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文选 | 弘一法师诗词鉴赏(十一)

2个月前 (11-22 04:40)阅读1回复0
披着凉皮的糖
披着凉皮的糖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10699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1399
  • 回复0
楼主

弘一法师诗词鉴赏(十一)

日夕登轮

李叔同

慨叹沧桑变,天边极目时。

晚帆轻似箭,夕照大如箕。

风倦旗帜走,野平车马驰。

河山悲故国,不由泪双垂。

(1901年4月做于自津返沪途中)

【布景】

李叔同留津两月,目击所到之处皆是战乱气象,后来又传闻赴河南道路凶恶,于是舍弃河南省兄之行,遂于4月底一天的一个薄暮,于大沽口再次登船返沪。“二月(阴历)杪,整拆南下。第一夜宿塘沽旅店,长夜漫漫,孤灯如豆。……次日,日夕登轮诗云……”(《辛丑北征泪墨》)登轮之时,想起故国河山,山光殊非,李叔同悲忿交集,热泪盈眶,乃赋五律 《日夕登轮》一首,以抒发心中的百般慨叹。

【鉴赏】

那首诗写李叔同在分开天津时的心理感触感染,可谓李诗中之上上品。在首联中,面临世间的“沧桑变”,做者唯有“慨叹”,剩下的能做些什么呢?此时只能站在汽船的船面上极目远眺,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无法,发思古之幽思,叹世事之无常,羡仙人之逍远。

那么在“极目”之时,做者又看到了什么呢?在诗的颔联中,做者写道:“晚帆轻似箭,夕照大如箕”——有在江海中轻快前行的晚帆,更有西天中摇摇欲坠的那大如箕的一轮夕照。此二句寥寥十字,将薄暮时分的江景尽收眼底,前句为动景,后句为静景,此二句动静连系,写得极其雄浑大气,给人以辽阔壮丽的空间感,堪称全诗诗眼!看到那两句诗,忍不住使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以及王维的“大漠孤烟曲,长河夕照圆”等诗句。然而李叔同的那首诗却显得更为漠然,面前晚帆似箭,夕照如箕,做者并没有将本身过多的心绪叠加到面前的风光之上,愈加显得不着陈迹。

在颈联中,做者陆续写面前之景,“风倦旗帜走,野平车马驰”,客轮之上的旗帜被凉风吹得飒飒做响,而江边的田野之上,则是车马驰骋,熙熙攘攘,无限无尽。此时风已吹得很久,似乎连风都起头“倦”了;而地上的人马熙攘却是乐此不疲。一个“倦”,一个“平”,道出了世间几风花雪月与离合悲欢。那此中的滋味,“如人饮水,冷热自知”!

看到面前的一切,再联想到本身津门之行的失看与落寞,做者不由悲从中来:“河山悲故国,不由泪双垂”。在尾联中,做者笔锋一转,点出了此诗的主题:故国曾经是多么的壮美如画,可是却要遭受陈旧迂腐的清政府以及西方列强的虐政与凌辱,让情面何以堪?看着面前的夕照之美,心中的哀思天然油然升起。然而本身乃一介平民,除了垂泪之外,又能做些什么呢?

在本诗中,晚帆、夕照、倦风、田野,组合了一幅壮美悲惨的意象。通过那些意象,我们能够深切地感触感染到李叔统一颗忧国忧国的拳拳赤子之心,读罢让人不由唏嘘不已!

【正文】

日夕:当天薄暮时分。

沧桑变:白云苍狗之变,指大海酿成了种桑树的田地,而桑地又酿成了大海,喻指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晋葛洪《仙人传·王远》:“麻姑自说云:‘招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唐储光羲《献八舅东回》诗:“独往不成群,沧海成桑田。”

箕(jī):簸箕,用竹篾或柳条造成圆形的用具,一般用做往秕或往糠。

来源: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0
回帖

法师文选 | 弘一法师诗词鉴赏(十一)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