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海省博物馆)
包抄
人篇
字源演变
韦的甲骨文 韦的演变史
说文解字
“韦wéi”是“韋”的简体字,会意字。在殷商期间的青铜器铭文中,“韦”字十分形象地表达了包抄的意思:四面用“脚”表达人之所在,中间用“口”表达村子或城邑,颇有一点“风雨不透”的意思。上图甲骨文的“韦”字减省了摆布的脚印,保留了上下的“行”(脚趾)字。小篆的“韦”字比金文愈加工整、但上下的“行”已无象形意味了。楷书隶变后写做“韋”,因笔划繁多,节写不畅,因而简化为“韦”。
“韦”的本义为包抄。此义已由后起的转注字“围”来承担。“韦”也是“卫”(衛)的初字。一分为三后,“韦”的常用义是“皮筒子”,即往毛加工造成的野兽皮革。上古期间,先民们在宰杀捕获到的野兽时,会将外相筒子从胴体上整个剥离下来,阴干后揉造为皮革。在他们的看念中,外相是围在野兽胴体上的,正如人们穿上外相成品,形同被“围”起来一样。因而,进一步引申出了“往毛熟治则曰韦”那一意义。由此引申后,皮革造成的熟皮条也称做“韦”。那就是孔子读易经时,“韦编三绝”成语中“韦”字的来源。
古文释义
《说文》:相背也。从舛口声。兽皮之韦,能够束枉戾相韦背,故借认为皮韦。《广韵》:柔皮。《左传·僖三十三年》:以乘韦先。疏:乗韦,四韦也。《周礼·春官·司服》:凡兵事,韦弁服。《仪礼·聘礼》:君使卿韦弁。注韦弁,韎韦之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楚辞·卜居》:将突梯风趣,如脂如韦,以挈盈乎。
又《前汉·郊祀歌》:依韦响昭。注师古曰:依韦和谐,不相乖离也。
又国名。《诗·商颂》:韦顾既伐。笺:韦,豕韦,彭姓也。《左传·襄二十四年》:在商为豕韦氏。注豕韦,国名。《一统志》:曲隶大名府滑县,古豕韦氏之国。
又豨韦氏,古帝王号。《庄子·外物篇》:以豨韦氏之流看今之世。
又不韦,县名,属益州郡,见《前汉·天文志》。
又姓。《姓苑》: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封于豕韦,以国为氏。
又通围。《前汉·成帝纪》:大风拔甜泉畤中,大木十韦以上。注:师古曰:韦,与围同。
又《集韵》胡隈切,音徊。本做回。详囗部回字注。
转载自汉字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