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诗巨造--《赤壁Ⅱ》影评

2周前 (11-27 16:50)阅读1回复0
kanwenda
kan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940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8818
  • 回复0
楼主

岁末之片子档期,力做层出、剧场爆棚,纵揽之,《赤壁Ⅱ》为上乘胜利之佳做。震动的视听冲击将影视艺术表示力彰显至极,一部气焰澎湃,排场恢宏史诗巨造。

  角色点评

  论角色安放大致按《三国演义》以亮、瑜、操三雄为中心,兼增小乔、尚香二角色。

  曹 操

  自三国演义开扬亮、抑瑜、贬操之先河,历代将曹操之奸雄形象沿袭至今,出格在戏曲、民间演义和苍生心里,操乃黑脸包公光亮正义形象之另一个背面极端--白脸奸臣。《赤壁》据《三国演义》将操定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义之者,对上不忠,胁迫天子,居汉相之位,假天子之名,诛灭诸侯,实乃“逆贼”。剧中尽是批其气度狭隘、怀疑多虑、阴邪恶毒之情节,甚至《三国演义》中对其爱才如命,礼贤达士等不多褒扬都未有表示。出格是瑜用反间计杀蔡张二水将,将操之多疑天性纰漏无遗。幸在剧中让操赋一首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较亮、瑜之舞剑和琴,步步胜算,略显其亦有英雄豪气和风格。

  汉末三雄之中,曹既无备之皇室血统,可义招全国;又不若权之坐据江东,雄霸一方。操虽智勇双全,但身世较低微、无政治根底,又遇汉室羸弱、摇摇欲坠、诸侯割据、生灵涂炭之乱世。于此乱世谋一番霸业,除有宏图大概、才智超群,更需有特殊之手段,胁天子令诸侯属不得已亦是权宜上策。乱世之中,诸侯争霸、苍生涂炭,操志在平诸侯、统山河、兴民生,是一己志图,又何尝不是社稷之幸、苍生之福。好像其自评 “若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报酬王”,况操末其一生未自称帝。

  操乃史上屈指可数的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英雄和天才之一,兼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于一体。匡扶汉室、三分全国足显其政治盘算和军事才气,于文学史上兴“建安风骨”,遗后世《看沧海》、《短歌行》、《龟虽寿》等不朽诗做。

  赤壁之战,操已年过半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老年末年,壮心不已”,操之远志谁人能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乱世奸雄或盖世枭雄,孰与论定?

  诸葛亮

  金城武饰诸葛亮,未能将亮之沉着稳重、气定神闲的儒雅之风足够表示,但连系剧情安放,却也显亮聪明之余的心爱之处。本片沿《三国演义》着墨亮之雄韬伟略、运筹帷幄,却避其对亮之神圣化。剧中亮“接生马仔”、自爆“耕田体味”、对诸事皆有研究并感悟“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就会多彩一点”等情节,让亮更现实化、布衣化,出格亮之典范台词不竭,博得笑声连连,成为本剧更大特征之一,虽看寡批驳纷歧。

  亮本平民,曾躬耕于南阳,但却非如《出师表》中谦称“苟全人命于乱世”,而是“居江湖之远”,却心系当世之事,饱读诗书,而谋划全国大计。以管仲、乐毅自比,知其者称其“卧龙”。

  赤壁之战,亮时年二十八,乃初出茅庐,满腹经纶,却无实战之鉴,不及操已称雄江湖、屡平群雄,也不及瑜之统兵数载、历战无数。言辞举行不敷干练、或出缺失乃情理之中,此种安放更人道化。其时亮只身下江东,说权联刘抗曹,共谋全国。史上亮之功在建孙、刘联盟、而不再借东风、烧赤壁。剧中送别诸葛亮,小乔劝亮不要让“萌萌”兵戈,意味深远。亮可不让小马兵戈,但不会行其规划全国之大计。虽亮主政治盘算、重休摄生息,欠好战,但三雄并立,各不相让,哪能不战?赤壁之后,三国鼎峙,亮拜蜀相后曾六出祁山,虽苦心策划,但师劳而功微,末病故于征途。

  亮乃晓得天时、天时、人和的儒将、明相,兵家和儒家完美合成,从 “三顾频烦全国计”到本剧中“初出茅庐、会战赤壁”,在至“两朝开济老臣心”末至“功盖三分国”,亮为全国计,鞠躬尽瘁。

  忆起成都武候祠有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周 瑜

  “远想公瑾昔时,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史上借东风、烧赤壁乃周瑜之功,非亮也。《三国演义》扬亮而贬瑜,将赤壁之功回于亮,更有“三气周瑜”之说。本片中虽显周瑜之神机妙算,但处处亮皆略胜其一筹。但周瑜有明君相信、贤妻相助,更有亮为良知、联袂妙施连环计,步步胜算,实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史上实在之周瑜才貌双全、多谋善断、胸襟宽广,盘算或在亮之上。周瑜曾谋划二分全国,灭刘备,与曹操隔江而治。赤壁之后,周瑜欲进中原、取巴蜀,灭张鲁,吞刘璋,与操二分全国,却在征途不幸英年早逝,时年三十六岁。若瑜不死,亮以弱蜀之力何以敌瑜之大计?“既生瑜,何生亮”仍是瑜之死,亮之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悼亮之诗,对瑜又若何不让人扼腕惋惜!

  孙 权

  孙权江东之主,少年有为,踞长江之险,坐拥一方霸业,抗操南下之势,败操于赤壁,固其政权,末三分全国。但本片为突现亮、瑜,更多显孙权优柔寡断、游移未定、惶恐不安之面,远不及亮、瑜之运筹帷幄、举重若轻、沉着自信。身居王位,忧国之存亡安危,身为人主,爱其苍生子民,进退取舍之间,哪能如斯轻松?不若亮、瑜皆为人臣,故更能罢休一搏。何况其时操气焰骁勇,权寡不敌寡,此时心有顾忌、不冒做决定,实则更显其少年老成、深谋远虑。但孙权利排寡议、挥剑断案、力定抗曹大计,彰显其霸气和气概气派。

  “全国英雄谁对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 乔

  《赤壁2》小乔、尚香之情节皆属剧情所需之艺术化处置。英雄美人同台献艺,豪情与柔情并举,忠义与情爱并列,使剧情更为丰裕。出格胜利塑造了小乔助夫为民--至爱、大义,孤身造敌--勇猛、聪明的角色,更将曹操、周瑜二人衬托得更为生动、丰裕。

  小乔“孤身说操”之安放,大情节落俗套,却有精妙之处。俗套之处在其与史上四大美女传说--貂蝉、西施乱敌谋、昭君俘敌心,以及杀贵妃而安将士的情节类似,本是汉子争斗、无力把握处,需女人得救。精妙之处有二,一是小乔乃自拿主意,非如前述美女多为人所迫。二是小乔借泡茶品茗,保全本身且博得战机,以色相诱,却以智取胜。所幸敌手乃曹操那类懂得赏识女人内秀之美、有识有品之士,若董卓、吕布等只贪美色之莽夫恐小乔早已晚节不保矣!

  无论曹操欲“铜雀春深锁二乔”,会乔品茗误战机,仍是周瑜战前躲牵乔之心、力攻赤壁,乱兵中身先士卒救小乔皆是男儿铁骨柔情、剑胆琴心的表现。山河美人皆是英雄之所求,为己之所爱,不吝代价逃求,又何尝不是英雄本质,也只要曹操、周瑜此类男儿才有特殊聪明和勇气,聚全国英才、率四海之士,拱手河山,赢佳人欢颜。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得佳报酬贤妻,周瑜之幸;操虽不得,此情此举亦可歌!

  尚 香

  《三国演义》中乃显其巾帼不让须眉之势,身为女子,独立特征,不为陈腐礼教所束,甚至孙权“陪了夫人又折兵”。本片中尚香勇进敌后,智探敌情,以公主之身份,结“胖猪”、“脓包”之俗交,更在“解衣示图”中让小乔汗颜、汉子侧目。有别于小乔的温婉尔雅,一个聪明爽朗的心爱女性形象。

  剧情点评

  脓包从军

  胖猪问为何从军?答曰得免赋役,养活家人。英雄之大义“牺牲为国”,何其壮烈,苍生之小愿“舍命保家”,又是几许无法。全国风云幻化,英雄辈出,争斗分合之中,深受其害的末是苍生苍生。“兴,苍生苦;亡,苍生苦”,兴亡之争,苍生更苦!

  投 壶

  投壶之准,不单在技法之精准,更在投者之“专注”。似是搞笑之插曲,实则是周瑜解攻赤壁之策。集孙、刘之全力而攻操水战之弱点,亦赤壁之战造胜之道。

  琴剑和喊

  周瑜舞剑,小乔抚琴,舞停而琴息,剑落而谋定。“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剑势、琴音之变演绎兵书之化,一场浪漫、斑斓的“琴剑和喊”,暗喻的却是猛烈、冷酷的“雄姿英才”。

  食汤圆

  周瑜阵前以汤圆誓师,士气逐高;刘备却同关张赵三猛将搓汤圆、谈家常。曲至周瑜尽吞汤圆、命令收兵,赵云弃备操戈、催马赴战而使两边的压造气氛一举发作。场景交叉,构成强烈比照,以“食汤圆”之一细微处着眼,描画整个剧情的大转折--孙、刘两股军力从沉寂到发作,赤壁之战由静谋暗交的智斗转进刀光剑影的酣战。

  大结局--“都输了”

  赤壁一战,操大败,而孙、刘得以划江而治。本片大结局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修改为瑜败操而不杀不俘,各自收兵,并叹“都输了”。结局主题倡导和平、协调之理念。杀人盈城,尸横遍野、血流漂杵,一战毕而万骨萎,战争之惨烈实不该为人类所取。倡无为之道的《老子》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即使是《孙子兵书》亦不主多战,倡盘算和外交: “凡用兵之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

  本片还足够展现了深挚、悠久的中华文明。除剧本取材三国汗青之外,舞剑、抚琴、投壶、蹴鞠、汤圆、茗茶、连弩,亮瑜挥弦明志、瑜乔剑琴和喊、操乔泡茶品茗、躲“孕安然”于“乃子安然”等细微处融深挚文化元素;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反间将干等计谋展示东方聪明;赵云护幼主、诸葛守誓言、刘备爱子民、小乔舍家为国等情节表现忠信仁义之东方美德。一部融东方汗青、社会、人文、艺术于一体的中华史诗巨献,定会傲全球票房,扬中华文化。

  原文引自:/

0
回帖

三国史诗巨造--《赤壁Ⅱ》影评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