和广度是前所未见的。
以上说了那么多,仍是回到我最后对天同的印象,就是天同让我确信了在诉讼营业是能够实现专业化、原则化的。而我在十年里从熟悉天同到加进天同的过程,愈加印证了我对天同的印象是准确的。那十年来,天同不连续开放分享的许多内容,正在渐渐影响着新一代年轻的诉讼律师的生长,从十年前仍是奇怪物的可视化、大数据,到如今几乎已经成为年轻诉讼律师的标配技能。那此中当然有时代朝上进步和数字化海潮的因素,而天同也以本身的体例勤奋着,为此做出更多的奉献。
我与天同的第一个十年到来之际,刚好也是大变局降临之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现在方方面面,出格那几年律师行业和诉讼营业的各类改变也是显而易见的。我相信天同在拥抱那些改变的同时,仍然会坚守建所20年来的初心任务,坚守全体天同人配合庇护的价值看。相信我与天同的下一个十年会愈加超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