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卷17赏刑诗解2明刑之犹至于无刑
题文诗:
所谓壹刑,刑无品级,卿相将军,医生庶人,
不从王令,有犯国禁,乱上造者,功死不赦.
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擅长前,
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
其功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国法者,
功死不赦,刑及三族.周官人知,而讦之上,
自免于功,无论贵贱,尸袭官长,官爵田禄.
故曰重刑,连其功则,民不敢试.故无刑也.
先王之禁,刺杀断足,黥人之面,非求伤民,
禁奸行过.行过禁奸,莫若重刑.刑重必得,
民不敢试,国无刑民.明刑不戮.晋文公者,
将欲明刑,以亲苍生,于是聚集,诸卿医生,
于侍千宫,颠颉后至,吏请其功,君曰用事.
吏断颠颉,之脊以殉.晋国之土,稽焉皆惧.
昔者周公,之杀管叔,又流霍叔,曰犯禁者.
寡曰昆弟,有过不违,况疏远乎.全国知用,
刀锯周庭,而国内治.明刑之犹,至于无刑.
【原文】2
所谓壹刑者,刑无品级,自卿相、将军以致医生、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造者,功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擅长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可国法者,功死不赦,刑及三族。周官之人,知而讦之上者,自免于功,无贵贱,尸袭其官长之官爵田禄。故曰:重刑,连其功,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
夫先王之禁,刺杀,断人之足,黥人之面,非求伤民也,以禁奸行过也。故禁奸行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晋文公将欲明刑以亲苍生,于是合诸卿医生于侍千宫,颠颉后至,吏请其功,君曰:“用事焉。”吏遂断颠颉之脊以殉。晋国之土,稽焉皆惧,曰:“颠颉之有宠也,断以殉,况于我乎!”举兵伐曹、五鹿,及反郑之埤,东徵之亩,胜荆人于城濮。全军之士,行之如斩足,行之如流水。全军之士,无敢犯禁者。故一假道重轻于颠颉之脊,而晋国治。昔者,周公旦杀管叔、流霍叔,曰:“犯禁者也。”全国寡皆曰:“亲昆弟有过,不违,而况疏远乎!”故全国知用刀锯于周庭,而国内治,故曰: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
【译文】2
所说的同一刑罚是指利用刑罚没有品级,从卿相、将军、不断到医生和布衣苍生,有不平从君主号令的,违背国度法令的。违背国度禁令,毁坏君主造定的法令的,能够处以死功,不赦宥。畴前立过战功,但后来有冒犯刑罚的事发作,也不因而而减轻刑罚。畴前做过功德,又在后来犯过错误,也不因而而毁坏法令。就是那些忠臣、孝子犯了功也必然根据他们罪恶的大小来揣度。施行法令的仕宦,担任现职的仕宦有不实行君主法令的,也犯了死功,决不赦宥。并且刑罚株及到了他们的父、母、老婆的身上。仕宦四面的人,晓得他们的罪恶,并能向君主戳穿检举他们功行的人,本身不只能免受刑罚的处分,并且不分富贵穷困,都能持续那位仕宦的官爵、地盘和俸禄。所以说:加重刑罚,株连他们的父、母、老婆,那么公众就不敢以身试法,也就等于没有刑罚了。
古代帝王造定的法令,有将人处死的,有砍断犯人的脚的,有在犯人脸上刺字再涂上墨的,那不是逃求损害公众,而是要用来制止奸邪阻遏立功。因而制止奸邪阻遏立功,没有什么办法能比得上利用重刑。刑罚重就必然能捕获犯人,那么公众就不敢以身试法了,所以国度就等于没有受刑罚处治的公众。国度没有受刑罚处治的公众,因而说严正的刑罚不是为了杀人。晋文公想要严正刑罚使苍生亲近从命他,于是召集所有的卿相、医生一块待千宫、颠颉来晚了,执法官请示晋文公定他的功,晋文公说:“对他用刑吧。”执法官于是砍断了颠颉的脊梁骨来示寡。晋国的将士、公众议论起那件事都很惧怕,彼此说:“颠颉是国君溺爱的大臣,冒犯了刑律都腰斩来示寡,何况关于我们了。”后来,晋文公出兵进攻曹国及卫国的五鹿,回军时又推翻了郑国的矮墙,号令卫国的田垄一律改工具标的目的,用来便利本身国度的兵车通过。晋国一位全军将领和兵士,如命令停行前进,他们就像被砍断了肢一样站立,号令他们进攻,走路像流水一样快速。全军的将领和兵士没有谁勇于违背禁令。因而晋文公一借用颠颉犯轻功而处以重刑腰斩的办法,晋国就得到了治理。过往周公旦杀了管叔,放逐了霍叔,说:“他们是犯了法令的人。”全国的人都说:“亲兄弟犯了罪恶都施行法令,更何况我们那些疏远的人了?”从此全国人都晓得周公将刑罚用在了朝廷内,国境内的次序得到治理。因而说:“公允严正的刑罚用到必然水平,等于没有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