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臣历朝历代都有,为何只要清朝,还编了个并世无双的《贰臣传》

1个月前 (11-22 10:27)阅读1回复0
东乐
东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10373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0747
  • 回复0
楼主

01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乾隆诏令国史馆修编提出编辑《贰臣传》。

《贰臣传》分甲乙两编,附录于《清史传记》卷78、79两卷中,共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

其实《贰臣传》全名是《明季贰臣传》,下旨时乾隆帝就已经开门见山地点名了工做目标:把固然对“我大清”有赫赫勋绩但原为前朝臣子的洪承畴、祖大寿、冯铨等一批人打进另册。而如许做的原因是“崇奖忠贞”,“风励臣节”。

圣旨之中如许表述道:“因思我朝创始之初,明末诸臣看风回附。如洪承畴以经略表师,俘擒投顺;祖大寿以镇将惧祸,带城来投。及定鼎时,若冯铨、王铎、宋权、金之俊、党崇雅等,在明俱曾跻显铁,进本朝仍忝为阁臣。至若天戈所指,解甲乞降,如左梦庚、田雄等,不计其数。盖创始大一统之规模,自不能不加之录用,以靖人心,以明顺逆。

上图_ 《贰臣传》

今过后凭情而论,若而人者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克不及为其主临危授命,辄复畏死幸生,忝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即或稍有片长足录,其瑕疵自不克不及掩。若既降复叛之李建泰、金声桓,及降附后潜肆诽谤之钱谦益辈,尤反侧佥邪,更不是比于人类矣。

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克不及念其建有功勋,谅于生前;亦不克不及因其另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曲书,使不克不及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克不及改者……此实乃朕大中至正之心,为万世臣子植纲常!”

上图_ 乾隆皇帝

02

刚成书时《贰臣传》并未分甲乙两编,进册的降附人等“一视同仁”,一律以“贰臣”统称之。但到了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乾隆帝又降旨了。

“著交国史馆总裁,于应进《贰臣传》诸人,详加查核,分为甲乙二编,俾优者瑕瑜不掩,劣者斧钺凛然。于以传信简编,而待全国后世之公论,庶有合于《春秋》之义焉。”

意思是“贰臣”们也要有所区别,对大清确系忠实有功者即便“大节有亏”亦可原谅,遂列“甲等”;而对大清不敷忠实以至三心二意亦或出力不奋者,列位“乙等”。

特殊要指出的是,乾隆专门圈出了一批人名停止了点评批驳。好比以明朝蓟辽总督回附的洪承畴,不只做为重要智囊随多尔衮进关,还在攻灭南明残存政权及李自成、张献忠农人军余部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感化,后来更是一度进内阁总理军务,成为了最早进阁的一批汉人大臣。出格是考虑到皇太极还特赐赉了洪承畴正白旗包衣身世,使其具有了旗人录籍的情状,乾隆强调了洪承畴的降清乃情非得已,“则于洪承畴等又何深讥焉”。于是洪承畴得以进“甲等”行列。

上图_ 洪承畴(1593.10.16—1665.04.03),字彦演

与之相对的,钱谦益则是被乾隆点名责备。昔时清兵进关后三路南下,豫亲王多铎统东路军主力进逼南京,时任南明小朝廷礼部尚书的钱谦益不只以湖水太凉为由最初关头临阵脱逃没有投水自尽,反而本身剃了头发,蓄辫降清,早年间乾隆就曾鄙薄钱是“有才无形之人”,非常嫌弃。

说实话钱谦益降清后也不诚恳,固然做到个礼部侍郎,但却奥秘开展反清活动。陆续著《初学集》、《有学集》等做,用文字进攻清朝。大明尚在时不敢拼死一搏,如今做了大清的官,反倒拿起笔来做刀枪,站起来对抗了。

其实钱尚书昔时假设不怕水凉为明朝尽节守志,那么以翰墨讽喻清朝,属于敌我令人切齿,能够理解。但既然吝惜一死,叛变成了大清的侍郎,还食着满清的俸禄,写着满清的段子,人品委实不咋地。乾隆就斥其把“狂吠之语刊进集中,其意不外欲借此掩其失节之羞,尤为可鄙可耻。”

上图_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

显而易见,钱谦益只能进“乙等”。而比之钱谦益竟还有等而次之者。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后,其时崇祯的兵科给事中龚鼎孳不只不做对抗,更是开门迎降,被李自成授任曲指使,负责在李自成进攻吴三桂期间巡视北城。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匆忙登基后弃北京西逃。多尔衮八旗兵杀至,龚鼎孳旋即降清。

一个来月间连仕三朝,身份转换如斯丝滑,毫无半分踌躇卡顿,令人啧啧称奇。

不外说起来,那个龚鼎孳和钱谦益还颇有渊源,都是安徽合肥老乡,龚鼎孳以诗文得名和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各人”,龚鼎孳降清后初任太常寺少卿,后累官晋礼部尚书,还成了钱谦益的上司。生活做风上也向钱谦益致敬看齐,龚鼎孳亦纳与柳如是齐名的“秦淮八艳”之一的名妓顾横波为妾,并携其进京。

固然没有背地里搞新奴才的小动做,但是斯须频频叛负的负面形象已经深进人心,广受非议,“为清流所不齿”,所以“乙等”的名额必需安放上。而有趣的是,“江左三各人”的余下一人吴伟业,也不甜落后,同样是《贰臣传》榜上有名。三各人却是整整洁齐。

上图_ 龚鼎孳(1616年1月5日—1673年10月12日),字孝升

03

贰臣现象历朝历代皆有,本层见迭出,但为何唯独满清搞出来个《贰臣传》呢?初时蜜语甘言,甜辞厚利,封官许愿,一转脸便翻脸不认账,还倒打一耙,占据道德高地义正词严地教训回顺者“畏死悻生,靦颜降附”。不嫌度量狭隘吗?如斯言而无信,前恭后倨,与始乱末弃的“负心汉”何异?

出格是乾隆下旨时其诏有曰:“如王永吉、龚鼎孳、吴伟业……等,在明已等仕版,又复身仕本朝,其人既不敷齿,其言岂当复存。”听听,听听,当初挖大明的墙角时候可不是那么说的。如今轮到大清竖起“精忠”大旗来了。

说到底,爱新觉罗室并非简单的气量狭隘,更是欠缺自信的一种现实表示。

每逢新朝成立,由乱转治,出于理政治理需要,罗致前朝故吏为己所用实属一般,并不是满清初创。然而明清鼎革之际又与前代有所差别。以前改朝换代,回顺者往往是以适应天意自命,自诩弃暗投明。然而满清以关外戎狄,原大明藩属之邦,乘李自成做乱之机进主中原,颇有浑水摸鱼的意思。

上图_ 闯王进京 (李自成)

许多转投清廷的明朝旧臣,不只是回附了新的朝廷,还剃了头,蓄了辫子,穿了马蹄袖的“非人”服饰。华夷之辩带来的耻辱觉得使得儒生身世的士医生们心理和豪情上备受煎熬。

不但是有屡征不仕,以明朝遗民末老的顾景星之辈,即使是龚鼎孳之流,亦通过诗文“迷途人悲故国秋”来表达对仕清的自责与懊悔。

长此以往,假设人心照旧思逃故国前朝,关于来自白山黑水之间的爱新觉罗氏来说是大大倒霉的。

假设撇开龚鼎孳、钱谦益如许的个别,从更宏看的角度来对待那个问题也许会有谜底。

上图_ 满清进关

起首,明清迭代差别于隋唐秦宋那些通俗的改朝换代,“以外国之君进主全国”(雍正之言)的大清朝,打进关一起头就带着文化与种族抵触的问题。

大明子民要适应的不单单是皇帝换了个姓氏,更是从头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原则问题”。实行了几千年的小儿垂黄髫,成年及弁,一会儿改成了生发则剃,脑后蓄辫若一尾。左服右衽变做孔子所言之“吾其被发左衽矣”。

那种强烈的抵触情感不断持久存在,许多文人码字,对大清始末不待见,“略其善而不传,诬其恶而妄载”。如斯种种,令爱新觉罗皇帝们芒刺在背。

不但是文人,即便是赳赳武夫亦不用停,致有三藩之叛。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亦都是清廷出力延揽来投的,成果昔日的功效成今日苦果。也难怪乾隆从热衷吊膀子遽变成倡励忠贞不贰的道德卫道士。

所以不外是明日黄花,后金现在成了大清国,本来勤奋挖他人墙角,如今角色换了过来要严加提防他人挖本身墙角了。

上图_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

因而,清廷没有文化自信,恐惧末不克不及得到臣民效忠,才是言而无信、“既乱之,又诟其不贞”(谭嗣同语),搞出《贰臣传》那么个怪样子来。

而关于吴三桂那类频频之徒,乾隆帝则于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又特殊下旨编辑《逆臣传》,收录其言行,昭告全国,贰臣都不配,令其永久不得翻身。

做者:文山樵人 编纂:莉莉丝

参考材料:

[1]《清实录》 清代官修

[2]《三垣条记》 李清

[3]《社事始末》 杜登春

[4]《野哭》 李洁非

文字由汗青大私塾团队创做,配图源于收集版权回原做者所有

0
回帖

贰臣历朝历代都有,为何只要清朝,还编了个并世无双的《贰臣传》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