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全实小阁

13小时前 (19:12:33)阅读1回复0
海上森林一只猫
海上森林一只猫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7926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5852
  • 回复0
楼主

全实小阁

    一

    在开封生活多年,先后有两个住处。无论新家仍是老家,要往市中心贸易区,延庆看都是必经之处。

    很早以前,延庆看前的那条街很窄,赶上下班或节假日人流顶峰时常障碍。那时候,我曾经到过看里一次,从进到出总共不到五分钟,比上趟茅厕还快。印象中,里面仅有一座小小的道阁,其实没什么可看。

    看前街颠末拓宽革新,早已富贵起来,延庆看现在也变得热闹多了。每次从那里路过,总能见到香客在门前模拜。出格到了薄暮,看前火光跳跃,香灰纸冥随风而飘。最多一次,我曾见到上百人集聚看前,薰香动长街,火光映人脸,祈求声响成一片。

    也许因为“第一印象”欠安吧,我多年来几乎从未动过重游延庆看的念头。曲到往年,有朋自远方来,才又往了一次,也说不上情愿不情愿,只是主随客愿。

    二

    抬脚过庙门,仿佛走进了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四面配房配殿围拢,正中间本属庭院的位置,立一小阁。它是延庆看现存的唯一奇迹,建于元朝初年,名为玉皇阁。

    玉皇阁坐北向南,共为3层。底层轮廓呈四方形,墙体忠厚,墙面墨红,好像底座。中层为八楞形,碧色琉璃砖飞挑,构成八个华贵的人字。上层阁室玲珑小巧,拱形门洞之上,悬“玉皇阁”竖额,蓝底金字。阁闺房奉玉皇大帝神像,细看可见。阁顶耸尖,高挑火焰宝珠,有细细垂链与悬脊相牵。悬脊之上,两名尖帽长靴的蒙古武士骑狮庇护,风风雨雨中已过七百余年。

    三层小阁,分天、地、人三界。一层四面,二层八方,四面八方之上的天庭住着玉皇。天与地之间有“人”支持,却无梯道可通,天庭只可仰看,不成攀登。整座玉皇阁外型奇异,色彩灿艳,看上往就象一顶遍镶珠宝的皇冠。

    玉皇阁通高不敷二十米,却有小半截陷进“地下”。因为黄河众多,底层大部门被淤埋在泥沙之下。后经挖土筑墙,那座道家仙阁才得以完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沿着青石砌成的台阶向下走,进进一人多深的方坑。坑壁青石砌成,上围汉白玉栏杆。玉皇阁底层方朴直正,红墙森然。正面圈门敞开,两侧各开小窗。四角石雕龙头探出,颈悬铁铃。假设不仰首上看,面前的建筑其实更象一座小庙。

    经圈门进阁,光线一会儿暗淡下来。阁内空中下陷,湿润的空气中熏香扑鼻,给人幽深神密之感。昂首仰看,穹顶高高拱起,四壁遍镶花卉砖雕,好像一座华贵堂皇的蒙古包。高峻的实武大帝铜像正中而立,披发跣足,气宇严肃。数名不知来自何方的信徒排列神像两侧,双目微闭,双手架胸,口中念念有词。

    出玉皇阁,抚栏杆上行,左拐进东大殿,全实祖师王重阳的塑像已在面前。他身穿紫色道袍,头顶盘髻,长须飘飘,一柄布掸子横握掌中。大殿内的墙壁上,全实七子彩绘神志各别,豪气干云,似乎正要摆下“天罡斗极大阵”,与武林俊杰一决雌雄。

    记不清晰昔时来那里时有没有那座大殿,归正没有留下任何印象。那时候,对全实教还一无所知,金庸小说也未曾读到,即便看到塑像、壁绘,也不知他们是何许人也。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套36本的三联版金庸小说全集已读过不行一遍。现在站在王重阳塑像前,小说中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江湖争斗浮在脑际,让人不由回首苍莽,远想长远的乱世……

    三

    北宋末年,金兵铁蹄踩踏中原,黄河两岸,狼烟四起,生灵涂炭。兵荒马乱之中,王重阳在陕西咸阳一个富豪之家出生避世了。

    他从 文练武,雄诗文,善骑射,怎奈生不逢时,苦无用武之地。北宋沦亡,伪齐政权成立,王重阳科考应试,无功而返。金初再试武举,得中甲科,却未受重用,不断当了20余年的下层小吏。转眼间已经40多岁了,怀才不遇的王重阳对仕途再无妄想,于是去官回家,过起了放纵不羁的生活。

    王重阳美须大目,形量魁伟,为人豪宕义气。他文不克不及进仕,武不克不及安帮,心里非常苦闷,整天借酒浇愁。酩酊酣醉之后,便引吭高歌,举行狂放与疯子无异。

    一天,王重阳正在酒肆畅饮,突然来了两位道人。他们将王重阳带进一片静谧的森林,向他教授修实口诀,令苦闷徘徊中的王重阳气度大开。没过多久,王重阳在野外随心遨游,又遇一位道人。二人畅谈至深夜,在朦胧的月光下同宿荒野。道人教授他“秘语五篇”,王重阳细细咏品,毕竟大彻大悟。

    于是,王重阳别妻进道,在末南山下掘地为穴,自称“活死人墓”。他在墓中洞居苦修,避见世人,还在墓旁种下的那四株海棠,表白他要首创一派的决心。

    三年之后,王重阳自填泉台,返回村中。此时,他已是品格清高,气宇特殊,一幅世外高人的形象。他在湖边高地上修建茅庵栖身,四面翠竹围绕,水雾蒸腾,好像仙境。

    金世宗大定七年,已是56岁的王重阳烧掉茅庵,持铁罐沿途乞化,踏上云游四方的漫长之旅。

    风尘朴朴,一路辛勤。王重阳抵达山东,在宁海(今山东牟平)一带宣扬教义。不久,被马钰请回家中栖身,在马家院子里筑一草庵,定名为“全实庵”,正式打出全实教的旗号。

    马钰已年过四旬,膝下三子,拥有万贯家业。他与王重阳诗词唱和,甚为投缘,一年之后随他落发居道。后来,他的老婆孙不贰也拜王重阳为师,成了全实教门下第一位女实人。

    王重阳在山东传道不敷三年,先后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贰七报酬徒,还结识了高道周伯通,应邀迁居周伯通掌教的“金莲堂”栖身。

    金大定九年十月,王重阳分开山东,率马钰等四门生西行传道。路过开封,在浚仪桥边的王氏旅店住了下来。

    其时的开封已被金国皇帝更命为南京,固然不是都城,却照旧形胜富贵。王重阳带门生出游赏景,收徒传道,许多名人雅士慕名前来拜见,请教者川流不息。

    第二年正月初四,王重阳把四门生喊到跟前嘱托后事,然后朗声长颂:“地腹重阳子,唤名王害风。来时长日月,往后任西东,做伴风和水,为邻虚与空,一灵实性在,不与世人同。”袅袅余音之中,一代宗师弃俗仙逝。

    四

    全实教虽为王重阳所创,将它推向昌盛的却是丘处机。

    丘处机,号长春子,山东登州栖霞县人。他19岁落发,在昆嵛山岩洞中修行。王重阳来到山东后,丘处机即拜到他的门下。他聪明敏捷,勤奋勤学,深得王重阳重视。

    王重阳在开封仙逝后,丘处机和马钰等四门生将遗体送回末南山埋葬,修建全实祖庭重阳宫。尔后,马钰等人奔赴各地布道,丘处机却留在陕西,隐居皤溪潜修。

    皤溪山青水秀,风光如画,据说姜太公就是在此垂钓,得遇周文王,成为一代名臣。丘处机在此地隐居修行7年,“静思忘念,密考丹经”,研读册本典章无数。随后,他又迁居龙门山苦修6年,潜心悟道,吟著诗文,广交文人名儒。长达13年的清修,使丘处机心性升华,才学博识。

     1188年3月,丘处机应金世宗之召,前去北京城主持“万春节”醮事,使全实教博得了皇帝的推崇。

    然而,此时的女实已成强驽之未。蒙古大军唤啸而来,纵横驰骋,所向披靡。金军节节溃退,被迫迁都开封。外忧未了,内患又起,山东红袄军起义发作。大金国八方受敌,手忙脚乱之中,只好请丘处机前去招安。自完毕隐居以来,丘处机不断在山东布道,脚印广泛各地,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看。不久,招安红袄军胜利,丘处机名震四方,朝野上下无不钦慕。

    如许一来,金国皇帝邀他往汴梁,南宋皇帝请他往临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派人千里迢迢前来诏请。

    金、蒙、宋长年争战,三势鼎峙。但是,南宋偏安一隅,积弱不振;金廷危机四伏,一片紊乱,惟有蒙古势不成挡。丘处机审时度势,决然回绝宋、金,慷然应允了成吉思汗的诏请。

    1220年,72岁高龄的丘处机率领门生18人,行程万里,历时两年,来到西域雪山。他力劝成吉思汗“外修阴德,内固精神”,频频论述戒杀保生、恤民保寡、怀安全国的事理。成吉思汗对他诚恳的立场、雄辨的口才、渊博的学识极为钦佩,尊称他为“仙人”,并颁下“戒杀令”,使无数生灵免遭残杀。

    丘处机住西域一年,给强悍无学的蒙前人播下了汉文化的种子。成吉思汗赐他虎符玺书,免去全实道士的钱粮徭役,还派出五千马队护送他返回中原,命他掌管全国道教。

    有了显要的地位和优胜的特权,全实门生大兴宫看,广收门徒,使全实教快速开展到昌盛。

    五

    为纪念恩师,丘处机等人曾在王重阳仙逝之地修建了一座重阳看,但因为其时前提有限,重阳看规模较小。对此,丘处机不断萦挂于心。临死之前,他留下遗愿,命门生扩建重阳看。

    1233年,蒙古大军攻占开封以后,栖云实人王志谨主持重阳看。他遵照丘处机遗命,率领门生大兴土木,历时30年,建起了一座广袤七里、气压诸方的壮丽殿宇。

    金、宋先后消亡,蒙古一统全国,全实教却闪现出外盛内衰之象。道家原为先秦哲学门户,到汉代渐成宗教。从隋唐至北宋,道教颇受爱崇。北宋未年,因道士拆神弄鬼,道门风誉遭到严峻损害。王重阳对传统道教停止革新,主张道、儒、佛三教合一,创建了以苦己利报酬目标的全实教。丘处机集全实教之大成,要求门生志向社会,修炼心境,消弭邪念,求善行善,因而深得民气。到了元代,全实教固然盛极一时,却因高道欠缺,教风有变,全实门生与释教各教派之间抵触日益加剧。

    丘处机往世后,尹志平、李志常先后掌教。李志常放纵道士毁坏佛像、占据寺庙,引起了释教徒的强烈抗议。释道两次争论,均以道士失败而了结。于是,皇帝命令焚毁道教经书,迫令全实教向释教交还寺产,并强迫一些道士削发为僧。全实教的影响急转曲下,一落千丈,但重阳看仍是中原地域道看的指导。

    元朝未年,刘福通揭竿而起。在攻翻开封的战斗中,一把大火把重阳看烧成了一片废墟。明朝洪武年间,重阳看颠末重建整修,改称延庆看,规模大不如前。数百年来,延庆看屡遭洪水淹没,看内建筑倾圮殆尽,仅留下了一座小小的玉皇阁。

    光阴如光阴似箭,世事如沧海桑田。在那座饱经磨练的古老城市,全实门生留下一座小阁,也留下了不尽的怀想。

    (3800字)

    2004年8月5日初稿

    2005年9月15日修改

0
回帖

[城市]全实小阁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