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世第二泉——苏轼的一次惠山之旅

16小时前 (01:33:30)阅读1回复0
kanwenda
kan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823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6478
  • 回复0
楼主

  在政坛上初出茅庐锐气方刚的苏轼,不胜“拗相公”王安石集团“以杂事诬奏”等虐待,于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自求外放杭州通判。此时,苏子刚刚三十六岁,年富力强,明天将来方长。

  在尔后的三年里,处江湖之远,使苏子避开了政治漩涡,有时间为心灵卸载疗伤,逃求新的人生途径。他频频往返在杭州与湖州、润州、秀州、常州、姑苏、无锡间,公事之余,有闲暇眷恋于江南的湖光山色中,纵情于由诗人、歌妓和高僧构成的精神生活圈子里,品茗纵酒唱和,品尝到从未有过的闲适愉悦,一切都似顺风顺水。然而,他心中还有放不下的,那就是远远的庙堂,与它有关的心结,更是让苏子剪不竭理还乱。此种精神形态的消解与改变,既有赖于苏轼深思与自觉,也需要江南的情面山川的补益与开悟。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苏子的一次惠山之旅,使他精神境域有了一次升华。《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看太湖》印证了那一历程。

  此次精神之旅,以茶为缘,苏子与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的惠山密意对话,脉脉倾吐,由渐悟而至顿悟。于此中,钱安道兄弟,一僧一俗,给苏子以心灵的安抚与启发。钱安道相赠建溪茶,使苏轼深味了“森然心爱不成侵,骨清肉腻和且正”的茶品,叹服赠予者骨鲠不平的人格。苏子回报以“改日卜邻先有约,待君投祓我休官”,意在表白两人心领神会,同病相怜,颇有旅进旅退的气焰,可见苏子政治锐气尚存。其弟钱道人,惠山寺僧人,则于烹饮小龙团的中,尽显茶禅一味,更使苏子澡雪精神,疏瀹心灵。赠茶品茶,蕴涵真理。兄弟二人一阴一阳,一刚一柔,阴阳互补,刚柔相济,让苏子得益匪浅。下面我们就展开惠山之旅那幅诗卷。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不免难免更眷恋。”诗人起笔以叙事来抒情。三年里,苏子登过的江南名山,难计其数,该是有钟山、焦山、茅山,虎丘等等,此中每座山都不乏高耸笔直,也不乏俊秀婀娜,然而,寡星灿烂是为衬托月亮的亮堂;寡山竞秀,也无非是要凸显惠山的奇绝。惠山不愧为“江南第一山”,它屹立于碧波万顷的太湖边,自有山海之灵气相助;而相传舜帝曾躬耕于此,西域僧人慧照也于晋代在此建寺,它又是江南衣冠文物萃集之地,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更有怪杰钱道人在此。苏子与人早有心灵的默契,于人则有迫切的等待,今日到此,不只会眷恋忘返,更要有精神的超越。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世第二泉。”那是一副精巧的流水对,三组对仗,各见其巧。“独携”对“来试”,“独”字凸起苏子对钱道人和惠山的情有独钟,深有拜托;“试”字意在表白要做一次沟通的测验考试。“天上”对“人世”,则阐明沟通的两边来自六合两界,其内容与成果定会是超凡脱俗的。“小团月”对“第二泉”,则亮出了沟通的前言。前者一语双关,既道出了“小龙团”茶的稀缺贵重,又让人联想到与其形似的月亮,而爱月之人苏轼老是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妙期许的,今日则是钱苏二人共享明月名茶,月照宾主,茶沁心脾,实是天随人愿啊!“第二泉”名虽第二,实为全国奇绝。今夜,天青风轻,山静水净,二泉映月,二人相视,氤氲茶香中,宾主举手投足,心领神会,心旷神怡。至此,二难(贤主、嘉宾)并,三材(天、地、人)通,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俱,妙趣横生,人生有此一游,足矣。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此联有动静连系之效。有了昨夜的品茗,苏子的心灵世界名顿开。从山巅的佛寺俯瞰,新视角带来新感触感染,山石荦确,巷子盘旋在虬曲盘曲的惠山九龙脊上,让人顿觉,唯有弯曲,方可灵通山巅;唯有攀登,方可领略山的宏伟高峻——静态的世界包含着勃勃的生气。再看山下,太湖烟波浩渺,波澜翻腾,水光接天,气焰澎湃,苏子更是感触感染到了无限的生气活力。一动一静,一张一弛,大天然的节拍正与苏子的心灵脉搏一致——此时的苏子,心灵放松了,身体轻松了,程序强健了,视野开阔了——他自在了。

  “孙登无语空回往,半岭松声万壑传。”收合全篇,诗人既化用典故,又以景结情,那也加大了理解的难度,关键在于此联唤应诗题“惠山谒钱道人”,钱道人之于苏子,好像孙登之于阮籍。孙登其人,《晋书》有传,《世说新语》有记述,他与钱道人一样,都是化外之人。孙登多才多艺,善啸,善鉴人,又洞察世事,在典午乱世中,他豹隐隐居,却于其间点化嵇康阮籍二人,但言说体例和成果却大相径庭。

  孙登以言谈的体例为嵇康预警“才高识寡,难乎免于今世矣”,然而,羁绊于世情而难以脱俗的嵇康却不克不及领略,最末遇害于司马氏。要制止悲剧再次发作,就要彻底地与污浊邪恶的世界,而那种思惟意识的传达也必需借助特殊的系统在心领神会的两边间停止,那也是不破不立。孙登与阮籍,以啸相唤相谈,你来我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孙登之啸,音响伸展悠长,传达了至实至纯的信息;阮籍之啸,略显朴拙而急促,但回复得有板有眼,于是,相互心照不宣,却让阮籍实现了精神世界的升华——避实就虚,适应天然,游刃有余,无欲无为。看似教师无语,学生白手而回,但心灵确实充分的、涌动着生命的活力的。当阮籍的思路回到了当下,只觉教师那回荡在松涛与万壑之间啸声,惊天动地,惊世骇俗,震动心灵。

  苏子得益于钱道人,有似于此,只不外,孙阮是以啸为媒,而钱苏则以茶为媒。殊途同回,他们悟得人生的法门,实现了一次心灵的逍远游!

0
回帖

[古典文学]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世第二泉——苏轼的一次惠山之旅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