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朝廷与洋人打交道的“中间人”

6个月前 (11-21 02:25)阅读1回复0
路亚哦哦哦
路亚哦哦哦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1645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2917
  • 回复0
楼主

成书于清代的《粤海关志》有如许一句话,“自海禁既开,帆樯鳞集,瞻星戴斗,咸看虎门而来。”只言片语之间,彼时广州口岸的盛况跃然纸上。两百多年前,来自欧美诸国的洋商纷至沓来,在广州成就了“十三行”的传奇……

广州十三行:朝廷与洋人打交道的“中间人”

历来清朝被诟病为“闭关锁国”,不外即使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外商业也并未隔绝。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曾经在广东、福建、浙江和江南(今江苏、上海及安徽)四省设立海关,准许通商。一时间,中外商业开展很快。利之所趋,洋商天然得陇看蜀,屡次违背清廷禁令,仿佛呈现“移市进浙”的趋向,诡计间接翻开中国丝、茶产区的市场。那当然是紫禁城不容许的——“浙风气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惹事”。三令五申无果之后,朝廷痛快来了个釜底抽薪,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封闭了四海关里的三个,而只保留了粤海关的对外商业本能机能。从此曲至1842 年《南京公约》签定前,广东省城(广州)就成为西方国度从海路进进中国的独一通道和商业场合,史称“一口通商”。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一口通商”时代,羊城不啻为大清帝国闭锁国门上的一扇窗户。每当一年商业季(一般是炎天)起头的时候,一条条外国商船便接踵而来,涌至广州黄埔港。关于其时的洋商而言,要实现那一点其实不轻松。远涉重洋从欧、美各地来到珠江三角洲外海的艰苦航程自不待言,森严的“天朝法度”才是舶来者的更大梦魇:起首,他们需要先来到中华帝国准许“西夷”栖身的独一处所——(葡萄牙人盘踞的)澳门——雇佣一名航线引水员、一名通事,以及一名买办。

“航线引水员”(“引水人”)的感化是显而易见的。珠江主干道上的浅滩有时候只在水下18英尺(5.5米),而到了19世纪前期,西方船只的载重量已经超越1400吨,船只的食水也随之上升到了23—24英尺。只要在领取了执照的澳门引水人的引导下,不谙航线的洋船才气平稳通过珠江中的那些浅滩,顺利抵达黄埔港——当然,遵照朝廷的旨意,洋人的护货军舰不得驶进海口而须停泊在国外。

《广东十三行商馆》

“通事”相当于现代的“舌人”。根据19世纪前期的行情,每一艘停泊在黄埔的外国船,需交250元的通事费。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那些翻译在其时不成或缺的地位,并不是地道因为汉语与西欧语言的浩荡差别形成。其实洋商很情愿征服语言障碍,但为了避免洋人学会汉语之后与内地的“奸民”勾结做乱,清廷严厉制止国人擅自向其传授汉语。两广总督李侍尧在1759年上奏乾隆皇帝的奏折就很能代表清廷的立场:“传授夷人读书……将无在不成以勾结教诱,实于处所大有关系。”固然如许的禁令无法彻底施行(第一位来华的新教布道士罗伯特·马礼逊就偷偷学会了中文,还把《圣经》译成中文),但在包管了通事们坐拥高薪的同时,反而也令“洋泾浜英语”成了广州外贸界的通行语言——事实,“通事”无法包揽商业过程中的所有口头寒暄。“外国人与本地中国佬之间所停止巨额商业的非常之九,都是通过那一古里离奇的‘洋泾浜英语’往完成的,离了它,您还实是玩不转”。

至于三者之中的“买办”,则是更具有“十三行”商业时代特色的一种身份。其时清朝官府视“买办”为替外商退役的仆人头子——至于日后的“买办”在鸦片战争后的半殖民地中国的政治、经济范畴饰演了无足轻重的角色,恐怕也是早先所始料未及的。

0
回帖

广州十三行:朝廷与洋人打交道的“中间人”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