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鬼故事,最多是人鬼相爱的内容.活人在现实中无法不当协,身故为鬼,就有了变通的余地.在那些鬼故事中,女鬼尤为吸惹人,鬼影婆娑,个个美艳绝伦,并且具有深挚的文学情味。
《牡丹亭》是明戏曲家汤显祖的四大剧做之一,杜丽娘游园惊梦,伤情身后,灵魂不散,与柳梦梅阴灵幽会,表示柳生掘墓开棺,丽娘起死回生......那个戏剧的故事显然出乎生活常理,带有妄想的性量,但丽娘做为“鬼魂”的形象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却强烈地叩动着古代青年男女的心灵。一个娄江女子因读《牡丹亭》断肠而死;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有“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的描写。
另一部晚明佳做周朝俊的《红梅记》,说的也是鬼,南宋权相贾似道泛船西湖,伺妾李慧娘,偶见墨客裴禹,失口赞颂:“美哉少年’,
回府后即被杀死。尔后贾又把裴禹囚于书房红梅阁中,是李慧娘的鬼魂救裴出险。六十年代初,孟超先生曾将《红梅记》改编为《李慧娘》一剧,表演后颤动一时,深受中国苍生的喜欢,文艺界还因而展开过一场“鬼文学”的议论。孟超先生在改编创做“李慧娘”时,完满是连系群寡“喜闻乐见”的形式,而且根据时代的需求,给仆人公加进了强烈的爱国意识。虽如斯,孟超先生后来的遭遇却是不胜尽言。
苏小小是一位最有才思的女鬼,南齐时钱塘名妓,貌绝青楼,年少早卒,葬于西冷之坞,芳魂不殁,往往在花间呈现。《乐府诗集》中有她的《齐心歌》,“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齐心,西陵松柏下”。几文人才子为之不能自制,纷繁前去拜见她的坟墓。有李贺的“幽兰露,如啼眼”;有徐渭的“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比翼罢双飞”;还有大诗人白居易的“若解多情觅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绿草如茵,松树如盖,宋时的才仲觅其墓拜之,幽昏三载,亦卒于杭,葬小小墓侧。几年过往了,苏小小的踪迹哪里觅呢?西冷桥旁的墓在文革初已被拆毁,“油壁香车不再逢”,留给后人的只要西陵下的风声雨声。
太多鬼的故事,老是让人难以释怀.晚唐的一位湘女,才思曼妙,身后诗魂不散,做诗被人记下."红树醒秋色,碧溪夜弹弦.佳期不成再,风雨杳如年"。一样是多愁善感,一样是风雨韶华,如许清新的鬼故事,我最喜欢。
其实说人说鬼,都在其次,人生难堪,在鬼影中也别有一番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