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室后嗣、闻名书画家赵孟頫子孙落籍沂水600年?

3周前 (11-21 21:51)阅读1回复0
东乐
东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9070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8141
  • 回复0
楼主

(来源:沂水电视台)

赵孟頫(1254—1322年),元代闻名书法家、画家,被称为“元人冠冕”,与欧阳询、柳公权、颜实卿并称楷书四各人,至今仍有无数习字者以他的书帖为本。在绘画方面他也获得了卓著的成就,他的绘画开元代风气之先,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绘画做品。赵孟頫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十世孙,世居湖州。固然赵孟頫的书画艺术成就无人看其项背,但在后世出格是清一代,他的书法不断颇受微词,那是因为赵孟頫身为宋朝宗室后嗣,出仕为宋代实州司户从军等职,但在宋元瓜代后又委身仕元之故。他在大都事元期间固然心里为难,却倍受朝廷喜爱,极受重用,不只身居要职,官至一品,书画更是得到了更高统治者的死力推崇,那也是他能在书画艺术上获得浩荡成就以及做品传世浩瀚的因素之一。

赵孟頫有三个儿子,长子亮,次子雍,三子奕。赵亮早卒,大约在23岁往世。赵雍以父荫进仕,晚年避乱落籍沂水县。赵奕没有出仕,也因避乱迁居今安徽灵璧,虽以书画出名,但其成就远不如其兄赵雍。

赵雍画像

赵孟頫的次子赵雍,就是沂水县“松雪堂”(赵孟頫号“松雪道人”,各地后嗣均已“松雪”为堂号)赵氏的鼻祖。如今沂水县内80余个村庄,周边莒县、沂南、蒙阴等40余个村庄里的赵氏族人,都是鼻祖赵雍繁衍的后代。

近来从一位赵姓伴侣处,见到了他们家珍躲的《赵氏族谱》。颠末多方考证,证明沂水赵氏确为赵孟頫之子赵雍的后代。因外界对那一事实知之甚少,历代研究赵雍、赵麟父子者不晓得民间有那个贵重的材料。良多人弄不清赵雍、赵麟父子的生卒年份,只得从画做的题跋上或其他材料往揣度一个大致的时间。

《赵氏族谱》世系记载:“鼻祖:赵用,字仲穆。宋太祖之后嗣,世居湖州德清,仕元,奉议医生。元季避赤军乱,迁沂水邑北柏家坪而居焉,为沂水赵氏之鼻祖,殁葬牛岭埠,祖林有墓碑。配刘氏。

“二世:凤,字允文。麟:字彦徵,元至大四年生,元进士。明洪武元年任莒州知州,州志有载。明洪武五年壬子九月初八日丑时殁沂邑,回葬湖州祖垅之旁。

“三世:顺仁;顺云;顺敏。……”

赵孟頫 人马图

沂水赵氏族谱中的“赵用”便是赵孟頫的次子“赵雍”。赵雍因其父荫功和本身的才调,曾授昌国州知州,后改任海宁知州。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累迁集贤待造。至正十六年(1356年),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同年四月,起义兵中的一收武拆力量——张士诚部已经攻下了湖州。此时正由大都南下到差的赵雍进退两难,陆续南下往湖州已不成能,返回大都也无可迷恋处。其时元帝国处于摇摇欲坠中,全国各地狼烟四起,他不能不照顾全家在兵荒马乱中逃求出亡之所。他在临淄矮槐树村暂居一段时间后,又迁至沂水县邑北约十里的柏家坪落籍隐居,从此与元代朝廷离开了关系。隐居沂水后,他改名“雍”字为“用”字。赵雍身后葬于沂水城北小沂河北岸的牛岭埠,原墓地有赵雍的墓碑,此碑在“文革”中被毁坏并消逝。沂水松雪堂赵氏鼻祖赵雍落籍山东沂水的时间,应是在元至正十六年,即公元1356年。

赵雍的次子赵麟在明初洪武元年做过莒州知州,洪武五年死于沂水柏家坪,他的灵榇被送回原籍湖州埋葬。查民国时闻论理学者庄陔兰主编的《重修莒志》卷七“职官表”载:赵麟,莒州知州,洪武元年任,有传。又查《重修莒志》卷五十七载:“赵麟,开封人,进士,洪武元年以御史出知州事。文学渊闳,敏才清操,遇事不苟。值元末兵燹之后,官廨学宫,一切毁废,麟次序递次营建,规模略备,气象更新,而民间不知有力役之扰,故州人尤颂之。”那个小列传述了赵麟出任莒州的时间,以及他在知州任上的功绩,确是造福公众的好官。至于赵麟的籍贯莒志记为“开封人”,那个说法也有事理。任道斌著《赵孟頫系年》“传略”里说:赵孟頫“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为宋太祖十世孙,因四世祖受赐湖州,遂为吴兴人。”开封是赵氏“受赐湖州”之前的本籍。

赵雍 人马图

赵麟共有四个儿子,别离是顺仁、顺云、昶、顺敏。此中第三子赵昶,成年后遵母命将其父赵麟的灵榇送回湖州德清县埋葬,并留在了湖州原籍生活,所以沂水族谱上就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其余三个儿子都留在了沂水县生息繁衍。于是,赵孟頫的次子赵雍成了沂水赵氏的鼻祖。

沂水县的那一部“赵氏家谱”,不只证明赵孟頫的儿子赵雍落籍山东沂水县,推翻了世人揣测为赵雍晚年漂泊江淮一带的说法,还明白地笔录了赵雍、赵麟父子的生卒之年。数百年来,赵孟頫的婚姻情况、赵雍、赵麟父子的生卒年份等等许多细节,不断都是学界的未解之谜,争议很大。固然《元史》《明太祖实录》《书史会要》《画史会要》等典籍都对赵雍、赵麟父子的事迹和艺术成就有所记载,翻开“百度”搜刮,更会获得大量的有关信息,但是,以上所列册本对赵雍、赵麟父子的生卒年份那些重要信息没有记载,郭味蕖先生所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虽有记载但不准确,以致后世研究者们,只能从赵氏父子的画做题跋诗句长进行揣度。例如,对赵麟的生年是根据《三世人马图》卷上所题“至正己亥”(1359年),推算赵麟生年不晚于1320年。而关于赵麟的卒年也是根据倪瓒在赵麟画做上“文敏公孙清且贤,……”的那首题诗来揣度:倪瓒卒于1374年,而此诗做于赵麟身后,故而得出赵麟卒年最晚在1374年的揣度。几百年来推来测往,固然误差不是很大,但事实不是准确的。

而那一切的谜底,尽在沂水“松雪堂”《赵氏族谱》之中。

上面所引沂水赵氏世系材料中,只晓得二世赵麟的生年是“元至大四年”,即公元1311年;卒年是“明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一世鼻祖赵雍的生卒年份在别处有笔录。

在《赵氏族谱》首卷“世系源流”载:“一世祖:讳雍,字仲穆,至元二十七年庚寅生,仕元官至翰林待造。元政日衰,颇失看,南返路子临淄矮槐树庄。时值元明鼎革,全国大乱,吾鼻祖避赤军,隐居东莞邑北柏家坪。至正二十五年乙巳逝,葬刘伶埠,赵家祖林有墓碑。配刘氏,继配宗氏,生三子:宜凤;宜麟;宜言。一女淑瑞,适钱塘崔复。”

赵麟 人马图

以上对赵雍的两处记述里有两个地名前后纷歧致,一是“东莞”与前文的“沂水”,二是“刘伶埠”与前文的“牛岭埠”。沂水县在隋代前喊东莞县,用“东莞”是旧称。牛岭埠也喊“刘伶埠”,传说晋代“竹林八贤”之一的刘伶醒身后埋在那里故名,后来音变成牛岭埠。

族谱中明白记载赵雍的生年是“至元二十七年”,即公元1290年;卒年是“至正二十五年”,即公元1365年。而如今学界对赵雍生卒年的普及说法是:生于1289年,卒于1369年。误差别离是一年和四年。

族谱也称家谱或宗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某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家族中重要人物的册本,它以姓氏来历、鼻祖源流、收派迁移、世系繁衍等为根本内容。族谱与国史和方志并称为三大史学收柱,是重要的汗青文化材料。国史因面广事繁,记事不成能全面详尽,关于人物一般只笔录其次要事迹功过,而族谱则填补了国史和方志的不敷,出格是关于人物的生卒之年肯定有详尽记载。沂水的那部赵氏族谱清晰地笔录了赵雍元季避乱之地,以及赵雍和赵麟的生卒之年,那恰好是所有史籍语焉不详或者不着一字的处所。惟其如斯,沂水的那本《赵氏族谱》关于研究赵雍、赵麟父子的生平,才显得尤为贵重。

也许有人会说:沂水《赵氏族谱》的记载可信吗?完全可信!因为那部族谱产生的时间很早,以上的记载都是“明代崇祯九年”重修时的笔录。为了进一步证明那部族谱的可信性,从赵雍之孙赵昶在本籍湖州德清的“墓志铭”,以佐实伪。

叔通斋处士赵公墓志铭:维永乐十五年丁酉冬十月二十二日,处士天水赵公以疾末于正寝,春秋五十有四。以己亥十二月二十二日葬于德清东衡山之原,附于祖茔之域,从治命也。呜唤,公之曾大父孟頫,故元翰林学士承旨,赠荣禄医生,江浙等处中书省平章政事,进魏国公,谥文敏。妣管氏,赠魏国夫人。大父雍故元奉议医生,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妣刘氏,封回安县君。父麟,故元太学生,会试第二名,承事郎,江浙中书省检校官。末世丧乱,往职闲居东安闾中。大明混一区寓,召全国贤良若干赴京师,上问:朕何以得全国,元何以失全国?寡皆惊诧。麟声色曰:一主得全国,一主失全国,从古然也。上善其对,擢省台御史。旋出为莒州知州。殁于仕途莒州沂邑北柏家坪。公奉母命护柩还葬德清先垅之下。妣苏氏,生公以致正甲辰蒲月二十三日。呜唤,公讳昶,字叔通,姓赵氏。其先八世祖秀安僖王子偁,盖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赐第湖州,子孙遂世居焉。……

墓志铭的仆人赵昶,他的曾祖父是赵孟頫、祖父是赵雍、父亲是赵麟,阐明此赵昶非其他之赵昶也,确是赵麟之子、赵雍之孙无疑。墓志中呈现了两处地名。一处是“末世丧乱,往职闲居东安闾中”句中的“东安”。东何在汗青上曾做为郡名、县名呈现在齐鲁大地上,不是如今湖南省永州市辖的东安县。隋初改东莞县为东安县,旋即又改东安县为沂水县,不久又在盖县故城置东安县,其治所在今沂源县盖冶村。那里所说的“东安”应是指东安郡,如世人说赵孟頫本籍湖州,而不说德清。“居东安闾中”便是居沂水县的柏家坪村。第二处是,赵昶之父赵麟“殁于仕途莒州沂邑柏家坪”一句。那一句更明白地说出了赵麟的往世地点是在莒州所辖沂水县柏家坪,那个地址和沂水《赵氏族谱》中关于鼻祖赵用(雍)避乱迁居的地址完全一致。湖州与沂水远隔千里之远,沂水的赵氏族谱所述与湖州赵昶的墓志铭刻载,两相佐证,所记均为实在可信。

赵昶出生、生长于山东沂水,在他成人后奉母命护送父亲赵麟的灵榇回湖州德清后,就生活在湖州了,身后葬在了湖州德清县东衡山之原,那也是沂水族谱里赵麟的儿子中没有呈现他名字的原因。那篇赵昶的“墓志铭”在上世纪“农业学大寨”期间,毁墓造田,墓志被挖出破裂时,文字被赵昶的后人抄录下来,被“湖州赵氏研究会”保留至今。

赵孟頫之子赵雍在元末骚动年代落籍沂水县后,不断到九世都栖身在城北的柏家坪村。明嘉靖三十年,赵雍后嗣先后迁到城南岜山前建村栖身。因赵家很快繁衍成大族,而且富有,盖起了楼房,建起了围子,所以就有了后来东赵家楼、西赵家楼、赵家城子等一个个以赵姓定名的村庄。再后来,跟着赵氏生齿繁衍昌隆,逐步迁到沂水县表里各地生活开展。如今赵雍的后嗣已经遍及沂水县境内80多个村庄,在莒县、沂南、蒙阴县内还有40多个村庄保存着赵雍的后嗣,赵雍落籍定居沂水县至今600余年,其后嗣生齿已多达5万之寡。

来源:沂水党史党志

0
回帖

宋皇室后嗣、闻名书画家赵孟頫子孙落籍沂水600年?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