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冠全国
歙(she)砚因产于歙州而得名。唐五代时,歙州辖歙、休宁、祁门、黟、婺源等地,而以婺源所出为优。汗青上歙石开摘固然断断续续,几经兴衰,然而参考之资始末无法与它相媲美。
歙砚驰誉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汗青,据宋人洪景伯《歙砚谱》记载,唐开元年间,歙州猎户叶氏逐兽至长城里(地名),见到山溪里,叠石如城,莹洁心爱,携回成砚,由此歙砚始闻全国。又据五代陶谷《清异录》记载,肖颖士至“仓曹”李韶家,见歙砚颇良,退语同业者云,“此三灾石也”。(按:肖颖士乃开元二十三年进士),此可证明唐盛时,歙砚已大显。为此,李晔《六砚条记》云,端溪末行,婺石称首。至今唐砚垂世者龙尾也。可知歙砚始于唐代开元年间,是切当无疑的。唐元和年间,闻名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一文中已把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列为全国四大名砚。唐咸通年间,文学家李山甫有赞歙砚诗:“逃琢他山石,方圆一勺深,抱才唯守墨,求用每虚心。海浪因纹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帝值令媛”。从那首诗阐明,在唐代,歙砚的石品已经命名,雕工也十分讲究。
歙砚做为御赐品,始于唐末。《清异录》载,“开平二年”(908),梁大祖墨温赐宰相张文蔚、杨涉、薛贻‘宝相枝’各二十,龙鳞月砚各一。‘宝相枝’斑竹笔管也。……鳞石纹似之,月砚形象之,歙产也,南唐(937-975),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全国之冠”,第一次在歙州设置了“砚务”擢砚工李小微为“砚务官”派石工周全之,专门搜集佳石为宫中造砚。因为国主的重视,歙州一带的造砚业就更为昌隆了,歙砚的身价从此百尺竿头。由帝王设置砚务官督摘歙石,算得上是破天荒的盛举。能够说,那是歙砚最灿烂的时代,也是中国砚史上最灿烂的一页。
到了宋代,歙砚进进大开展期间。南唐败亡后,歙石开摘停产五十年。宋景佑年间(1034-1038年),歙州太守钱先芝,察访到南唐李少微开过的歙砚产坑已被河水沉没,汇成大溪,便摘取办法,把大溪移还故道。如许歙石才从头开摘出来。此次开摘,由县令曹平主持下停止,规模很大。以后,歙州太守王君玉陆续开摘歙石。嘉佑年间(1056-1063),刁廖为县尉,又开摘了一次。那几次较大规模的开摘,使歙砚精品不竭涌现,石色浩瀚,影响不竭扩展,其时的闻名文人、学士、书画家、对歙砚无不赞誉,歙砚石色之多,量地之细,为诸砚之冠。如宋代洪景伯、胡仔、苏东坡、欧阳修、蔡襄、周必大、黄山谷等都写了许多赞许歙砚的诗文,指出歙石的各色妙处。南宋(1225-126 4年)歙州知府谢暨每年都向理宗进贡“新安四宝”,既“澄心堂纸、李廷洼墨、汪伯立笔、羊头岭古坑砚。”此中羊头岭,今称羊斗岭,与龙尾山相连,既龙尾古砚。
元代至元年间,婺源县令汪月山,为了称心达官权贵的贪欲,曾经“发数都之夫力”往发掘歙石,成果“石尽山颓 ,压死数人乃己”。旧坑沉没后,又转往紧足坑发掘,经年累月,愈挖愈空,成果到了后至元五年(1339年)。紧足坑又宣告塌陷。关于那一次坑洞塌崩的情景,元代江光启《送侄济船售砚序》一文,记之最详:“今至五年十月十八日夜,淹声如惊雷,隔溪房瓦皆震,人惊兽骇;数年前工人告予,紧足石断凿已尽,予不之信,至是公然。六十年两见此事,亦可一慨”!歙石遭此厄运,便持久无人开摘。不只整个明代,以至到清康熙、雍正年间也都没有开摘过。固然,在此期间,本地砚工成群结队,不竭在坑口、溪边、山脚、河滩、觅取佳石,造出一方方石砚,携至外售,颇能庇护歙砚的声誉。但和端石大规模开摘绵连不竭,明、清两代佳石纷出比拟,就显得一蹶不振了。
清乾隆年期,歙石事实开摘了几次,尚末有材料考正。但最初一次正规开摘,应该是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即1777年),清歙县闻论理学者程瑶在《纪砚》一文中说:“乾隆丁酉夏蒲月,余从京师回于歙、时方摘龙尾石琢砚,以供方物之贡。”既然是为了“进贡”而摘石,看来规模不会太小。那是清代乾隆时歙石正规开摘的独一有记载的一次。〔同时据歙县志载:道光时充贡之物惟砚与墨为最,每年三贡(春贡.万寿贡.年贡)每贡砚二份,(六方者四匣、两方者两匣,共二十八方),歙县墨海二方。〕在此之前,从未到清初,大约五百年内,再无正规开摘歙石。1910年摆布,安徽军阀马联甲令婺源驻军为他开摘掘砚石,因为不知砚史,又无苍生撑持,除掘取一些残石外,也没有正规开摘。民国初期,歙砚消费濒绝境。歙县剩下的一家砚店汪义兴(斋名翰宝室),只是从江西玉山购进石料,消费一些低档砚台,徒有歙砚之名,却已失往歙砚之实。到抗日战争期间汪义兴砚店倒闭,砚雕艺人纷繁改行换当、离乡布景。 解放后,1963年在周总理和本地人民政府的亲热关心下,恢复了歙砚的开摘和消费。
歙砚砚石量地绝美,在雕饰上具有特殊的风气。自南唐以来、歙砚雕琢浑厚纯朴、线条笔直、刀法刚健著称于世。履历了历代砚雕名家的辛勤耕作获得了很大开展。出格是近几十年来涌现出诸多名家高手,并构成了多种门户。雕琢枝法和设想一改传统面目,弃俗气和匠气、求清新典雅到达了必然的艺术性,使那传统工艺更具收躲意义。
[笔墨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