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札与手札展

5小时前 (15:31:31)阅读1回复0
猪脚
猪脚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782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5657
  • 回复0
楼主

  手札与手札展

  4月21日,心迹#8226;墨痕:现代做家、学者手札展在东莞表态。那是继北京通州博物馆首展之后的第一次巡展。我与斯舜威先生筹议,把此展当做一次对汗青的回看,对文情面怀的表达,对我们心灵的一次抚摩。

  展览的规模不大,做品也不多。但,倾泻我们的生命热情和真诚感情却很多。因而,我们情愿看到手札展在各地孤单而高雅地行走,看到她一天六合被目生人熟识,看到她回到文人的日常生活。

  西学东渐,改动了我们问思现实的办法,也改动了我们传统的文化习惯。好比手札,那原来是中国文人最为根本的传达世俗信息、思惟豪情和价值看念的表述体例,起首遭到硬笔书写的挑战,进而又被计算机文字处置系统全面倾覆。手札渐渐远往,她已经没有理由介进文人的生活,也不成能被“现代化”了和革新了的做家、学者们喜欢。她的命运,恰是中国文化的缩影。

  然而,对谎话的识别源于对美的刚强想象,当汗青的飓风毫不留情地拂往岁月的尘土,我们突然发现,以革命进化论所推导出来的古不现在的论调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的立场,离汗青的本相和文化的本相有着如何的间隔。

   手札在中国的当下确实少了,她适用的功用微乎其微,她手艺的标准和文化的要求却没有降低,在“西学”中泡大的新一辈中国人,天然敌手札目生,以至厌恶。

  每一个时代总有一些刚强的文化守看者。我与斯舜威不敢自称其者也,但我们情愿以手札的形式,表达相互的现状和心绪。往昔历历,我照旧记得对斯舜威手札的等待,彩笺与行草,识见与感悟,风华与神摘,让我在阅读之中陷进到古典的情境——火热的友谊、清寒的文章、寥寂的墨痕、兄弟的思念#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于是,我们想到手札展,一次孤单而自信的民间文化之旅,一次感情各表的沙龙雅集,一次细弱而热诚的同仁唤吁。就如许,文人手札的现实之旅在不达时宜中起头了。

  同志敌手札展的存眷,对事关文人书法诸问题的关心,让我们感触感染到传统文化与我们的间隔越来越短了,关涉传统文化之核心问题,人们越来越有兴致根究了。一些人敌手札展予以较高的评判,一些人提出了量疑。 青青李子——不是70后,就是80后,在题为《回不往了》一文中告诫我们——无论是毛笔、硬笔仍是电脑,它们的素质都是东西。利用东西,当然要适用、便利、高效。至于文化、审美之类,是依附在适用之上的。当有了新的、更适用的东西后,旧的即便不被裁减,也会越来越小寡化。别说举办一次手札展改动不了,就是举办十次,估量也没有多大用途——突然想到,从用刀子刻字到用毛笔写字,其实也是一种改动了。根据斯舜威们的逻辑,底子连用毛笔都是值得遗憾的。各人应该每人发一把小刀,再发一堆牛肩胛骨和王八壳子,间接在上面刻甲骨文好了。

   当然,科技越兴旺,世界越简单。我们的根究体例和娱乐体例愈加外表化,因而,一切冗杂化的形态,一定遭到量疑。根植于农业文明的手札,就在“科技决定一切”的朝上进步史看里,一天一六合远往了,曲到我们仅能看到它迷糊的背影。

   不怕,只要还有迷糊的背影,我们就有自信心唤吁更多的人前来赏识。何况中国文人抒情达意的体例,一个古老民族面临世界的文明形态,离手札的联络是极其密切的。

  依托一个展览,我们缅怀手札的汗青之美、艺术之美,体味到传统文人澄明的心里世界,看到让我们为之骄傲的精神仪式,延续一种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文明。从北京到东莞,我们迈出了自信的一步,我们还要往更多的城市,为手札“传教”。写手札的一刻,实的很美,很东方的美,很有深度的美。

0
回帖

手札与手札展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