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潜流台海的日本权力(转载)

4周前 (11-27 06:34)阅读1回复0
路亚哦哦哦
路亚哦哦哦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9987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9975
  • 回复0
楼主

潜流台海的日本权力

  有迹象表白,亲台日本政治权力以至筹办搞日本版的“与台湾关系法”。

  刘 柠(北京)

  正如中日关系中有个台湾问题一样,台海事务中也有一个日本问题。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比起经常爆发、引发两国阵痛的汗青问题的痈疽来,更具有本色性,间接关系到两国的国度利益和地缘战术。比拟之下,汗青问题有时倒像是道具和安排,两边动辄拿来说事,但在心底里谁都没有太当实。

  从法理上说,日本无权干预台海事务。与垂钓岛差别,战后日本把台湾回还中国不单是《开罗宣言》和《波茨坦通知布告》等国际公约所明白了的,并且做为政治前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日建交时曾得到后者的慎重亮相和许诺。但从政治现实息争密的汗青档案来看,那一问题并未实正得到处理。

  也许有一天,当两岸做最初摊牌的时候,我们将会发现,坐在会谈桌上的不只有美国,还有日本。就像朝核危机一样,依朝鲜的本意,跟美国“单挑”,日本是不带玩的。但它却像一块嚼过的橡皮糖,甩也甩不掉,无论是基于地缘政治的平稳仍是汗青文化的纠葛,最末你还得容忍它坐到会谈桌上来。

  日本涉足台海事务

  2003岁尾,日本明显加快了涉足台海事务的程序:

  12月12日,掉臂北京方面的强烈反弹,日本交换协会台北事务所公开在台北举办明仁天皇诞辰招待会,邀请台湾当局“外交部长”、“总统府秘书长”等政要出席。

  12月15日,日本“李登辉之友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会长阿川弘之表达,“十分推崇李登辉对促进台湾民主化的奉献和对日本的理解”;关于此前李因签证被拒,而未能应邀赴日本庆应大学学生社团颁发演讲一事评论道:拒签乃“日本外交的污点”。李登辉本人则通过会场的屏幕颁发了题为“台湾精神和日本精神”的演讲,称“日本人士应发扬‘武士道’精神,重拾战后失往的自自信心,并在亚洲发扬指导力”。

  12月25日,曾于两年前力排寡议,核发签证让李登辉赴日本大阪“就医”的日本前辅弼森喜朗在小泉政府的默许下“因私”访台,短短3天的行程,不单办完了为亡友扫墓和与台经济、体育团体交换等私事,还拨冗出席了台当局的授勋仪式,并且“搂草打兔子”——“抽暇”会见了现任总统陈水扁和前总统李登辉,其“马不断蹄”的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日台“准官方往来”如斯频密,次要是因为第二届小泉内阁“胆大了”。那个成色守旧的政权正踌躇满志地要把日本革新为“通俗国度”,此刻适逢日本经济好转,旁骛台海事务不至于被国内问题搞得措手不及;又因为“有事法造”三法案刚出台不久,日本插手台海似乎合情合理,有“法令根据”;而在伊拉克战争硝烟散往,亟待战后重建的国际布景下,出钱又收兵的日本自恃“辛勤功高”,此时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过招,不只不会招致美国的不满,反而有可能得到小布什的鼓舞。

  日本人的台湾情结

  毋庸讳言,因为汗青原因,日本对台湾历来有某种“情结”。并且,因为战后从蒋介石不断到陈水扁一脉相承的持久对日“温存”政策的缘故,那种情结之深、之重,已经超越了汗青上的宗主国-殖民地的关系,而进进到一种在文化“血脉”上心有戚戚、声气相求,在地缘战术上彼此需要、互为帮衬的境域。读过已故日本闻名做家司马辽太郎所著《台湾纪行》或记述其与李登辉对话的《对谈录》的人,面临那种浓得有点化不开的“乡愁”很难无动于衷——司马辽太郎以至称本身为“老台北”。

  反之,台湾对日本也可谓“恩重如山”,从蒋介石保护日本战犯(冈村宁次等)、许诺保留日本国体(固然一般认为“天皇造”在战后的存续是麦克阿瑟的“功绩”,但做为对日主战场的更高实力人物,蒋介石的感化不成低估),到留用日本旧军官组建“日本军事参谋团”(白团)、舍弃战争索赔等等,绝对称得上是“以德埋怨”。陈水扁上台后,出于“拒统谋独”的目标,提拔台日关系,以增大“平安系数”。其在承受日本《世界》杂志摘访时曾公开表达:“台湾的存在对日本只要益处。一旦台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门,日本的平安立即遭到威胁,台日应当加强军事交换,才气确保亚太平安。”

  其实,对日原来说,事理是明摆着的,底子犯不着听阿扁饶舌。假设说“挺台湾遏大陆”在1972年之前,仍是基于美国的战术调整和“暗斗”需要的某种抉择的话,在1972年之后,出格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降,则是日本基于地缘政治学上的考虑而精心炮造的“国策”。从那时起,客看上跟着中国国力的不竭进步,“中国威胁论”起头搅动着日本,如影随形,渐行渐大,喊日本好生苦恼。

  日本政坛“台湾帮”

  寡所周知,日本政坛有一个规模浩荡的“台湾帮”。其构成颇为冗杂,从右翼组织“青岚会”,到次要由政治家构成的“日华关系议员恳谈会”、“日台议员联盟”,到政治家的外围组织“李登辉之友会”、“陈水扁之友会”等,所在多有。此中,日本与台湾“绝交”仅半年后(1973年3月)成立的“日华关系议员恳谈会”,成员据说有超越300人,多为少壮、鹰派的实力人物,且不乏“铁杆”。与凡是的议员组织差别,“日华关系议员恳谈会”带有封锁性和奥秘性,其花名册从未对外公开过。那关于西方民主国度一员的日原来说,不克不及不说是怪事一桩。

  恰是那些“台湾帮”少壮政治家,在强化日美安保体系体例和造定新《日美防御协做指针》过程中,发扬了核心感化。而刚刚退场的第二届小泉内阁,使那种长年苦心运营的勤奋有看“开花成果”。现任自民党干事长、小泉内阁副官房长官的安倍晋三就是“台湾帮”第一代“教父”、战后的甲级战犯、后成为日本辅弼的岸信介的外孙。有迹象表白,亲台日本政治权力以至筹办搞日本版的“与台湾关系法”。而一旦将所谓“日台交换协定”付诸国会表决的话,在为数甚寡的亲台议员的策动下,很可能会一次性通过。

  比拟之下,被认为“亲华”的政治团体“日中友好议员联盟”,固然外表上也拥有300名以上的成员,但此中相当多的人却“脚踩两只船”——同时也在“日华关系议员恳谈会”注册。跟着日本政坛的几次从头洗牌和当初倾力推进对华关系一般化的“1972年世代”政治家的集体谢幕,地道的亲华派几乎已经绝迹。

  过往,迫于中国的压力,日本政府科级以上官员的访台都很难实现。小泉上台后,已根本突破了那些限造。如今,在东京-台北间往来穿越的,已经远不行民间财界人士,以至不乏军界高官。用一位中国粹者的话来说,日台之间可谓“暗潮汹涌”。

  对原则的暗昧解读

  更为微妙的是,比来的一些情状表白,一些构成中日关系政治和法令根底、此前我们认为绝对不成能改动的原则和框架正在被不竭地挑战。从中日政府间的“政治三原则”,到复扳谈判被提上日程后的“复交三原则”,以及建交后中日之间签订的三个根本文件(即《结合声明》、《和平友好公约》和《结合宣言》)中始末明白的“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门”等原则立场,其鸿沟正在变得“迷糊”起来。而在那些经缔约两边再三确认、本来清晰标准的法令概念从头“迷糊化”的过程中,日本式的暗昧思维(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韬略)起到了关键性的感化。

  早在1972年9月,田中内阁的浩荡政府代表团在北京与中国政府停止复交前会谈的时候,日方会谈代表、法务省公约局长高岛益郎拿旧金山会议对日全面媾和后日台间签订的《日华公约》说事,反对在《结合声明》中写进“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成朋分的一部门”。“理由”是,中国政府的统治权现实上并没有抵达台湾。日本已经通过“旧金山和约”舍弃了对台湾的一切权力,不克不及“两次舍弃”。不外,对中国那一立场,(日本政府)能够表达“理解和尊重”如此。弦外之音,就是不克不及“认可”。对日本玩弄法令条则、诡计用“法令”往返避政治责任的做法,周恩来当场予以驳倒:中日国交一般化起首是个政治问题,不是法令问题。高岛本人被也斥为“法匪”。

  然而20多年后,类似昔时高岛的论调又起头被日本的一些政治家重唱,日本屡屡在台湾问题上“试水”,试探中方的容忍度。1996年李登辉被选“总统”以后,日本外务省亚洲局长加藤公开在国会说,对中方所谓“台湾是中国的一部门”的主张,日本表达“理解与尊重”,但却不是认可。声称,“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那是中国的说法,而不是日本的说法。

  日方解密档案如是说

  事实上,对某些日本政治家在原则性问题上的暗昧演出和所谓“风见鸡”(日语,见风使舵,两面性)习气,中国早有领教,那方面也有过许多惨痛的汗青教训。往年12月24日刚刚解密的日本外务省外交文档证明,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固然公开表达对峙“一个中国”的方针,但却不断在黑暗摸索“两个中国”的政策。

  1964年12月,时任日本辅弼的佐藤荣做在辅弼官邸接见英国驻日大使时说:“日本固然表达‘中国只要一个’,但那只是照移中共(大陆)以及国府(台湾)两个当事人强烈主张的一个中国词汇罢了。”“我们晓得事实上有两个政权。”

  不只是佐藤荣做如许的“反华派”,连一贯被我们看成是铁杆“亲华派”的政治家大平允芳也很暗昧。同年5月,在于东京举行的第二届日英双边按期漫谈的席间,时任外相的大平表达,即便中国大陆加进结合国,日本也会勤奋搀扶帮助台湾连结议席。对此,早在1950年就率先认可新中国政权的英国外交大臣理查德强调:“绝对要相当奥秘地加以应对。英国也觉得有需要把台湾做为差别于中共的存在而加以存留。为此,台湾政府有需要起首舍弃本身应该成为中国全境的收配者的非现实立场。”大平的答复几有些无法,透着一丝被夹在两岸之间的“困难”:“日本政府的设法回根结底是一样的。但是,在现阶段将那种熟悉做为政策公布还为时髦早。”

  而此时,中日关系已经打破民间交换条理,以“积存体例”进进到“半官半民”的阶段。两边互设官方处事处,互派记者,“LT商业”(1962年中方廖承志与日方高达之助达成中日持久综合商业协议)的顺利施行正为“国交一般化”展设道路……所以,1972年9月,当困难的复扳谈判毕竟尘埃落定,两边立即就要签订《中日结合公报》、饮香槟酒的时候,周恩来书赠田中角荣的《论语》六字格言——“言必信,行必果”,与其说是一个纪念,不如说是一个约束。做为回应,冲动的田中当场挥毫题写了日本飞鸟时代执政者圣德太子的格言“信为万世之本”,回赠给周恩来,同样是六个字,不多很多。

  那一切,如今想来,实有点“三十年河东河西”的觉得……■

0
回帖

深思:潜流台海的日本权力(转载)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