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清话之叶德辉

9小时前 (00:35:15)阅读1回复0
猪脚
猪脚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801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6030
  • 回复0
楼主

书林清话之叶德辉

  安步书市,有浙江版的近人书话系列,随手翻阅,书颇可看,余携一册《叶德辉书话》而回。以前只晓得叶氏曾以"土豪劣绅"之下场而死,据云死时身中六弹,可谓惨绝人寰也。而叶德辉又曾著有被读书人所推崇的《书林清话》,可谓是大读书家也,后来学者评判他"所著及校刻书凡数十百种,多以行世。"心下里对其人其行颇有些兴致,灯下细读此书,慨叹殊深,其学问实是好的,令人不能不钦佩他。至于其操行悖谬那是见仁见智,后生如我者只能在其书中觅觅前辈风貌也。

  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号郋园,又号曲山。本籍江苏吴县。承平天堂骚动之时,其父叶雨村始迁居湖南,占籍长沙(后叶德辉读书岳麓书院时,又买了个湘潭县籍)。叶德辉即出生于长沙,故自称是"半吴半楚之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吏部主事,两年后假回故乡--长沙苏家巷。尔后居家处置经学、小学研究,兼及躲书、校书、刻书诸事。叶氏对文字学用力甚勤,对《说文》用力犹深,他取《说文》中所称读某著者数百条逐个为之疏证,时出创见,颇受其时学者之称许。在居长沙的几十年里,叶德辉虽有诸般败行恶迹,譬如编录《翼教丛编》,护卫纲常伦理;但却从未舍弃过对学问的逃求。故学者谢国桢先生在《丛书刊刻源流考》一文中有如斯评判:"叶氏为湖南土豪,出进公门,鱼肉乡里,……论其人实无可取,然精于目次之学,能于正经野史之外,别具专制,旁取史料,开后人治学之门径。"

  浙江版之《叶德辉书话》,辑选叶氏书话文字三种:《躲书十约》、《书林清话》、《书林馀话》。此中《躲书十约》一种,可称躲书家体味之谈,尤为宝贵。从"购买、辨别、拆潢、陈列"等十个方面介绍了古书收躲之根本条规。《书林馀话》为《书林清话》续篇。此二种摘撷博识,凡涉镂板、印刷、拆帧、传录、收躲、题跋、校雠等史案掌故,皆有考证,故为版本、目次学者所重视。梁启超在《国粹进门书要及其读法》一书中,论及《书林清话》说:"论刻书源流及掌故,甚好。"叶德辉学术成就更大的方面是版本目次学研究。他先后化费24年时间校刊编定15部前人所撰的册本目次著做,合称《看古堂书目丛刻》。此中《宋绍兴秘书省续编四库阙书目》是叶德辉考证校刊的一部较重要的宋代官修书目。

  余读叶氏书话,赏趣其行文的安适、论述之简明,一册在手,似乎古书里的故纸烟云都一览而尽。然叶氏虽负淹雅之名,其性端为人却多有悖谬之处,尝为时论所不容,用梁启超先生的话就是"叶日常平凡为人不自爱"。叶氏对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亦多持过火之论,一味反对改革,他出格哀叹新学"分年重阶级,不读孔孟书",哀叹儒风日微、斯文欲坠,"旧学筹议平辈少,中原离乱故土亲";不时以秦汉时传经的伏生自比,"应笑老奴劬学苦,传经且听伏生鳏";"鹤发传经遗一老,壁躲奚畏祖龙焚"。关于一切新的改变,他都看不惯。他把本身完全封锁在了清王朝里。后末因而而获祸,寿终正寝,令人可惜,才高叶氏者其实不多矣。当然从今天目光而论,叶氏对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所持的过火之论,并非完全没有事理的,最最少他不应死。然而革命来了,一个大学问家只能身首异处。

  小说家虹影在其做品《K:房中术》里曾写过一个书商,此人即是躲书家叶德辉。叶德辉对其时长沙的农人革命极为敌视,公开戏拟对联痛骂之。其联云:农运宏开,稻粱菽,麦黍稷,尽皆杂种;会场宽广,马牛羊,鸡犬豕,都是畜生。横批为:斌尖卡傀(意思是不文不武,不大不小,处境尴尬,不人不鬼。)联是好联,可惜其时农人革命正红火,如斯"口出大言"之辈,天然下场极惨,叶氏可谓是因言罹祸的代表人物。

  叶氏之死,曾引起湖南文化名人及全国文化名人的浩荡震动。湖南近代名人、毛泽东的教师,曾任过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校长、国民政府农矿部部长的易培基与湖南另一大名人,当过湖南省都督、国民政府 、行政院长的谭延凯谈起叶德辉被杀的前后颠末,相对伤悲。梁启超先生分析王国维死因时曾云:"他(指王国维)日常平凡关于时局的悲看,本极深入。比来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静公深痛之,故效屈子沉渊,一瞑不复视。" 数年之后,新文化运动的指导之一胡适博士做过一首《悼叶德辉》的白话诗:"郋园白叟不怕死,枪口指胸算什么!生平谈命三十年,总算今天轮到我。杀我者谁?共产党。我若当权还一样。昔时誓要杀康梁,看来同是糊涂账。你们杀我我大笑,我认你们做同调。三十年来是与非,一样杀人来翼教。"话虽曲白,却又意蕴深长。 

  叶氏确实为读书之才子,但其人其行又令人难以捉摸,也许那才是一个实在的叶德辉吧。他的本质是一名文人,一个生不逢时的墨客。他的悲剧就在于以一介墨客而置身于汗青的漩涡中。大凡一时豪杰,皆有其挺拔独行之处,倘不因人而废言,《叶德辉书话》确实值得一看。其文字灵通可诵,学术观点亦有出彩之处也。只是他死的早,否则的话,或答应成为陈寅恪、钱钟书那样的人物,也未可知。死了,一切都欠好说了,只剩下后来人的揣测与端详。死与不死,在汗青上的身影就是纷歧样。其中深意,识者或可辩之。

0
回帖

书林清话之叶德辉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