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丹法与色身转化3
丹道进门:熟悉元神与识神
我此派丹法,乃佛陀密传西天二十八代列祖,至西天第二十八代祖菩提达摩时,菩提达摩奉师命进中土,传二祖慧可,曲至六祖慧能巨匠。慧能巨匠后,口头禅流行于世,故说理者多,实证者少,故佛陀衣钵不复再传。是故,禅门与道门中皆有“七祖现在未有人”之说。
我几天前曾请示师尊:
“门生能否能够以本身的体例传佛陀亲传禅门丹法?”
师尊已隐居闭关多年,师尊在禅定中以千里传音的体例答复我:“那一切我早已交给你了,我能教你的都教你了,至于你要以什么都是体例传法,你看着办!”
接着我又请师开示我的修行不敷之处。师尊说我的德性修的不敷,所以才有前几天颁发的关于修证与德性的间接关系的文章。
我与师尊通话的全过程中有四川成都的一位开慧眼的道友看到,能够做证,我所传禅门丹法乃佛陀正传,非我所创。只不外我以我的体例用文字语言表达罢了。
禅门丹法的第一步就是先悟得天性,不悟天性,则修法无从下手。故五祖弘忍巨匠云:
“不见天性,修法无益。”
为何不见天性,修法无益?
因成佛做祖必赖精足气旺神全,方能有定力慧力超出三界,不在五行中,远离存亡,不进轮回。
正如《黄庭经》所云:“实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而成实。”
佛陀云:“六贼盗自家瑰宝。”
何谓六贼?六尘也。色动精泄,声迷气漏。香飘鼻涕流,妙食味香口水滴,男女肌肤相亲触乐漏命根,意动造业万万重。如是等等,谓之六根六尘六贼。
心便是气,气便是心。
心动气散,气凝心定。
大定结大丹,小定生内药。
是故,一求无上佛法者当知,唯心无所住,过往心不执,如今心不执,将来心不执,方能于自性中出来精气神内三宝。内三宝元精元气元神于心无所住大定中,方能使三气合一,成就无漏金刚不坏之道果法身,超出三界,不在五行中,了生脱死,不进轮回。
故知,一切秘诀,以了悟天性为先。
鉴于此,故五祖弘忍巨匠云:“不见天性,修法无益。”中土丹道一派,虽名道教门户,实非外道,乃禅门密法与中华文化的连系的一个有正知正见的实修实证门户。
如《人命圭旨》开篇下手修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心明见性,了悟大道,方可进进即身成道之门。
见《人命圭旨》之《人命双修万神圭旨第一节口诀云:
“欲细长生,须识所生之本。
欲求不死,当明不死之人。
故曰:认得不死人,刚才人不死。
阿谁不死人,道家唤为铁汉,释氏唤做金刚,
即世人原来妙觉实心是也。”
《人命圭旨》所云的“不死人”,乃《心经》所云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自性,禅门称为“原来面目”是也。
此不生不灭的原来人,
即道书所谓的“元神”,
而佛门所谓的第六意识,妄图,
《心经》所谓的“癫倒梦想”,
即道书所谓的“识神”。
若得精神长生,肉身成圣,皆从元神起修。不然修证无门,所修所习八万四千秘诀,皆是浪费时间。
元神者,即元始不生不灭之神,故谓元神。
识神者,即常识,后天构成的知见。
如婴儿本有知觉,并不是木头人,但未因年幼,心无所染,未知何谓男女之欲,未识何谓善恶,故见一切心皆不执不住不迷,故道门悟道得道之大德谓之实人,故《道德经》谓“回复于婴儿”。
诸君若难悟何谓三际托空,何谓元神,那就多看看一岁摆布的婴儿之眼神,从他的眼神读他的心在想什么,就不难悟得三际托空,就不难大白婴儿为什么口中老是有那么多像清泉一般的口水,婴儿口中清泉般的口水乃特殊之物,乃成仙得道之妙药。
修道生齿中无此金津玉液不克不及得道,婴儿口中无甜露则难生长。婴儿一年比一大,是因为他甜露不停。
成人一年比一年老,是因为成进修后天常识太多,所求所欲太多,不时处于识神之境,故年一年,青丝变鹤发,玉女酿成老阿婆。
得道之人年年十八,永不衰朽,是因为他不时处于沉寂无染的元神之境。
而凡夫寿不外百年,青春不外三十,是因人生三十而立,要成家立业,忙碌于赚钱,养家糊口,日日夜夜处于千百懊恼中,想不老都不可。
是故,元神令人长生,令人喜乐,令人心生光亮。
而识神是后天知见,令人衰朽,令人懊恼,令人心生阴气寒气湿气。
假设我说了那么多,你仍是无法了悟何谓元神与识神,无法了悟何谓实我与假我,那你就好好参参弥勒菩萨那首偈子:
有别离是识,无别离是智。
依识染,依智净。
所谓“有别离”指的是善恶的别离心,以后天妄心知见往别离所见所闻,故谓有别离是识。所谓“无别离是智”,即如婴儿心净无染,故不知何谓善恶,本觉天然沉寂圆明一般。所谓“智”者,能知能觉能做主的天性也。
是故,《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磐,无漏实体。”
那段话假设以如今语来说就是:“善恶立知,即懊恼之本。善恶无执,心中沉寂无染,便是涅磐,无漏极乐实体。”
所谓知见者,后天所学常识也,即所谓的善恶,好与坏,黑与白,如是等等。
无明者,一切懊恼之根,堕轮回之因。所谓知见无见,即苦乐已忘,善恶无执之境。此即苦乐已忘的本知本觉之天性,即不生不灭之法身。悟到此,谓见道,证初果罗汉也。
悟到此者,已确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末命暂时只要能连结他所悟到的“知见无见,斯即涅磐”之理,连结“心无所住”“过往心不成得,如今心不成得,将来心不成得”,至少也证初果罗汉以上果位。
初果罗汉其实不简单,能证初果圣者,已进圣位,可做寡生福田,至多七生即证阿罗汉果,超出三界,不在五行中,不进存亡轮回。
能悟丹法进门的元神与识神之理,即能悟初果罗汉位。那就更没必要说后面的炼精化气断男女之欲,炼神还虚,三元合一结大丹成金身阳神的实修大法了。
假设你懂了“有别离是识”后,
就不难大白何谓“无别离是智”了。
云何无别离是智?
即六祖巨匠所云的“不思善,不思恶,乃明上座原来面目”也。也即《中庸》所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即六祖慧能巨匠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即《金刚经》所云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大白何谓“不思善,不思恶”,
即能了然何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即能了然何谓“无别离是智”。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即生活中喜怒哀乐皆不执,饥来食饭困即眠,即“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其实《中庸》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与禅宗的保任,道家的“守中”,密宗大圆满所谓的“立断”,皆是三际托空,断意识流。是故,佛陀说八万四千秘诀,更高处离不开一念不生,三际托空。
故《华严经》颂云:
有数无数一切劫,
菩萨了知即一念。
于此善人菩萨行,
常勤修习不退转。
故白沙先生云:“千休千外得,一念一生持。”
故太乙实人云:
一点圆明等太虚,
只因念起结成躯。
若能放下回头照,
照旧清虚一物无。
故《大学》云:
知行然后有定,定而能静。静然后能安。
安然后能虑,虑然后能得。
以上三教圣人所说,皆是解脱轮回之大法,故谓三教皆有圣人。三教各宗圣人皆是开悟大士,便利示现化身救度三十二类差别根器的寡生,故《金刚经》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区别。”
故看世音菩萨以三十二类应化身进各宗各派,各天各道,三教九流中教化一切有缘寡生,使其心明见性,了悟大道,超出三界,不进存亡轮回。
若了然何谓“无别离是智”“不思善,不思恶”后,又若何用功呢?
很简单,像《圆觉经》所云: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住妄图境,不加了知。
于无了知,不辩实在。
如六祖慧能巨匠所云:
慧能无手法,
不竭百思惟。
对境心数起,
菩提怎么长?
说白了就是不时处处连结通俗心,连结一切境不执,色声香味触法,久而久之,口中甜露如泉,咽下丹田,能渐复身命。
此即
玉液还丹,
天一生水,
菩提月液,
醍醐灌顶。
也即《法华经》偈所云的:
白玉齿边流舍利,
红莲舌上放光芒。
喉中甜露涓涓润,
醍醐灌顶滴滴凉。
假设你仍是不懂,那我再说通俗一点:
就是用功时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心知妄图而不随,心静久了,口中甜露咽下丹田即可。
若能天天咽此玉液甜露九满口,不出三年白色红润,百病渐消。服之六年能骨髓充分,身轻如燕。
服之九年,能百病不生,脸如孺子,青春不老,延寿无量。
若再进一步结大丹,共同服食妙药,
便能进住世数百年不老的地仙之境。
南无佛祖心印西天二十八代列祖!
南无佛祖心印东土六代列祖!
南无禅路径门丹法列代诸祖!
我所言论,不做圣解。是错或对,君自参悟。莫棂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