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鄙人,常在收集上颁发贴文,赚些许润笔费补助家用。有几个收集平台给我开通了问答权限。某平台网友问我:“宫斗剧里面的皇后,为什么都没有儿子?”
笔者觉得那个话题挺有趣,就写了那篇贴文答复问题。古代有个说法喊“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皇后是皇帝独一的正妻,皇后的儿子是皇帝的嫡子。嫡子在太子争夺战中具有天然的优势,有儿子的皇后,地位一般十分安定。正妻嫡子的位置,一般的妃子无法撼动。那就是有儿子的皇后,很少面对宫斗的原因所在。
举个例子,长孙皇后有三个嫡子,地位安定得很,哪个不开眼的妃子,敢跟长孙皇后宫斗啊?再举个例子,刘邦的贵妃戚夫人,却是向正妻吕皇后倡议了挑战。吕皇后搀扶帮助儿子守住了太子的位置,比及嫡子刘盈登基之后,不开眼的戚夫人就被吕太后削成“人彘”了。
固然汗青上有嫡子的皇后宫斗失败被废的情状也有发作,但是事实长短支流。支流的情状,仍是正妻嫡子占据了优势。以《新唐书.后妃传上》记载的史料来看,有嫡子的皇后,在宫斗中就没有输过。宫斗失败的三位皇后,配合的特征就是没有嫡子。
《新唐书.后妃传上》记载的皇后,逃封的不算,正儿八经封爵的皇后有五位,别离是长孙皇后、王皇后、武皇后、韦皇后、王皇后。长孙皇后和武皇后有嫡子,并且不行一个。长孙皇后的嫡长子和嫡次子闯祸了,嫡三子李治顶上往。武皇后的嫡长子和嫡次子也出不测了,嫡三子照样顶上往。长孙皇后和武皇后儿子多,地位就是那么安定。此外嫔妃想跟她们宫斗,有阿谁本钱吗?
初唐到盛唐的别的三个皇后,都是因为没有儿子,在宫斗中败下阵来。唐高宗的结发老婆王氏,身世高门令族太原王氏。李治仍是晋王的时候,就娶了王氏,被封爵为晋王妃。李治当太子,王氏瓜熟蒂落当了太子妃。李治当了皇帝,王氏当仁不让当了皇后。
王氏当了皇后,立即就面对着萧淑妃的挑战。萧淑妃有儿子李素节,王皇后无所出。李素节深得父皇李治喜欢,被封爵为雍王。萧淑妃不可一世,王皇后没办法,只好收养庶长子李忠为儿子。王皇后收养李忠之后,王皇后总算暂时稳住了场面地步。
王皇后最初的结局,仍是被废了。废王皇后的次要原因,仍是因为她没生嫡子。王皇后被废之后,被武则天杀了。王皇后身后,她收养的太子李忠,被以“国有正嫡,太子宜同汉刘强故事”为由废了。李治废了李忠,然后把武皇后的儿子李弘立为太子。李忠下台之后,仍是被亲爹李治杀了。
唐中宗李显的韦皇后,原来有嫡子李重润。李重润19岁的时候,被亲奶奶武则天杀了。李重润身后,韦皇后没有嫡子,只能立庶子李重俊为太子。李重俊当太子的时候,不平嫡母韦皇后和妹妹安泰公主,策动了叛乱,成果兵败身故。
唐中宗李显在位的时候,后宫嫔妃却是没人能威胁她,就是李显的儿子们不平她。李显的另一个庶子李重福,就不平韦皇后。李显为了庇护韦皇后,就把李重福贬到外埠。李重福直抒己见地说道:“苍生皆改过,而一子摈斥,皇天平分,固若此乎!”
李显身后,没有嫡子的韦皇后,只能立庶子李重茂为皇帝。韦皇后怕李重福不平气,派了两个将军把守李重福。韦皇后看住了李重福,没看住承平公主和李隆基。承平公主和李隆基策动叛乱,干掉了韦皇后和安泰公主。
假设李重润不死,或者说安泰公主是儿子。韦皇后只要把嫡子立为太子,场面地步就不变了,就不会连续不断遭到宗室的挑战。韦皇后被杀,说白了,仍是食了没有嫡子的亏。
唐朝初年出了两位王皇后,唐玄宗的妻子也是出自高门令族太原王氏。王氏在李隆基仍是临淄王的时候,就嫁给了李隆基,其时的李隆基,身为废帝李旦与功妇窦德妃的儿子,身份十分灵敏。李隆基过生日的时候,竟然无人道贺。李隆基没办法,只能跑到老丈人家食了一碗“生日汤饼”。
王氏把九族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陪李隆基策动了诛杀韦皇后的“唐隆政变”,把李隆基扶上了太子宝座。李隆基当了太子,出了鼎力的王氏,瓜熟蒂落当了太子妃。李隆基当了皇帝,太子妃王氏瓜熟蒂落当了皇后。
李隆基的皇帝宝座其实不安定,承平公主老是想废了李隆基。危难时刻,王皇后和哥哥王守一陪李隆基策动了“先天政变”,杀了承平公主,根除了承平翅膀。王皇后的勋绩那么大,皇后的位置却不安定。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王皇后没儿子啊。
王皇后没儿子,只好收养庶子李瑛。李隆基把王皇后名义上的儿子李瑛立为太子,但是仍然不喜好李瑛。王皇后没儿子,宫中的武惠妃就向她倡议了挑战。武惠妃为了把儿子寿王李瑁扶上太子宝座,设想把王皇后拉下马。王皇后被废之后被幽禁,然后就不明不白地死了。
高宗王皇后被杀,中宗韦皇后被杀。玄宗韦皇后固然没有间接被杀,也是幽禁之后死的,也能够算间接被杀。两位王皇后和韦皇后之死,都是因为她们有一个没有嫡子的原功,那个原功对皇后是致命的。
参考书目:《新唐书.后妃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