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旧文重发】
豁 落 城 遗 址 怀 古
1986年10月
李俊华
金秋时节,我们登上五丈原,往觅觅昔时诸葛亮的踪迹。
据《三国志》记载,蜀汉建兴三年,也就是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第五次伐魏,出斜峪关,占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渭水相持。秋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又据近人考证,五丈原是一琵琶型小平原,北宽南窄,南端最窄处只要五丈宽,故名五丈原。诸葛亮曾在那里修建城堡,批示做战,至今断壁残墙犹存,本地人称为豁落城。我们就是怀着对那些的深挚兴致做此之行的。
绕过武侯祠,我们沿着田间巷子南行,。关中大地的秋天是标致的,刚出土的麦苗湛清碧绿,在微微的秋风中摇摆,远远看往,象是绿色的绒毯。路边,金黄色的山菊花交相辉映,甚是都雅。大约走了七、八里路,渐渐的,远处呈现了屏风一样的两座土阕,一位青年农人道:那就是豁落城。我们登时加快了脚步,走到近前细看,本来那是一道两米多高,三米多宽,二十几米长的土墙,横跨在那小平原的最窄处,一条巷子从中间穿过,把它分为两段。墙的正面是较为平整的斜面,能够看出是土夯的城墙,它的前面有条不深的沟,不消说,那必然是护城壕了。我们登上城墙举目南看,整个豁落城长约二百米,南端也是两段城墙,只是更低矮,几乎与平地相差无几了,工具两边是峻峭的深沟,临沟的边沿上还有些残墙依稀可辩,能够清晰的看出整个城堡的轮廓。据那位农人讲,昔时蜀军攻占五丈原后,诸葛亮派前锋魏延驻兵今天的高店镇,并将后营扎在棋盘山上,以防意外,如许,即便魏军占据斜峪关隘,蜀军也能够撤上棋盘山,从南古小道进进峙峪沟,沉着地退回汉中,可谓满有把握。噢,我大白了,难怪诸葛亮身后,司马懿来到那里观察了一番后叹道:“全国奇才也”,那时我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到了五丈原而不到豁落城,恐怕很难理解诸葛亮兵扎五丈原的战术意义,也更难理解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由衷赞颂。我在那断壁残墙之间久久游移,不由得思路如潮,暇想翩翩。五丈原啊,那令人憧憬的古战场,早已和诸葛亮的大名联在一路举世闻名,武侯祠前那“汉室孤忠”的匾额不正记载着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的深深的驰念吗!北坡下蜀军饮水的两眼清泉至尽喷涌不息,哗哗的水声似乎正如数家珍般的向人们讲述着诸葛亮的千载奇勋。啊!五丈原,那丰裕标致的古战场,诸葛亮用他生命之笔饱蘸满腔热血,把“鞠躬尽瘁。死然后已”写在了五丈原,写在了豁落城的地盘上,在三国鼎峙的汗青上写了最壮丽的一页;啊五丈原,豁落城,照旧是那里,巨星陨落,北伐未成,实乃千古遗恨,想到此,我心中泛起一股无名难过,不由脱口吟出杜甫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天色暗下来,我们分开了豁落城踏上了回途。几小我谁也无话,似乎都在如有所思的想着什麽,走着走着猛回头,暮色中,那城墙竟是那样挺拔,巍峨。
1986年12月25日《陕齿报》四版
【跋】那是33年前之一次在厂报上酿成铅字的小文。昔时笔力之疲弱、鸠拙令人汗颜,然事实是三十余年前的实在程度,所以今天一字未改。那也是之一篇文艺稿、之一次领稿费5元-------其时的厂报编纂说,你的稿费仍是更高的,我戏言:不外就是两壶醋钱,编纂说,那也是老陈醋钱......记忆犹新。
201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