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唐代的三教兼容思?

2个月前 (10-26 05:11)阅读3回复0
找个小木屋
找个小木屋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0
  • 经验值939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8786
  • 回复0
楼主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持久汗青的开展过程中,不只产生了浩瀚的本土学派,也不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那些差别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抵触中彼此吸收和交融,此中有的丰硕了、开展了、强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革新了、消逝了。大约从东晋起头至隋唐期间,中国文化逐步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号,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根本格局。

  中国文化的那一根本格局,不断延续到了19世纪末,甚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摆布。所以,能够如许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但是因为儒家持久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正统那一事实,一部门学者常常只强调以儒家做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而轻忽或不放在眼里佛道二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庞大感化。

  那种概念,过火侧重于中国文化中的政治轨制和宗法伦理层面,并把其他层面的文化现象也都纳入到政治和伦理的框架中去考察和理解。那就把丰硕多彩、生机勃勃的中国文化描画得单一萎燥、暮气沉沉的容貌了,显然是不敷全面的。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文化,撇开佛道二家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款式和丰硕内容的,更是无法全面深入掌握中国文化的实正精神的。

    道家思惟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天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惟的核心是有为,强调造名(礼)教、标准人道。那两品种型思惟的差别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汗青上彼此弥补、彼此吸收以构成中国文化的根本格局、中国民族的次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同时必需申明的是,儒、道两家的核心思惟也不是绝对不成调和或彼此融摄的。  道家的无为思惟并非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到达更好的有为,甚至于无不为。  同样,儒家的有为思惟也不是截然排挤无为的。儒家次要典范《论语》,也记载有孔子称颂天道天然无为的言论,如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同时,他也赞扬效法天道无为的尧与舜,如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胜利也。焕乎,其有文章。”(《泰伯》)又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罢了矣!”(《卫灵公》)儒家关于天然界的法例也是极为尊重的,强调人类在消费活动中必然要按天然界的法例去动作。  力求把儒、道两家思惟融通为一,并且获得相当胜利的,是魏晋时代的形而上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现实性和理论性性格的文化,中国传统哲学所议论的理论问题,次要是那些与现实现实生活亲近相关的理论原则。即便象被人们称之为“清谈”、“玄远”的形而上学,也不破例。人们所熟知的,形而上学议论的有无、本末、一多、动静等笼统理论问题,其实无一不与处理名教与天然的关系那一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有关。

    所谓名教与天然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社会标准与人的天性的关系问题。寡所周知,任何一小我都是生活在必然的社会经济、政治、人际等关系之中的,要遭到社会职业、地位、法令、道德等的造约。所以,人都是社会的人。但同时,每一小我又都是有其各自的性格、独立的精神世界和意志逃求的,所以人又都是个别的人。

  人的那种两重性,构成了现实生活中社会和小我之间冗杂的矛盾关系。切磋小我与社会的矛盾关系,是中外古今思惟家、哲学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则尤为存眷,可说是它的一个中心议题,有着极为丰硕的理论。我们在上面提到过,儒家强调造名(礼)教以标准人道,道家则主张顺天然而因物性。

  所以,名教与天然别离是儒、道两家的理论主题和争议焦点之所在。  儒家认为,社会的人重于个别的人,小我从命社会是不移至理的事,因而着重强调小我关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所谓名教者,便是用伦理标准和法令轨制规定每一小我在社会上的名分地位,以及与其名分地位响应的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然后,以此去要乞降查验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行为,进而到达协调人际关系,安靖社会次序的目标。  道家,尤其是庄子学派,认为个别的人高于社会的人。他们主张顺天然而因物性,也就是说应当由着小我的天然天性自在开展,而不该当以社会礼制等种种标准去干涉和束缚小我的行为。

  老子把社会礼制轨制和标准的呈现,归结为人类天然天性的不竭自我丧失。那里包罗了一种原始素朴的“异化”思惟。道家的天然理论,在重视小我性格和意志方面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他过火强调小我意志与社会标准之间的矛盾对立,想把小我从社会中离开出来,则又显然走向了另一个全面。

    形而上学在理论上的使命,就是若何把名教与天然之间的矛盾协调地同一起来。儒家名教理论沿习至汉末,已流弊丛生。它不只做为统治者压迫、箝造人民的手段,使人们的个性、意志遭到摧残,并且还成为某些诈伪狡黠之徒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东西,使社会风气遭到极大的侵蚀。

  形而上学承汉末名教之弊而起,所以起首都必定人的天然天性的底子性和合理性,赞扬和倡导道家的天然理论。而同时则勤奋调和天然天性与名教标准之间的矛盾,使之协调同一起来。形而上学内部存在着各类差别的门户,但他们理论上有一配合之点,即都主张以天然为本,名教为末(用),强调以本统末,以用显本,本不离末,用不异本。

    以交融儒、道两家思惟为根本特征的形而上学理论,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根本性格与精神的构成,有着重要的、决定性的感化。  释教是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当其传来之初,人们对它领会甚浅,把它看成与其时人们所熟悉的黄老之学、仙人方术相类似的学说。

  汉末、三国期间,佛经已渐有翻译,迨至东晋期间,则起头了大规模佛经传译的工做。东晋南北朝以来,跟着释教影响的扩大,跟着本土着土偶士对释教教义的深切领会,释教那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不同和矛盾就表露出来了。接着,两者之间的抵触,也就不成制止地发作了。

  因为其时中国本土文化以儒、道为代表的格局已经构成,所以释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抵触,也就表示为佛、道与佛、儒之间的矛盾抵触。  那里所说的佛、道抵触中的道,已不但是指先秦的老庄、汉代的黄老等道家,它同时也包罗了东汉末产生的道教,并且从形式上来看,更多地是与道教的矛盾抵触。

  释教与道教的矛盾抵触,固然也有因教义上的差别而引起的斗争,但道教主张长生久视、肉体成仙,而释教则鼓吹诸行无常、涅盘寂灭,如许两种底子相反的解脱不雅,天然是会发作抵触的。但佛道两教之间的抵触,更多的却是发作在争夺社会地位上。  释教与儒家的抵触,最间接的是释教的出生避世主义、落发轨制明显有违于儒家倡导的伦理纲常等礼教。

  所以两家斗争的焦点,也就次要集中在释教的出生避世落发能否违犯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道。在那一斗争中,对峙儒家立场者,剧烈报复释教的落发轨制教人剃须发、不娶妻、不敬养父母等,完全违犯了孝道;而出生避世主义则不睬民生、不事王事、不敬王者等,又完全违犯了忠道。

  因而极贬释教为夷教胡俗,不合国情,必欲覆灭之然后快。  从理论方面讲,其时释教与儒道的斗争次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等问题上。成佛是释教徒的更高抱负,对此问题,其时的中国释教徒提出了一种“神明成佛”的理论。释教讲因果报应,出格是讲三世报应,那也是与中国传统不雅念纷歧致的。

  释教的业报,强调自已种下的因,本身接受其果报。有的现世受报,有的下世受报,有的则颠末二生三生,甚至百生千生,然后才受报。而在中国传统不雅念中,则流行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卦文言”)的教训。即祖先积善或积不善,由子孙去接受福或祸,而次要不是本人去接受。

  所以,晋宋齐梁期间围绕神灭、神不灭和因果报应等问题曾展开了一场剧烈的斗争。  在释教与儒、道发作矛盾抵触的同时,更值得留意的是释教与儒、道之间的彼此渗入和交融。那里,我们起首从释教方面来看一下那种渗入和交融。释教传入之初,为使中国人理解那一外来宗教的思惟,借用了大量的儒、道所用的传统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释教的一些名词、概念。

  那种名词、概念的借用,也就给一般人带来了很多的曲解。而那种曲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惟渗入了释教之中。  若是说,那种初期的融入尚是不自觉的话,那末后来释教为了在中国扎下根来,则停止了自觉的、主动的交融。起首在译事方面,释教学者总结了“格义”法的缺陷,以及在翻译中过火讲求文辞,而忽略其思惟意义等问题,主动积极地吸收和倡导形而上学“满意忘象(言)”的办法,以体会佛典所传达的底子目标和思惟精神。

    在中国儒、道、玄思惟的影响下,原印度释教的许多特征发作了严重的变革。诸如,印度释教杂多而烦琐的名相阐发,逐步为简约和忘言满意的传统思维体例所代替;印度释教强调苦行累修的解脱办法,则改变为以智解顿悟为主的解脱办法;印度释教的出生避世精神,更多地为世出生避世不贰,甚至积极的入世精神所代替,等等。

  而在理论上则更是普遍地吸收了儒家的心性、中庸,道家的天然无为,以至阴阳五行等各类思惟学说。恰是颠末那些浩瀚的变革,至隋唐期间,释教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整,获得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协调,构成了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释教宗派,如:露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等。

  释教毕竟在中国扎下了根,开出了花,结出了果。  因为汉末道教的创建和开展,尔后道家的问题变得冗杂起来了。道教是在杂糅原始宗教、仙人方术、民间崇奉等根底上,附会以道家老子思惟为理论依托而成立起来的。后来又遭到释教的影响,仿效释教的戒律仪轨、典范组织等,使本身不竭地完美起来。

  道教尊奉老子为其教主,以老、庄、文、列诸子的著做做为最底子的典范,如尊《老子》为《道德实经》,尊《庄子》为《南华实经》,尊《文子》为《通玄实经》,尊《列子》为《冲虚至德实经》等。所以,就那方面来讲,道教与道家是密不成分的,因而在人们日常平凡所称的儒、释、道中的道,一般都是含混的,其实不严酷限制它是专指道家仍是道教。

    儒家思惟理论在释教的冲击和影响下,也有很大的变革和开展。如上面所提到的,东晋以后释教思惟就深切到了社会生活各个范畴,尤其是宋元以后的常识分子无一不收支于佛老,那些都还只是现象上的描画。其实,释教对儒家最次要的影响是在于它促使儒家对开展和成立形上理论的深切切磋。

  与释教比拟,原始儒家在理论上更留意于理论原则的切磋与确立,此中虽也有一些形上学的命题,但并没有着意去加以阐扬。所以在形上理论方面,原始儒家以至还不如道家。释教传入后,它那丰硕深邃的形上理论,给儒家以极大的冲击和刺激,一度还吸引了多量的优良常识分子深切佛门,去探其奥妙。

  并且,确实也由此而涌现出一批积极切磋形上理论的儒家学者。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或称“三教”),在彼此的抵触中彼此吸收和交融;在连结各自的根本立场和特量的同时,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家的开展汗青,充实表现了中国文化的交融精神。颠末一千多年的开展,到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文化不断延续着儒、释、道三家共存并进的格局。

  历代统治者推行的文化政策,绝大大都期间也都强调三教并用。南宋孝宗皇帝赵昚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转引自刘谧著《三教平心论》卷上)那是很具代表性的一种概念。所以,当人们随口而说:中国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时候,请万万不要忘了还有佛、道二家的文化,在国人的精神生活中阐扬着庞大的感化。

  我们说,中华人文精神是在儒、释、道三教的配合培育下构成的,那话绝无夸大之意。

0
回帖

如何理解唐代的三教兼容思?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