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十五不知春,偏惹君王凝望频。愁煞宫中诸女伴,一方红绵束腰身。”那是一首昔时传播甚广的清宫词。说的是清代的年轻美貌的后宫妃嫔在皇帝召幸之前,必需要做好一些诸如“一方红绵束腰身”筹办工做。那么,嫔妃在与皇帝上床前,为什么要“一方红绵束腰身”呢?本来,清代的后宫嫔妃进进皇帝的寝宫之前,都必需要脱光身上衣服,只能在腰上扎一条红色的棉布。
按清代的定造,皇帝每当召幸嫔妃,专司皇帝性生活之事的敬事房寺人,不单要把年月日时记在手册上,做为嫔妃受孕的证明,并且在皇帝的晚膳之时,但凡备幸的嫔妃,敬事房寺人都为她们筹办了一面绿头牌,上边写着备幸嫔妃的姓名。牌子的款式与京外官引见之牌不异。或十余面,或数十面。寺人把那些牌子放在一只大银盘中,筹办晚膳时呈进。所以也喊做膳牌。待皇帝食完晚饭以后,寺人即学盘跪呈于皇帝面前。皇帝若无所幸,则日:“往。”如有所属意,即取牌翻转,使牌背向上。寺人退下,把此牌交给另一寺人,那就是专门负责将皇帝召幸的嫔妃放在御榻上的寺人。
到了晚上,皇帝先已躺在御榻上,被子下端敞开。两个负责召幸的寺人,把皇帝点了牌子的嫔妃上下衣服全数脱光,只留下嫔妃用斗篷裹好她的胴体,抬到御榻前,然后往掉斗篷,那个嫔妃子就裸体赤身由被子下端爬过来,让皇帝临幸。敬事房总管寺人与负责召幸的寺人都在窗外立候。如时间过长,总管则高唱:“是时候了。”皇帝如不该则再唱。如斯三次,皇帝命寺人进进寝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