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之书海泛船

5天前 (11-29 02:05)阅读1回复0
披着凉皮的糖
披着凉皮的糖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8140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6281
  • 回复0
楼主

2005年之书海泛船

  文/台风100级(海边晓屋、海边小屋)

    读书,特殊是随心所欲地读本身爱读的书,需要精神的悠长假日,需要一份闲逸的心境。从学生时代起头,特殊是工做有固定收进之后,我陆续购买了不多很多有几百册书,还在市藏书楼办了借书证,有时还网上阅读。然而许久以来,像以前那样,周末午后,沐着清风,安平静静地读完一本书,已经成为难以实现的奢看,不是被应酬的德律风打断,就是加班造造无限无尽的案牍垃圾,其余的时间都飘浮在一望无际的人生琐事中。书架已经蒙尘,借书证也在比来退掉,上彀除了下载材料,更多是存眷天仙MM或杀人放火的奇闻逸事。只偶尔在清幽的午夜时分,才气远离世务之扰,拾起一卷闲书,重温夜读识书香的觉得。

    岁末,在冬风唤唤的夜晚整理书架,检阅一年书事,那本薄薄的人民文学版《食指的诗》突然映进眼帘。那是一本往年通过网上书店邮购的打折书,据说是迄今为行食指诗集的更好版本。那位住过神经病院的孤单诗人其实不像他感慨的那样,“只是那些不公允的年代里/一个无足轻重的牺牲品”(食指《诗人的桂冠》),他留下了“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气着贫苦的哀痛/我照旧刚强地展平失看的灰烬/用标致的雪花写下:相信将来”那样不朽的诗篇,开启了一代朦胧诗风,对北岛等中国现代诗人影响深远。岁首年月我重读过一次,如今又翻阅了一下,心里照旧被那些诗句所感动。

    记适当时还读了江苏文艺版的《海子传》。那是海子的安庆老乡、一名大学生撰写的人物列传。固然文笔一般,欠缺深度,但做者做了大量的查询拜访摘访,搜集很多第一手材料,向读者展示了海子及其家族的许多生活逸事,另有必然的史料价值。尼摘说人的精神过程有三个阶段,先是骆驼一般地困难跋涉,然后变身为严肃无敌的狮子,最初化为至实至纯的赤子。然而自从1989年海子在山海关卧轨后,中国诗歌就告别了传统的道德抱负主义和浪漫主义,90年代以来的贸易大潮已经使诗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像海子那样一心读书写诗,沉浸于诗艺摸索的赤子越来越少了。那纷歧定是坏事,山河代有秀士出,一时有一时之诗。但假设有志于写诗,赤子之心仍是必不成少的,同时还要有骆驼精神,经得起漫长的磨砺和胁制才行。

    海子有个很凶猛的老乡——陈独秀。近年来跟着大量前苏联文件的解密,共产国际在我国大革命时代批示失误的实证越来越多,淘尽黄沙始见金,颠末半个世纪的曲解之后,人们对陈独秀的评判越来越高,以至有人称他为“中国的普罗米修斯”。我看了墨洪写的《陈独秀风雨人生》和《陈独秀与中国名人》,觉得那位一度丢失于汗青尘烟的名人很亲热,他既有食指、海子那种赤子之心,又有他们所无的硬气,敢做敢为,是个脾气中人,是条坦荡荡的实汉子。关于他对中国文化和革命的影响,无须赘述,我感兴致的是此中的一章《陈独秀与苏曼殊》。

    苏曼殊的出身具有传奇色彩,本籍广东中山,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商人,母亲是日本人,但出生之际,其母就离家出走,自小由姨母养大,五岁时随父回国,十二岁时便在广州长命寺落发。他是个极端个性化的情僧、诗僧、画僧,放浪形骸,癫狂无度;生食鲍鱼曲到腹痛生病,“继则嗟叹床第然后已,”没钱买糖,则将本身的金牙敲下易糖而食。“契闷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故狂笑无故哭,纵有欢畅已似冰。”就是他本身的人生写照。陈独秀最领会他:“照如许看来,当曼殊是傻子的人,他们还在上曼殊的大当呢,曼殊的贪食,人家也都引为笑柄,其实是他的他杀政策。他目睹举世污浊,厌恶的心肠很强烈热闹,但又找不到其它出路,于是便乱食乱饮起来,以求速死。”他著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等凄婉哀切的言情小说,具有反对封建名教、逃求纯美和抱负的时代意义。他和日本艺妓百助眉史的恋爱,催生了很多缠绵情深的恋爱诗,特殊是当百助眉史被人用计奸污而他杀后,他连续写了十首诗来拜托驰念之情:“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陈独秀为了宽慰老友,也连续和诗十首,此中一首是:“昭王已死燕台废,珠玉无故尽属卿。黄鹤孤飞千里志,不须悲忿托秦筝。”在20世纪初叶那个中国汗青格局大变更的时代,一个豪气千扬的职业革命家,一个浪漫无比的天才艺术家,他们都被对方的实脾气所吸引,产生了情逾手足的友谊,谱写了一段美谈。

    我的书架有一本厚厚的《胡风传》,那是几个月前出差途中在一个小县城买的,做者是胡风夫人梅志。那位写过《小红帽出险记》等童话做品的巾帼做家,在垂暮之年征服常人无法想象的苦痛,历时八载写出了那部近800页的长篇列传。胡风是我国现代文艺理论责备家、诗人和翻译家,他一手培育提拔了路翎那位天才小说家,他在新中国成立后高声歌唱“时间起头了”,那首长诗在《人民日报》全文刊发,颤动一时,然而跟着史称“胡风冤案”的悲剧发作,他和路翎等许多不利蛋一路“遭到错误处置和不公允待遇”。平反后,他老了,精神近乎瓦解。病重之际,幸得同样失往生命荣耀的路翎前来探看,并看到新版的《财主的儿女们》出书。很快他的生命就划上了句号,中国常识分子的悲剧却还没有划上句号。如今,谁还无邪地往写那无邪的“三十万言”呢?今天,他们不再把人生价值的独一指向对准政治庙堂,却日益丧失崇奉,游戏人生,不知该指向哪里。不论是丰厚的版税仍是飙升的网上点击率,都无法抚平那道汗青的伤痕。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沦玩电脑足球游戏,研究了大量攻略秘芨,逐步成为实况足球和冠军足球司理的高手。因为足球司理游戏的运行速度太慢,在场景转换的三十秒至一分钟的时间空隙,我无聊翻阅李敖写的《蒋介石评传》。断断续续地读完后,觉得李敖版的汗青固然没有黄仁宇式的“大汗青看”,偏于就事论事和意气之见,理论阐发不敷,但里面的若干史料仍是令人耳目一新。如,西安事情之后,蒋介石授意其秘书陈布雷伪造他的《西安半月记》,全文起承转合,趁热打铁,完全不似中副手笔。此中尽量塑造他面临兵谏,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指导形象,连挠他的人都怕他三分。而据挠捕他的官兵回忆,其时他狼狈不胜、张皇失措、贪生怕死,以至还坐在地上耍赖。那令我想起王家卫的搞笑片子《全国无双》,汗青确实是个能够任由人妆扮的小姑娘。后来读到蒋氏王朝土山崩崩溃之际,陈布雷悲苦他杀,不由唏嘘,看来常识分子假设失往独立性,必定是一无所有。

    在游戏之余,我还看了唐浩明写的汗青小说《曾国藩》。不断以来传闻曾国藩的大名,却没有认真看过他的列传,书架上的《曾国藩家书》也稍翻一下就束之高阁。那本浅显好读的小说是走近曾国藩的捷径。面临摇摇欲坠的晚清惨境,曾国藩从底层起步,全凭小我斗争,历尽宦海风波,末获胜利,立德、立言、犯罪等方面都为时人推崇,把中国报酬官从政的聪明与盘算阐释得淋漓尽致。毛泽东曾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曲至今日,很多青年人还将他做为崇敬的偶像之一。然而他固然知进知退,在邪恶的宦海中游刃有余,却最末因天津教案背上“汉奸”、“卖国贼”的骂名,使人觉得世事无常。

    至于其它书,细碎读了一些;还重读了《新生》、《人生的枷锁》、《功与罚》等名著;报纸杂志也看了很多。遗憾的是还有更多的书只看几页,不断无法看完;以至只能充任房间粉饰。

    叹叹!

0
回帖

2005年之书海泛船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