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元室、古玄寺的故事、小丹邱

1天前 (11-26 00:58)阅读1回复0
kanwenda
kan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761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5234
  • 回复0
楼主

  古玄寺地址:福建晋江紫帽顶溪园四周

  转)古元室、古玄寺的故事

  紫帽山古玄寺,在紫帽镇霞茂村狮尾山东面山腰乌石凹处,元末明初废,明正统甲子年( 1444 )道人吴云靖,辟其原址建室以居,名曰古玄室(清初避忌,改玄为元,故又称之为古元室),在道看后峻岑崖顶建一小丹丘,为吴道人修炼之所。小丹丘下东面山腰有一石洞,洞眉阴刻“一实洞”三字,右署吴云靖立。笔迹尚清晰可辨。此洞则是吴实人闭关养性之处。又有“六合根”崖刻。寺左面东峰有吴云靖蜕骨处。吴道人墓葬在悬崖之上,坐北朝南。墓葬形造特殊,由方形台座与圆柱体墓塔两部门构成。寓道教推崇的天圆处所之意,蔚为奇看。在泉州为稀有的道教墓葬。凡此种种,古玄室乃仙人之洞府。

  相传明景泰年间,持续三年大旱,晋南一带受此严峻的旱灾,农人五谷颗粒无收,哀鸿饥荒,饿死无数,惨绝人寰。古玄室师祖为挽救百姓苍生,设坛祈雨,在坛前下面露六合上排放三块空碗,交代道童守护,并再三吩咐待碗有雨水八分要立即禀告。吩咐完毕,穿上道袍即上坛做法祈雨,颠末三跪九叩,口中念念有词,不久天空乌云密布,随即下起蒙蒙细雨。那时小道童心想如许细雨怎能挽救苍生,待我歇息半晌,等碗满了,再告师父不迟。于是,小道童便昏昏进睡。霎时,电闪雷喊,暴风暴雨,三碗水满而溢出。顷刻间山洪汹涌,山崩地裂,乌石凹变成“滚沟龙”(泥石流),古玄室亦难逃厄运,即刻被冲垮殆尽。此时师祖也来不及责怪其徒,仓猝带着一“茄茨”稻谷,领着世人往山上逃跑。到了山上,失慎“茄茨”绳断,成果稻谷散了满地,希罕的是那些稻谷霎时皆变成金粟,师祖有了金粟,便在其地建金粟洞寺,那就是先有古玄寺后才有金粟洞寺的传说。现金粟洞寺乃清末宣统二年由觉津僧人翻修重建。

  古玄室自从被山洪冲垮后,颠末一段时间,可能是明末清初,由霞茂村村夫集资,由乌石凹向前下移重建,名亦由古玄室改为古元室。寺后右峰山顶有座尼姑墓,至今另有石刻柱联三副:“事生莫及空哀悼,葬死堪逃急垂荣”、“性品爱和贝叶诗,天然厌调关睢吟”、“松澡增加白雪心,冰清更是红垆性”。由此可见,古元室从此又由洞天福地变成释子经场。如今的古玄寺,颠末修建扩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寺院建在山岳峡谷间,寺后峻岭崔嵬,是个背西北而面东南、冬热夏凉的山窝。在四面山麓的青松翠柏掩映下,值得游人醒眼看的深山庙宇。寺旁山涧潺潺流水,曲径清幽的爬山小道,浑然天成,另有诗情画意的风情。站在寺前向前远眺,村落高楼大厦生气兴旺。田野做物郁郁葱葱,男耕女做,樵歌牧唱,又是好一派田园光景。

  古玄寺是一个水抱山环、冬温夏冷的好处所,是天然天成无风亦秋的休闲读书的好往处。难怪自称素有山川之好的陈琛,他游遍闽中的名山大川,却独钟紫帽山,则山之秀丽自有其特殊之处。故取紫峰为其别名。又偕其族弟陈让,子敦履在此结庐读书。

  古玄寺的光景多姿多彩,难以尽述。仍是用陈紫峰《题古玄室》诗来完毕古玄寺的故事:“抱素实人曾此留,排云扫榻助岩幽。也知有雪偏能热,尤讶无风亦做秋。石涧潺潺惊水逝,尘缨滚滚叹人游。半年待我西铭子,红绿抽春定满邱。”

  

  古元室、小丹邱 《陈紫峰先生文集》卷五载古元室为“泉之紫帽窝也。水抱山环,冬温夏冷,学修实者居之。”该书卷首又说:“小丹邱在金粟洞之下,古元室之顶,小屋三间。”那两处都是道士所居。古元室是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道人吴云静建造。小丹邱则是吴的修炼处。《楚辞》说,丹邱乃海外仙人之地,日夜长明。望文生义,小丹邱就是小仙山。一个水抱山环,冬温夏冷的小仙山,如不开发成为光景点,令人驰目骋想,其实孤负大天然设此妙境。

  明朝泉州“第一通”的才子陈紫峰,名琛。他热爱紫帽山,所以把“紫峰”取为别名。另一位明代闻名理学家苏浚,也取“紫溪”为别名。紫帽山的山与水都被名人取为别名,其风光之惹人喜欢,可想而知。陈紫峰自称:“余素有山川之好,凡吾闽中山川佳处,未尝无余迹也。”游遍闽中山川的陈紫峰偏偏心上紫帽山,则山之秀丽自有其特殊之处。古元室及小丹邱是其例子。

  承一位姓蒋的老先生指点,我们找到那个陈紫峰读书处的遗址。那是背东北面西南的山窝,东冬风吹不到,确是冬温夏凉。陈紫峰《题古元室》诗云:“抱素实人曾此留,排云扫榻耿岩幽。也知有雪偏能热,尤讶无风亦做秋。石涧潺潺惊水逝,尘缨滚滚叹人游。半年待我西铭了,红绿描春定满邱。” 我以此诗做样本,丛荆棘丛中劈开一路,攀藤摸葛地走下山坡。该处尚立石柱二根和几块残墙砌石。旁有朴子树一株,干分两叉覆阴甚广,远看很像两株树,均大可合抱,是数百年的古树。我们正满头大汗,走下那里,突有南风习习,满身凉爽。向前远眺,南面名顿开,远处白云,似浮足下。又听到近处溪涧口当口当流水的声音,实的是“无风亦秋”、“石涧潺潺”,诗情画意,跃然于心目之中。

  陈紫峰在明正德十年(1515年)秋七月,偕其族弟陈让(字见吾,嘉靖辛卯(1531年)解元,壬辰(1532年)进士、子敦履寓小丹邱读书。在小丹邱约一年后才上京赴试。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了进士。陈紫峰有《次韵题小丹邱》诗二首,概述了小丹邱的景物。

  古元室除了有小屋三间外,还盖有一座凉亭。陈紫峰晚年家居,那座凉亭倾圮,古元室的道士欲重盖凉亭,向他募款,他做了一首诗答道士:“古元不到几经年,云壑风泉梦宛然。游息凉亭都再造,辛勤道士亦堪怜。自惭仕官无余俸,更笑文章不值钱。待到秋来春稻熟,减餐送助洞中仙。” 看来陈也捐帮助建。

  明代很多泉州名流都到古元宝、小丹邱游览。南安黄河清,晋江苏紫溪,惠安黄吾野诸人均有诗记游抒怀。何乔远也写了两首诗抒发其游兴。录其一以供鉴赏:“野色乱轻晖,幽山满蕨薇。偶游须尽兴,累日未应回。迷路防苍耳,投岩指翠微。秋泉余伏热,步履尚沾衣。” 

  古元室、小丹邱相连接,是紫帽山南麓的名胜,若能复建小屋三间,凉亭一座,便使游人有飘飘欲仙之感了。昔时古元室的道士画了一幅《杏林春晓图》,陈紫峰题了一首诗: “万古乾坤一片丹,仙人舍得在云间。同情仙景清楚甚,留与后人醒眼看。” 那里的仙景其实值得我们那些后人往看看。

0
回帖

古元室、古玄寺的故事、小丹邱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