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官管、国控”体系体例下的四种“卖粮难”现象及根究
内容概要:在现行粮食运营体系体例及其市场化前提下,在中国粮食市场闪现出“国度造定、处所施行”、“农人卖粮、政府买粮”、“市场成本、方案收益”和“乡土中国、粮食国际”等显著特征。粮食“卖”与“买”之间存在着难以征服和超越的“盲点”和“藩篱”;粮农经常陷进更低收买价格 “诱惑”下的“价格误判”的“卖粮窘境”和市场效益预期“陷阱”; 农人在粮食市场力量匹敌和利益博弈中的“弱势场面”现象到处可见;国度暂时收储政策收买使官商“绝处逢生”,又将民商“逼进绝境”;宏看政策调控力量及社会关系权力在“卖粮”中的感化“势不成挡”,以致尚未留给“市场调剂”的空间和余地;农人“卖粮难”问题将持久存在,且愈加“隐讳”和“冗杂”。
一、 引言
理论思惟和体味事实告诉我们:“标准性的原则是等同的,但瞄准则的熟悉程度却是‘良莠不齐’的”;“褫夺的残酷性量是不异的,但褫夺的体例却是‘屡见不鲜’的”;“市场份额是必然的,而侵占市场的手段却是‘千差万别’的”;“经济利益是一致的,而瓜分利益的行为表示是‘千变万化’的”;“工作困难严峻到什么水平,其计谋就浅薄到什么水平。”
“卖粮难”是中国农人标记性的问题,持久以来遭到社会的普遍存眷和热议,也是学界所关心的重点和热点,且研究功效丰盛。然而,纵看现有研究文献,不难发现:大大都文献往往将“卖粮难”问题简单等同于粮食价格及其感化机造构成问题,诡计越俎代办地答复息争决“农人卖粮”的“成交额、交易值和市场价”问题,从而把研究重心放在粮食的“收买、库存与政策性价格关系”上,且次要集中对“粮食储蓄的功用、感化、规模及规划”等问题的定性阐发和定量研究(王健,2012)。学界对“政策性粮食库存东西感化”问题的研究往往是从价格不变与颠簸层面来阐明论证,摘用以数理经济学和计算机手艺为根底的平衡模子的量化阐发,鲜有将“政策性粮食收买、粮食库存(储蓄)与农人卖粮困难”间接联络起来停止深进根究和阐发的研究。
2013年8月和2014年6月,做者带着“农人卖粮难”那一中国农人“标记性”的问题,赴黑龙江双鸭山集贤粮食消费县和吉林省松原长岭县停止实地调研。查询拜访发现:在现行粮食运营体系体例下,粮农卖粮困难“超乎想象”,粮农种粮热情“不可思议”,粮农收益“能够想象”。在此,从粮食“民生、官管、国控”的视角,跳出“此差彼好”的常规逻辑,查询拜访和审阅“农人卖粮难”——那一特殊而普及的现实问题,也是查询拜访发现的“系统梳理”和研究结论的“切当表达”。
二 调研发现
现象1:“国度造定、处所施行”下的智障及“破绽”
因为粮食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以及中国经济开展途径战术抉择决定了“民生、官管、国控”粮食运营体系体例的持久性与固定性。在那种特殊的体系体例下,国度是“粮食轨制安放、政策造定与价格构成”的意志者和决策人,处所是“粮食轨制、政策与价格”的施行者和责任人。在决策者与动作者“截然两分”的现实前提下,推诿“施行破绽”,以及处所施行政策“扭曲”、“走样”现象(问题)普及存在。“在农村政策施行层面,村落‘三提五统’政策和粮食商业管束政策的施行也是处所‘扭曲’中心的更好例证。‘村容整洁’已蜕变成处所政府驱逐农人上楼、掠夺农人宅基地的遁词,中心政府用于兴建农村水利、道路等的专项资金被各级政府和部分克扣、调用,以至贪污。”(谭秋成,2012) “国度每年补助粮食主产县8000万,颠末层层‘盘剥’最初实实到县里只剩1000万。”(李国祥,2013)
国度粮食更低收买价政策对粮农而言,不单没有呈现政策设想者所想象的那样——“不变市场价格、庇护粮农利益”,相反,粮农经常陷进更低收买价格“诱惑”下的“价格误判”的“卖粮窘境”和市场效益预期“陷阱”。 集贤县永安乡北兴村种粮大户贺先生说,他家从三个村的350户农户手中集中了1500多亩耕地,一年一租,租金完全取决于市场行情(价格)——2010年6000元/每公顷,2011年7200元/每公顷,2012年8800元/每公顷,虽然地价很高,但能够承受,市场脾气就如许。然而,使贺先生难以承受的却是对国度粮食政策抱予不实在际的预期而形成的“收进缺失”。他说,他和村里的绝大大都农人一样,总想还有国度收买价格“兜底”,当每斤玉米0.72元时不卖粮,指看卖价再高些,成果不能不在价格下跌至0.65—0.67元/斤时将粮食处置销售。
现象2:“农人卖粮、政府买粮”下的区别及“藩篱”
国度暂时收储粮食的轨制性安放也未能呈现预期的效果,相反与其政策预期渐行渐远,“粮食储蓄可能延缓市场价格的信号感化,把原来不严峻的欠缺倾向积存成浩荡的颠簸。假设把赐与不敷的趋向当做消费的短期颠簸,并用储蓄加以平稳,粮食储蓄的感化就可能走向原定目标的背面。”(钟甫宁,2011)
事实上,在国度垄断粮食运营体系体例及其“农人卖粮、政府买粮”的市场前提下,粮食“卖”与“买”、“政府”与“农人”、“粮农”与“粮官”之间存在着粮农难以逾越的区别及藩篱,农人、粮农、民商在粮食市场力量匹敌和利益博弈中的“弱势场面”现象非常凸显。农人销售的是湿粮,而政府收买的是干粮,此中的脱节不单单是“产量水分”与“销量原则”的问题,还有“国粮门槛”和“关系门卫”的问题;阻隔粮农销售粮食的次要不是“湿粮水分”,而是农人难以超越的“门槛”及“门卫”;农人可以卖粮以及卖粮几关键取决于与收买者的关系密切水平,以及逾越“道道门槛”和“无数门卫”的才能。
现象3:“市场成本、方案收益”下的盲点及“裂缝”
为了发扬国度调控感化,在粮食范畴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做出积极而有效的勤奋,出台和启动了“耕地庇护、种粮补助、储蓄粮吞吐、更低收买价、暂时收储与竞价销售”等粮食政策订定合同案,此中:“种粮补助”影响较广。但是,“粮食政策并未有效缓解成本上涨压力,其次要表示为补助运做成本高、补助无法填补农资上涨、补助对象错位、政策欠缺跟尾。”(钟鈺,2013)如2011年粮食曲补和农资综合补助两项补助为90元,与农资价格上涨构成明显比照,与欧美、日本等国度每亩数百元以至上千元的差别比拟“少得同情”,“补助面”比力狭隘。此外,“农机补助和粮种补助”根本失往补助的意义,以及未能突破“产粮大县、工业小县、财务穷县”的现实窘境(佚名,2013)。 “多年来,国度及处所各级物价主管部分对化肥消费企业所需电、燃料价及税收予以优惠,以降低化肥价格间接补助农人,从而调整与分配各市场主体间的利益。事实证明,那种行政化的利益分配体例,其实不能很好地协调相关主体的利益。……尿素、磷肥、钾肥价格大幅度上涨,农人没有享遭到低价化肥。”(钟鈺,2013)
在现行粮食运营体系体例下,“粮食成本由市场决定,粮食收益由政府方案”,从而存在着农人、粮农和民商难以超越的裂缝。查询拜访发现,粮食主产区,“市场调剂不做为、国度调控不到位”的问题凸起,以及粮食消费成本增加与粮农销售价格上涨幅度差别步,且差距比力大。实地查询拜访数据展现,2012年,集贤县每公顷玉米种植成本4700—5000元,地盘价格7200—8800元/公顷,产量1万公斤,每公斤1.5元,每公顷粮食经济价值1.5万元,扣除成本和地盘费用,每公顷粮食种植纯利3100元,每亩206.7元。与2006年比拟,2010年人工成本、地盘成天职别进步了49%和95%。2011年,在粮食消费成本中,人工成本为35.8%,地盘成本23.3%。根据农户户均耕耘面积9亩计算,2011年种粮纯收进仅仅相当于外出务工纯收进的18%(2006年为21.4%)。
现象4:“乡土中国、粮食国际”下的不同及“鸿沟”
“ 粮食政治性”及国情是“中国的”,中国却是“关系式的”;“粮食经济性”及权力是“国际的”,国际却是“契约式的”,二者存在着显著不同,以至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根植于“地盘”,社会构造深躲于农耕经济,围绕地盘轨制,衍生响应的利益分配轨制和文化形态;乡土社会在地盘操纵的调适过程中酝酿出自给的存在意义和社会价值系统,构成了特定的“世代继替”、“差序格局”、“礼俗次序”和“动作逻辑”特征的社会构造关系;地盘资本和血缘家族是构成乡土社会平衡的经济根源,且不变而耐久(费孝通,2007)。在乡土社会中,由熟人之间的彼此相信而构成经济交易和非经济活动的根底;以及维系其根底的是与生俱来的熟悉的相信,对契约的信誉并非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作于对一种行为的端方熟悉到不假根究时的可靠性(费孝通,2007)。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关系社会,特殊是成立在血缘和地缘根底上的社会关系收集,不只是一切社会轨制和权利运行的根底,也是重要的信息分享和资本设置装备摆设的替代机造。在中国农村,因为正式轨制的建立和开展滞后,“关系”等非正式轨制在社会经济中的感化更为凸起(李树等,2012)。那些拥有更多政治和经济资本的“精英”家庭也响应拥有了更多的“关系”资本(边燕杰,2004);同时,那些“精英”家庭也往往凭仗其“关系”优势,通过扭曲现有的市场规则和轨制规定为本身利益获得更多的时机,从而扩展了与通俗群寡在就业和收进方面的不公允权力,以及不公允时机权力的代际相传,招致社会分层固定化(李树等,2012)。
三、 研究结论
粮食的“原素性”、“季节性”和“重要性”特征决定了中国粮农,那个既是粮食消费者,又是粮食消费者那一特殊“群体”的永久性。粮食产物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以及中国经济开展途径战术决定了“民生、官管、国控”粮食运营体系体例的合理性。在现行国度粮食政策及运营体系体例下,粮农“销售难”问题将持久存在,且只能“构造性的部分改进”,难以“整体性的全面处理”。
结论1 :国度政策性粮食收买对粮农利益“庇护”收效甚微
在现行国度粮食政策及运营体系体例下,政策性粮食收买和收储及其行政手段必然水平促进粮食产量的增产,但是关于粮农收进增加和收益的庇护效果微乎其微。 粮农能够承担市场价格颠簸所形成的“收进缺失”,而难以脱节粮食收买价格的“骚乱”下的“形势误判”所陷进的“卖粮窘境”。事实上, “粮食收买市场尚未走出政府订价的老路” (李经谋,2003年),以致卖粮难问题愈加隐晦和冗杂。
结论2:“卖粮难”并不是是影响农人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调研成果表白,“卖粮难”次要影响的是农业资本的设置装备摆设、种植品种、种植构造和种粮收进的几,而不是影响农人种粮积极性的关键因素;粮食价格颠簸、资本要素改变、销售收进的增减势必影响种粮面积及粮食产量的增减,但也与粮农的种粮积极性不间接相关。
在粮食主产区,种植粮食关于粮农而言,无论有什么样的困难,以及发作什么样的改变,他们的种粮积极性始末连结“昂扬”的形态。或者说:第一,持久外出打工的不属于粮农群体;第二,粮农习惯种粮、喜欢种粮;第三粮农种粮是职业和自信心拜托——粮食比任何其他产物给消费者予以成就感和幸福感,以及天然的称心感。能够说,年轻人分开农业,不是不情愿种植粮食,很可能是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及改动城乡区别命运使然,也许是“好男儿志在远方”看念的差遣,还可能是年轻人猎奇心和闯荡世界的愿看所致。
结论3:“政策”和“关系”是决定粮食主产区利益的关键因素
粮食的利用价值和重要性决定了国度掌握粮食市场的需要性,粮食市场价值和比力效益特征决定了粮农的保存和命运。在“适宜种粮、只能种粮”的中国(北方)粮食主产区,在现行粮食运营运营体系体例及市场化前提下,“经济方案”色彩深挚,“政策”和“关系”是决定粮农利益的关键因素。换言之,粮农的前途、利益和命运很大水平取决于国度政策调控力度和影响,以及粮农本身的社会收集才能及关系,以致农人“卖粮难”问题愈加“隐蔽”。
结论4:“售粮难”是国度特殊粮食运营体系体例下的一定产品
“销售难”是世界性农人市场化开展“难题”。但是,“卖粮难”问题在中国具有普及性和特殊性。在“民生、官管、国控”及其“国度造定、处所施行”和“农人卖粮、政府卖粮”粮食运营体系体例下,粮食主产区粮农“卖粮难”问题将持久存在,且愈加“隐蔽”和“冗杂”,而且能够构造性的“部分改进”,难以整体性的“全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