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教同源或三教合一可以吗?为什么?

2个月前 (10-26 05:10)阅读2回复0
披着凉皮的糖
披着凉皮的糖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9466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8933
  • 回复0
楼主

  答复此问题需领会哲学用语本体界和现象界。另我所说皆为义理之谈。

起首须知上述三家都虽不废现象界,但都不在现象界安身,重心都在本体界。

下面谈儒释道的区别:

儒家由道德(便是非)的进路来领会本体界,所谓心只是长短,只长短就尽了心,那里心是形而上的。

  但儒家次要有两路:

1,心为气,性为理。即墨子,王夫之一路,心和性是主客关系,人只能在心上用工,因为心性纷歧,心和性永不克不及为一,所以招致了此系把孔子抬高为圣人(虽未明说),而其它人只能为贤人。如墨子对孔子每事问的解释是孔子会而而有意问,以示谦善,此即表白孔子无不知,无不克不及,而人谁能无不知乎?

2,心性为一,皆为体,为形而上。

  即陆王一系。此为儒学正宗,认为人人皆可为圣贤,平常所谓满街圣人即出此。儒家只此两系。

释家由缘生的进路来领会本体界,认为物无自性,空即色,色即空。(留意此处空非空气或一无所有,此为顽空)空为空所执之意。佛家大都认为人人有佛性,以至无情有性,只要唯识宗除外,一分无性即出此宗。

道家由无为,无用的进路来领会本体界,认为人本元气而生,自有实性,只要不被打扰,亭之毒之,皆可为实人,即便被后天所打扰,颠末修炼,复性报朴,亦可为实人。

此为儒释道耶义理区别之大较,至于天堂,天堂等问题,乃便利秘诀,如领会义理,自莫逆于心,不多谈。

本体界和现象界非此即彼,儒释道皆需超越现象界才气实现,故所谓良知,佛性,玄智皆在本体界,本体界无二无别,所以其所指皆为统一本体。所以称三教同源可,源者,即统一本体也。其实只要超越现象界才可实现者,皆可称为同源。所以又有百教同源一词。

又因为儒释道之进路差别,关于本体的理解与体味差别,以至互相抵触,所以三教合一即不成。

  此只是矮子不雅场之异想天开罢了。

原创做品,欢送阅读!

  有关三教合一的可行性问题确实是一个好话题,并且也是一个可做得更深切一些的好课题。汗青上确实不乏三教同源之论,与三教合一之实,但三教间又确实有某种不成泯灭及无法苟同的底子不同,所以若论对上述问题的小我概念,区区则认为三教合一可自差别层面上说“可”与“不成”,似没必要倡某种极端之论。

先来说“不成”。区区认为,若自哲学思虑、究极实理角度言,三教“不成言合”。儒者入世,道者避世,佛者出生避世,人生取向已然差别。而有此区别,亦确是因各家对宇宙、对人生的观点有差别。如三家皆言生灭,但佛家则重灭,而儒家、道家则重生。进一步,在儒道之间,儒家以本体为我有,故积极入世以济生,而道家则只往天然论本体,如荀子批庄子的“蔽于天而不知人”,故消极避世以摄生。

所以从那一角度看,我们就不成轻忽汗青上的三教争议,尤其儒道之争,与儒佛之争。西汉由窦太后向武帝之间的文化政策过渡,就可看做是儒道之争的例子。儒佛之争尤烈,略览《弘明集》、《广弘明集》即可窥其一斑。同样,先后呈现的“三武一宗”灭佛事务,此中大多也属儒佛之争的成果,且其底子原因亦正在于各宗各派所持哲学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判然不同。

  那些都是明示着三教之异与不成合的汗青证据。

再来说“可”。“三教同源”虽显见牵强,不敷深论,而若为了维护国度同一、民族连合,建立多元文化,制止思惟单一,则“三教合一”却也不失为一项可取的文化政策。在此意义上,三教“无妨言合”,或者“可言合”。

  所以固然儒、道做为本土哲学、教派源远流长,而释教的传入却也由来以久,似早已成了中华民族整个文化生命的一个构成部门,从而汗青上也不乏三教同源之论,与三教合一之实。如汉末魏晋释教的传入曾借老庄之言以论理,由此有“格义释教”之说,东晋南北朝时,葛洪、陆修静之流曾借助释教的部门款式甚至义理,以确立道教的科仪和经藏,以及明代高僧依佛经诠儒理,倡佛法亦同样重视仁义礼智之论,那些都是无可讳认的事实,并且也可说都是明示着三教在汗青上确有某种合流趋向的证据。

进一步,若追本溯源,三教自是差别。若同,又何有“三教”之说?又何必言“合”?然而,也因为其有差别处,所以汗青上三教不只是在文化政策上有某种“合一”或者“合流”现象,并且在更深一层的哲学思惟上,也有一些彼此会通的处所与功效。

会通必以某种共通性为根底。

  三教间的共通性,举其大者,莫过于其皆对宇宙实体有所说,并且其宇宙论亦皆最末办事于本身人生论的建构。那大要是以那三教为重要代表的东方哲学或者东方文化所共有的一个最凸起特点。区区常自寻思,汗青上的“三教同源”而又可彼此弥补之论,其根柢应当就在那里。

  那种论调从南北朝起头就已有学者倡导,如出名的北朝《颜氏家训》就持此概念。他们大致认为儒能够治国,道能够治身,而佛则能够治心。尔后有谓佛学为“内家学”,或者“内学”,而视儒学为“外学”的比附,在很大水平上就是由那种比力而来。无论若何,从中我们显然可看出,在那类学者看来,三教之学至少都是与人生亲近相关的,并且也恰是在那一配合基点上,各家可各擅所长,互为补足。

同样,自明末以来,以致今日,不断就有宋学,尤其是此中的心学,能否曾受释教影响的争议。如早先的程墨后学说王门门生溺禅,而今天的牟宗三则认为自义理上说只要一个释教,即印度释教,并没有“中国释教”,而且宋学亦未禅化或佛化。佛对儒事实有否影响,我们且不深论,但其之似有若无,无疑正次要是因上所说的三教间存在的共通性。

当然,依区区看,佛儒之间曾有彼此影响是必定的,如隋唐佛学论佛性,明佛性心性不贰,即心即佛,从而刺激了宋明儒心性义理之学的开展。但是在究极理地上,或者说在究极见地上,佛对儒则没必要有很大的影响,至少不会出格。若出格,则儒亦为出生避世矣!宁有斯乎?

此外,趁便说一点,我们似亦不成轻忽汗青上虽不乏由王朝政治倡导下的三教合一之议、之行,但此中是有主次的,并且揭明人道本善、劝勉忠孝仁义的儒教大致不断是占支流和主导地位的。

最初,还有一点也须留意,即固然我们确实不难从汗青上的儒教中找到某种宗教因素,但凡是所说的“儒教”之教,则无疑仍起首是指“教化”之教,而非“宗教”之教,并以此区别于佛、道二教。毋庸赘述,后二者之教更多地是意指“宗教”之教。此种分际,现实恰是三教在汗青文化中能扬长避短、持久共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易言之,佛、道二教固然比拟于儒教,在哲学上有未是,有未足深究处,但在文化上则不失可取处,因其超越了常人的理解限度,而更有宗教崇奉的向度。千百年来,佛道二教的开展显然与下层公众的崇奉撑持分不开。

所以区区认为“三教同源”说虽不敷深论,但“三教合一”论若自普泛的文化开展意义言无妨言可,而若自哲学上追根究底言则又不成,因其彼此间固是有不成泯灭之不同在。

  其理由略见如上。

  说实话那个问题很大 没人敢答复啊 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认识

只能就我本身的理解范畴说说

起首说儒家 其实起头并没有百家之说 只是汉代时为了研究而划分出来的 其实百家都是从上古所说的 道 (非道家) 分出来的一种思惟 独树一帜 那从各类典籍能够看出 儒家也是如斯 儒家是重视社会伦理 道家是重视小我涵养 其他如法家 墨家也多是如斯之事所倡导的办法手段纷歧样 而法无定法 所以在必然范畴都有其适用的价值 就像现代社会 没有一科学问能够包含一切 都是有针对的 因而能够说在上古时 儒道是同源的也就是说 后世在把他们并为一家也有可能的

那从后来儒家的开展能够看出 如墨熹 王阳明 等借鉴道家 佛家思惟开展儒家能够看出 儒家由孔子时代的 不语怪力乱神 起头探究宇宙的奥妙等形而上的问题就是儒家与道家连系的很好证明 (次要是墨熹)

然后是道家 那几乎是中国版本的释教 从道教的开展能够看出道教的开展建立良多是借鉴了释教的 然后融入中国本土的道家思惟 阴阳 五行等等

佛家也是如斯 为了在中国能够保存一定要融入中国文化

在道家和佛家 都有一个绝对实理 都认可是用语言无法描述 恍恍惚惚 等等 若是认实深切的研究会发现那两家对绝对实理的解释有着惊人的一致 只是研究的体例差别 儒家的中庸思惟与道家 佛家的一些思惟也很类似

所以能够说 仅在思惟条理说 那三家是有良多相通的 至于能否融为一家 还有良多的因素前提 看我们那些后人的才能了

即便有那个可能性也并必然就能实现。

   三教同源和三教合一是两件差别而有联系关系的工作。三教同源,是持三教合一论调的学者的一种构造,以此来撑持本身概念的合法性,但从汗青上讲那必定不是实的,儒道还可勉强说都是源自中国前三代的原始宗教,释教则是源自古代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三者无起源上的统一性。

从义理上讲,三教教义不同非常之大,必然要从中归纳出三者配合的工具,来做为配合的起源,并进而论证为三者的精华的话,那将是一件很没有意义的工作,因为起首扼杀了各自文化的个性;其次,能归纳出来的“稀薄”共性,将不单单是三教的特征,也是一切人类文明的配合特征,如许那个命题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为什么不说四教合一、五教合一甚至更多合一、世界合一呢?最初,能归纳出来的工具(如慈善、仁爱、寡生公允、对天/道/佛等超越性范导力量的敬重和遵从)过于泛泛,都是普世的价值不假,但实要把此类价值贯彻到现实人生中则需要更深切的解析和更详细的秘诀,而对那些工具每一种文化或宗教系统都供给了各自差别、独具特色的教诲和资本,那是笼统的共性归纳综合所无法触及的范畴。

所以,我始末认为,三教同源是个事实上的伪命题,三教合一则是个依靠了美妙希望但既不具有可操做性也不具有本色意义的设想。

0
回帖

儒释道三教同源或三教合一可以吗?为什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