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68篇
大同元年(公元947年)正月,原后晋雄武军节度使何重建不肯投降辽太宗耶律德光,举秦州(甜肃天水)、阶州(甜肃陇南)和成州(甜肃成县)三州之地,回顺了后蜀。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传闻后,不由喟然长叹:“都是因为契丹小鬼子太欺辱人,搞得各人不安生。我晓得老何,他必定不甜心往汴京给耶律德光叩头,又怕契丹人找他费事,两害相权取其轻,痛快投了蜀国的小孟。我是诸侯的老迈,他们看我都扛不住(刘知远差遣王峻到汴州上表称臣),所以只能自觅出路。那么混下往,其实丢人!”
河东战区的属官纷繁劝导刘知远北面称尊,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各地藩镇为啥往朝见耶律德光,因为大伙实力不敷,不敢不往。一旦刘知远挑了头,就从头有了凝聚力,节度使们一路脱手,还怕赶不走契丹人?!
刘知远衡量了很长时间,心里仍然没底,决定再看看形势。他刺探到石重贵将被发配到黄龙府,立马声称要从井陉口进军河北,半道截住石重贵,将他迎回太原(天晓得他是不是实那么想,即便接到了,石重贵多半也是韩林儿的下场)。
二月十一日,刘知远和河东战区诸将到校场阅兵。起首退场的是心腹史弘肇麾下的武节军(刘知远于公元943年组建的嫡派队伍),史弘肇把收兵使命和日期一公布,武节将士们人多口杂地议论开了:“如今契丹人攻下了京城,皇帝都成了贼配军。能执掌全国的,除了咱们的北平王爷再没他人了。王爷应该先登上皇位,再名正言顺地出师!”
一边说着,各人都冲动起来,不知谁带头向高台上的刘知远喊了声“万岁”,将士们于是力争上游地振臂高唤“万岁”。
刘知远面露难色,对周遭的寡将说:“契丹人士气正旺,我军军威不振。想立功立业还怕没时机,弟兄们太心急了!”他号令史弘肇弹压步队,制止再喊万岁。
二月十三日,行军司马(做战顾问)张彦威等人持续呈上三道劝进的表章,请刘知远称帝。刘知远食禁绝时机,还在踌躇。
蕃汉孔目官(胡汉事务治理官)郭威和都押衙(战区总部治理官)杨邠跑进内堂找到刘知远,对他说:“现在无论苍生或兵士,都不约而同地期看您建基开国,那就是天意啊!大王您不乘此良机,实现他们的心愿,恐怕时机稍纵即逝,人心一散,步队就欠好带了!”刘知远恍然大悟,让郭威把战区高层召集到议事厅,讨论建国是宜。
耶律德光录用的保义兵节度副使刘愿残暴不胜,本地苍生深认为苦。保义战区下辖的奉国军都头(五代时约100人的战斗单元称为都)王晏、候章找到上级批示使赵晖筹议:“中原板荡,咱们出力的时刻到了。河东的北平王爷是先朝宿将,谋勇兼备,远近闻名。假设咱们把刘愿杀死,挟整个保义战区拥护他,为其他藩镇做个楷模,日后的富贵将逼人而来!”
赵晖深认为然,就同他们奥秘在军中串联。几天后,王晏带着几名死党,三更撬开兵器库,将库中兵器取出分发给情愿举义的兵士。
破晓时分,寡军齐声鼓噪,杀进节度使内衙,砍下了刘愿和契丹监军的首级,挂在了城门之上。王晏等人选举赵晖为节度留后(候补节度使),飞骑驰往太原,恳求刘知远登极。
二月十五日,刘知远在太原宫中承受皇帝宝册,即皇帝位。他自称虽应天顺人,身登大宝,但不敢忘记“晋”的恩德,国号沿称“晋”。只是将少帝石重贵的年号“开运”改回高祖石敬瑭的“天福”,续称本年为天福十二年。(待续)
参考书目:叶隆礼《契丹国志》脱脱等《辽史.太宗本纪》薛居正等《旧五代史.汉书》司马光等《资治通鉴》
图片来自收集,若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