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鸿网校每日一面|小学语文《十五夜看月》教学设想

2个月前 (11-22 05:56)阅读1回复0
kanwenda
kan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186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3737
  • 回复0
楼主

教案设想

本文是一篇有关秋思的诗歌,诗人王建通过间接抒情的抒情体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十五之夜的“看”引出对景物的描写,既用语言描摹了情况,又抒发了心里的思路。下面为各人供给了较为详尽的教学设想,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熟悉并会写生字词,理解诗文含义,可以准确、顺畅、有豪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诗人王建的生平履历。

2.通过协做探究、以读促悟的过程,学生可以理解间接抒情那一抒情体例,进修并掌握拟人修辞手法在诗文中的运用。

3.体味意境的描摹,感触感染诗人王建的秋思怀人之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间接抒情那一抒情体例,进修并掌握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感触感染诗人王建的秋思怀人之感。

三、教学办法

讨论法;朗读感悟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进新课

教师通过温故知新法停止导进:李白《静夜思》。对话同窗:同窗们,我们曾经学过李白的《静夜思》,那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夜晚看月,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今天我们再来走进一个被皎皎月光覆盖的世界,走进诗人王建的心里。(板书:十五夜看月)

(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感情基调

1.学生根据预习,自读课文,教师讲解字词含义(十五夜:夏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中庭:即庭中,天井中;地白:月光照在天井地上的样子;鸦:鸦雀;冷露:秋天的露珠;尽:都;秋思:秋天的情思,那里指怀人的思路;落:在,到。)师生配合翻译本诗。

2.学生高声读诗文,重视朗读的快慢、停顿、腔调、轻重音等朗读问题。

3.读诗文同时根究,诗中风光是通过哪个字描画出来的?

明白:诗人在中秋节的夜晚看月,由“看”字引出对夜晚风光的描写。

(三)品析语句,协做交换。

1.学生默读诗文,根究:诗人一“看”都“看”到了什么?

明白:诗人先是看到天井中空中雪白的样子,通过“地白”二字能够看出月光的通明、如水、清凉,描画了一幅十分静谧、温和的画面。(板书:地白)

2.除了雪白如水的月亮,诗人还看到了什么?

明白:诗人还看到了鸦雀栖息在树枝上。如许的气象既是看到的,更像是诗人听到的,运用简洁、大白的语言停止描写,可以让读者全面感知到诗人所处的情况。(板书:树栖鸦)

3.学生齐声读,根究:从“冷露无声湿木樨”中能够看到什么气象?

明白:在夜深露重之时,诗人看到了潮湿的木樨,通过“湿木樨”的描写,能够看出露珠停在木樨中已经很久,同时也阐了然露珠的轻盈之态,从而描画了如许一个美妙的意境。(板书:湿木樨)

4.小组讨论,探究:“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换成“到”好欠好,为什么?

明白:“落”有“到、在”的意思,用“落”字更能表示出秋思的动态感,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秋思”拟人化,化无形为有形,使表述愈加别致生动。(板书:秋思)

5.学生配乐朗读,根究:诗人看月,看到了如水的月光,看到了无声的冷露,看到了超脱的木樨,从那一“看”字,你读出了什么感情呢?诗人又是通过什么体例来抒情的?

明白:从景物的描写、意境的描摹,能够读出诗人运用间接抒情的抒情体例,表达了本身委婉的秋思,思念亲人的孤寂之情。(板书:间接抒情)

(四)拓展延伸,小结功课

1.运用多媒体闪现王建的《雨过山村》,引导学生根究:本诗描写了什么风光?

明白:那首诗描写雨、鸡喊、绿竹、小溪、板桥、栀子花等风光,描摹了一个山村生活的气象。

2.师生配合总结,通过本诗的进修,感触感染到了诗人王建通过描摹在中秋节的月夜“看”到的风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画气象,运用间接抒情的抒情体例表达做者的秋思之情。

3.背诵本诗;课下搜集描写中秋节的诗词还有什么,抉择本身喜好的誊写下来,下节课配合分享。

五、板书设想

0
回帖

思鸿网校每日一面|小学语文《十五夜看月》教学设想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