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越秀山上,有一明成化 年间毁于火灾,后经提督蔡经加以重建,张岳为之落款“镇海楼”。其含 义为“雄镇海疆”。清初,岭南出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墨亮 祖建造镇海楼,以“压紫云黄气之异者也”。意谓恐怕广东有帝王之才崛 起,特建此楼以禁压之。
他还说:镇海楼能够壮三城之不雅瞻,而奠五岭之 堂,玮奇雄特,虽黄鹤、岳阳莫能过之,评价是相当高的。镇海楼汗青上曾5毁5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构造,是1928年重 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192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 广州博物馆。
楼的西侧,还有1964年建的碑廊和炮座,保留着有关广州 汗青的23方碑刻,炮座是明崇祯以来至鸦片战争期间广州铸造的铁炮。 镇海楼是广州旧时标记性建筑之一,现为广东省级文物庇护单元。镇海 楼气焰不凡,历来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镇海楼高28米,阔31米,深16米。
下面2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 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笼盖,饰有石 湾彩釉鳌鱼花脊,墨墙绿瓦,巍峨壮不雅,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镇海楼 顶层正面高悬“镇海楼”横匾。镇海楼两侧对联由清代两广总督彭玉麟 所撰:“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何在, 使我依栏看剑,泪洒英雄。
”此联气焰不凡,到处颂扬。镇海楼所坐落的越秀山主峰,见证过许多兴衰存亡的史事。南越王 赵佗,曾在此地修建越王台;南汉王刘葵,曾以此为游宴场地,歌舞整天; 南海太守鲍靓,曾在山南成立越岗书院。在镇海楼凭栏远眺,羊城风光,尽收眼底,逃古思今,令人慨叹万千,引发过许多文人骚人的咏赞。
“岭南三各人”之一的陈恭尹,曾写下了 《九日登镇海楼》诗:清樽须醒曲栏前,飞阁临秋一浩然。五岭北来峰在 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将开菊蕊黄如酒,欲到松风响似泉。白首重阳唯有笑,未堪怀古问山水。此诗写出了岭南的山水形胜,也道出了做者白 首凭栏的情怀。
现代诗人黄节,即1928年重修镇海楼时碑记的做者,曾 做《庚子重阳登镇海楼》诗:东南佳气郁高楼,天到沧溟地陡收。万舶青烟瀛海晚,千山红树越台秋。曾闻栗里归陶令,谁做新亭位楚囚。凭眺 莫遗桓武恨,陆沉何日起神州!那是痛感八国联军入侵的悲忿之做。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