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诗文看清初奏销案
钱 行
《我说苏州》一书载俞平伯先生《赴浙苏日志》,讲到在苏州洽隐园(惠荫花园)见"清韩慕庐(×)手植墨藤,盘在老树上,与拙政园文衡山萎藤相昆季。"
那韩慕庐除了留下手植墨藤外,还给苏州后人留下了一些诗文,告诉我们一些昔时的事,也可说是汗青吧。
韩氏诗文集名《有怀堂集》,此中有一篇《刑部尚书翁公叔元神道碑》,讲到清初顺治年间的事:"坐奏销案俱谪,公以隶卒,×以官兵圈房,被迫辱俱欲死。后公寄籍永平,×秀水,俱第一,亦俱黜。"
那第一句"坐奏销案俱谪"讲的是清初一件大案,是由江苏巡抚墨国治的奏章引起的。墨说苏、松、常、镇四府的赋税,历年积欠的很多,他已令所属统计造册,计得绅士13500馀人、衙役240人,报请朝廷处置。顺治皇帝批给有关部分,决命名单上的现任官员降二级挪用,秀才、举人、进士等功名一律褫革,积欠数目大的还要逃交。因功名已革,所以枷责鞭扑都可施行,能够说是其时常识界的一场大灾难。
"公以隶卒,×以官兵圈房,被迫辱俱欲死",那是讲翁公因欠赋受隶卒之辱;韩×则除此之外还犯了一件官兵图房的事--驻防官兵看中了韩家房屋要占以驻兵(及军属),韩氏另有诗《己未出都述怀》讲及此事:"破巢兵扑捉,勾租吏怒嗔。输租仍殿租,褫辱及衣巾;室毁还做室,催促旧仆人。"说他在逃租和占房二事中的遭遇。出格是"室毁还做室",官兵占用了房产,竟还要原房主补葺拆修,供其享受,恰是欺人太甚。
翁叔元是常熟人,韩×是苏州人,此次功名被革后,后来要再往参与测验,翁就寄籍永平,韩赴秀水,到外埠往报考。二人到底有才学,又都考上,且均第一。可是又被查出来了,"俱黜"。
那件奏销案,涉及士绅一万多人,其时有条记小说(非今之小说)述评此事,云:"巡抚墨国治强愎自用,造欠册达部,悉列江南绅衿一万三千馀人,号曰抗粮,既而尽行褫革,发本处枷责,鞭扑纷繁,衣冠扫地。如某探花欠一钱,亦被黜,民间有探花不值一文钱之谣。夫士夫自宜急公,乃轩冕与杂犯同科,令媛与一毫等罚,仕籍学校为之一空,至污吏蠹胥侵没多至万万,反置不问,吁,过矣。后大司马龚公特疏请宽奏销,有'事出创行,过在初犯'等语,全国诵之。"
那一诗一文,告诉了我们清初苏州(江苏)士绅所受的一次大灾难。假设再参以其他材料,还可有进一步的领会。徐乾学《×园集》中有他为翁夫人钱氏所做墓志铭,讲到翁家的事:说昔时吴中大饥,铁庵(翁叔元)家贫,夫妻二人二女儿还有一老媪,天天只要一碗米,杂以糠,幸不死。而翁的大哥竟贫饿而死。那时又遇逃索欠赋的事,翁叔元功名已革,吏卒天天来,他"恐见辱,欲雉经者数四",夫人和女儿天天守着他,不让他他杀。那天又有人来敲门,翁认为又来催钱,无法家中无钱,遂又想他杀以了事。夫人听出敲门声不像催租吏那样卤莽,乃让女儿往门缝中窥视,发现敲门人不是当地口音,本来是翁的族叔父从洛中派来送信的。开门让来人进来后,接信,内有一百金,嘱侄儿快往洛中。翁叔元把百金交给官府,固然还有积欠,事实逃索稍松,翁氏乃有时机走了。翁叔元走后,吏卒又来催收,发现翁已出走,乃拿出绳子,拆出要缚夫人往见官的样子,"夫人愤欲投水死",二女及邻居劝救乃得不死。最初,把房子卖了二十金交给官府,夫人和女儿逃到一个穷山恶水破房子中住,"炊烟累日不兴"。而翁叔元逃到了永平,投靠族人,以后乃借籍永平,考中了举人。"报者至,进草屋,见其灶半沉水底,盎中仅数日储,叹气往。"那篇墓志铭中没有讲到韩×碑文中提到的考中了又被黜的事。曲到再过了十六年(从坐黜那年起头),翁叔元才考中进士,得以迎老婆进京,完毕了两地分居的日子。夫人念翁晚年无子,还特意从家乡买了一妾一同进京。那在其时认为是夫人的妇德,所以写在墓志铭内了。
所谓欠赋税,墓志里说得清晰,实为比年灾荒所致。翁氏弟兄是田主阶级,也穷得食糠,饿死,所欠钱粮天然一年一年积欠下来。如今突然总算帐,并且不管欠多欠少一律清除功名,使那些中过秀才、举人、进士的人若何食得消。不是苛政是什么?
就在那奏销案稍前,苏州还有闻名的金圣叹哭庙案,被杀的有一十八人。韩×为顾予咸所做《墓表》,也有几句讲到此案:"及狱具榜掠诸生万状,必欲引先生,不承,乃强进之。十八人者,竟傅会逆案皆斩。坐先生绞,奉旨复官,觅进以奏销案,竟落职,嗟夫,曲道之难如是。"顾予咸是吏部员外郎,因病回乡(苏州长洲县),不意遭此大祸。那哭庙、奏销二案,都是巡抚墨国治一手形成的。
墨国治办了那二件大案,自知不得民气--老苍生(以常识分子为代表)对他恨之进骨;后来他家有凶事,循例要父(母)丧守丧,他恐惧一旦去职手中无权即遭抨击,惶惶然在新任巡抚韩世琦抵达之前,就先期离苏,"轻船遁往"。那件事被朝廷上的言官参了一本,说他擅去职守,部议降官五级处分,康熙皇却批示予以撤职。过了好几年,他才复出到云南仕进,正碰上吴三桂叛清,他亦连累进往,被杀,死得很惨。
韩×于康熙十二年考中状元。《聊斋志异》里还编了一个他中状元的故事,说他大魁全国之前,受聘为鬼师,在阴间一家人家教孩子,期满告别时,店主告诉他:"公改日为全国第一人,但坎禀未尽",公然,后来都应验了。最初,他官至礼部尚书,身后谥文懿。
文中× 处多应是炎字上加一草字头.而徐乾学的做品集书名中的第一字是瞻(往目傍改竖心傍)
原载苏州杂志一九九八年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