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贤巨匠《劝发菩提心文》译白 (未经判定仅供参考) 不肖而愚下的凡夫落发僧实贤,哀痛不已,血泪交集,礼拜至诚,以哀痛之心告诉现前群众及现代专修净业的善须眉、善女人等。期看你们生出慈善之心,化一点时间听一听我的劝告,根究打量一下。经常传闻修行佛道的重要门径,是以发心为首。
修行最急要的,是以发愿为第一,发了愿,才气度寡生,发了心,才气成就佛道。假设不发广阔的慈善心,不立安稳的大愿。纵然修行无量劫,照旧还在轮回之中,虽有修行,老是白搭辛勤。所以《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菩提心是如许可怕,更不要说没有发菩提心。
所以晓得想学如来最上乘的佛法,必需先具备发菩萨的愿心,万万不要耽搁了时间。 然心愿的区别,多种多样,假设没有指明,不知回向何处。今天为了群众,简单地说,有八种区别:即邪、正、实、伪、大、小、偏、圆,就是那八种。什么喊做邪正实伪、大小偏圆呢?世间有一种修行的人,一贯以来发心修行,不了然本身的实心。
只是忙于外求,或求利益滋养、或喜好名望地位、或贪求现世的欲看和快乐、或期看下世的人天果报。如许发心,就喊做邪。假设不求名闻利养,又不贪欲乐果报,只是为了离开存亡轮回,为了本身觉悟和搀扶帮助他人觉悟。如许发心,就喊做正。假设每一个念头都是为了求证佛道,每一个心愿都是为了搀扶帮助寡生离开存亡轮回;晓得佛道修行且长又远,不生退怯;晓得寡生难度,不生厌倦。
似乎登万仞之高山,必然要登上高峰;似乎上九层之塔,必然要把顶层培养。如许发心,就喊做实。有了功不忏悔,有了过错不往纠正,心里污浊而外表沉寂,起头勤奋然后懒惰。虽有好意,多为名利所同化;虽有善法,总被功业所染污。如许发心,就喊做伪。寡生度尽了,我愿方尽;佛道成就了,我愿才成就。
如许发心,就喊做大。看察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就如牢狱,看察存亡好像冤家,只想自度不想度人。如许发心,就喊做小。假设在自心之外,认为有寡生,认为有佛道,认为本身能够度寡生,认为本身能够成佛道。念念不忘本身的好事,固执本身的常识和见地把一切当做实有。
如许发心,就喊做偏。假设晓得自性就是寡生,所以愿度;自性就是佛道,所以愿成。不会看见一种法,分开自性而独立存在。以广阔之心,发广阔之愿,行广阔之行,证广阔之果,也无广阔之相可得。如许发心,就喊做圆。晓得那八种区别,则晓得若何打量,晓得打量,就晓得那一个要舍掉,那一个要求取。
晓得舍掉、求取,就能够晓得若何发心了。什么喊打量?就是我所发之心,在那八种区别中,是邪?是正?是实?是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怎么样舍掉、求取呢?就是往邪、往伪、往小、往偏。取正、取实、取大、取圆。像如许发心,才喊做实正发菩提心(为救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寡生而誓愿成佛)。
此菩提心,是善中之王,肯定要有人缘,才气倡议。今天说人缘,简单说有十种。第一忆念佛恩深重的缘故。第二忆念父母恩的缘故。第三忆念师长恩的缘故。第四忆念施主恩的缘故。第五忆念寡生恩的缘故。第六念存亡轮回之苦的缘故。第七尊重本身本觉灵性的缘故。第八为了忏悔业障的缘故。
第九为了求生净土的缘故。第十为念释教处死得到长久住持的缘故。 什么喊做忆念佛恩深重呢?因为我们底子的教师释迦如来,最后发心,就是为了救度我们,才行菩萨道,颠末了无量劫的时间,备受了种种磨难。我造做功业的时候,佛哀痛同情我,摘用种种便利的办法来教诲我。
阿谁时候我十分愚笨痴迷,不愿相信承受。我堕进天堂的时候,佛又哀痛痛苦,想代我受苦,而我功业太重,无法替代不克不及救拔。当我投生人道的时候,佛以种种便利,令我得种善根,每一生每一世,都跟着我,在佛的心中一刻也没有舍弃过我。佛当初应机出生避世的时候,我还沉沦在三恶道中,今世我得了人生,佛却已圆满寂灭。
我不晓得造了什么功而生在那个末法期间,又不晓得做了什么好事才有福落发,又不晓得是什么障碍我看不见佛的金身,又不晓得为什么有幸能礼拜供养佛的舍利。如斯思惟,假设过往不种善根就不会听到佛法,不听到佛法,就不晓得经常在受佛的大恩大惠。此恩此德,丘陵高山难以比方。
假设我不是发广阔的心愿,行菩萨的道,弘法利生,救度寡生。纵然肝脑涂地,此恩此德怎么能酬报呢!那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一人缘。 什么喊做忆念父母恩呢?同情父母,生下我十分辛勤,十月妊娠、三年乳哺。夜间便溺,浸湿床单,母亲宁卧湿处,将本身移睡干处。欠好食的工具父母本身食,把好食的留给我食。
才见得儿女长大成人,期看子女能成家立业、继续先祖遗志。以此功绩来宽慰列祖列宗。今天我等僧寡,既已落发,也称为释家门生,十分羞愧我们也称为沙门(意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没有甜味供养父母,没有功夫往祭奠祖先。父母在世我们没有供养食穿,父母往世我们也不克不及导其神识回于净土。
活在那个世界白白消耗财产,而关于出离那个世间又没有什么利益。在世出生避世两个方面都丧失了,实的是重功难逃。如许想一想,只要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渡众生。不外需要救度的其实不只是那一生中的父母,无量劫来,世世代代,每一生的父母我都要往救度。
也不但是救度我一小我的父母,每一小我的父母我都要搀扶帮助他们超越三界、往生净土。那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二人缘。 什么喊做忆念师长恩呢?父母固然可以生我养我,假设没有教学世间法的教师和晚辈,就不晓得礼义;假设没有教学出生避世间法的教师和晚辈,就不克不及理解佛法。
不晓得礼义,就好像禽兽。不睬解佛法,则与俗人没有区别。今天我们等人,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披在身上,受持各类戒品。如许的重恩,是从师长那里得来的。假设只是求证小果(声闻圆觉),只能搀扶帮助本身。今天为了求证大乘佛果,发菩提心利益一切寡生。如许的话世间的教师和出生避世间的教师都得到了搀扶帮助。
那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三人缘。 什么喊做忆念施主恩呢?因为我等僧寡,天生成活所需要的日用物品,不是本身的。天天三餐粥饭,四时衣裳,疾病所需,但凡身口所需的,都是出自施主的力量,布施给我们用的。农人们尽量亲身耕种,尚难糊口。而我温馨地坐在那里受用饮食,心里很不温馨。
纺织女们不断的纺织,本身还十分困难,而我温馨地坐在那里受用她们布施来的衣服还经常有余,还不晓得敬服。又茅草为屋的贫冷施主们,他们本身一生都不平和平静。而我则在那广宇闲庭优悠自得渡过一年又一年。用他们的劳动来供养我的温馨,我的心能安吗?将他们的利益滋养本身的身体,那个事理说的过往吗?假设我不是悲智双运,福慧二足,施主沾恩,寡生受福。
假设不是如许,施主的一粒米一寸丝都要加倍了偿,恶报难逃。那就是发菩提心的第四人缘。 什么喊做忆念寡生恩呢?因为我与寡生,从无量劫以来,世世生生,曾经彼此做过父母,相互有恩。今天固然因为隔世而昏迷,彼此而不熟悉。但以此理揣度一切寡生都曾彼此做过父母,岂能不往报效呢。
今天的牛马猪羊等,你怎么晓得过往没有做过它的儿子呢。今天的蚊虫蚂蚁,你怎么晓得过往未曾做过我的父母呢。经常看到小孩子分开父母,长大以后容貌都忘了。何况过往生中的亲缘。今天不晓得他姓张仍是姓王已经无法记得了,他在天堂里面号唤哭喊受无量苦,含蓄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饿无处可诉。
我虽不见不闻,可他必然向他的子孙希求挽救。不是典范就不克不及陈说此事,不是佛就不克不及说清此话。不信因果的邪见之人,是不会晓得和相信此事的。所以菩萨看见蝼蚁,晓得都是过往生中的父母,也是将来的诸佛。经常想要利益他们,念念不忘要酬报他们的恩德。那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五人缘。
什么喊做念存亡轮回之苦呢?因为我与寡生,从无量劫以来,常在存亡,未得解脱,人世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上升和下沉就在半晌之间,一会儿天上,一会儿人世,一会儿天堂、畜生、饿鬼。早上走出了天堂的黑门,因为造功晚上又回来了,刚刚分开了天堂的铁窟一会儿又进往了。
登刀山的时候整个身体没有完全的肌肤;攀剑树的时候,身体的每一块肉都被割裂。热铁不除饥饿,吞下往肝肠都烂了;烊铜难解干渴,饮之则骨血都縻了。利锯割截身体的时候,割断之后又从头接了起来,巧风一吹,死而复活。烈火城中,忍听喊号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
冰冻起头凝聚,样子像青莲之蕊(rui),血肉都开裂了,就像红藕花开。一夜之中死死生生,在天堂里要颠末一万遍,一朝苦痛,人世已过百年,经常不竭地劳累狱卒。谁相信阎翁的教诫,受苦的时候,固然懊悔但已经来不及了。离开了苦道早已忘记了,照样像过往一样造做恶业。
就像鞭驴出血之事,谁能晓得是母亲的哀痛呢?牵豕(shi)就屠之事,又怎么晓得是父翁的痛苦呢?食了本身的儿子而不晓得。就是文王也是如许,食了本身的亲人而不熟悉,凡夫都是如许的。昔时恩爱相处,今天酿成冤家。过往是仇敌敌人,今天成为骨血兄弟。过往生中是母亲,此生酿成老婆。
过往生中是父亲,此生酿成良人。假设你晓得过往生中的工作,则可羞可耻。用天眼来看察,则好笑同情。粪秽丛中,十月包躲难受;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同情(指出生时头朝下)。少时蒙昧,工具不辨;长大了有了常识,便生出了贪欲之心;一会儿老病相觅,刹那间无常又到。
临末时冷热相逼,神识溃乱不克不及自主,精血竭尽,皮肉自外枯槁,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不随便,神识要分开身体不晓得要难上几倍。自心没有主宰,似乎商人处处奔跑,身体没有固定的外形,似房屋而频频迁移。假设把大千世界的每一粒尘点比做你的一次存亡,也数不尽你的存亡往返之身;四海的波澜,也计算不完分别之泪;累累白骨,堆积胜过高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
一贯没有听佛道破,那个工作谁能闻声呢?没有看过佛经,那个事理谁能晓得呢?假设仍然像畴前一样贪恋,仍然痴迷不悟,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生罕见而易失,良时易逝而难逃,道路冥冥,分别长久,三涂恶报,还要本身往受,痛不成言,没有谁能取代。说到那里,能不冷心。
是故应该立即断除存亡之流,出离爱欲之海。自他兼利,同登彼岸。旷劫已来殊胜的勋绩,就在那一个行为。那就是发菩提心的第六人缘。 什么喊做尊重本身本觉灵性的缘故呢?就是我现前一念心性,曲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为什么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倒置,还在做凡夫。
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伶俐,好事持重。而我等,只要无量的业所系缚,懊恼存亡缠缚。心性虽是一样,迷悟却有天渊之别。静下来细细的根究一下,岂不是很可耻吗?好比无价宝珠,沉没在土壤里,把它当做碎瓦片,不加敬服尊重。所以应该以无量的善法,对治懊恼。
修行得法,始觉有功,则性德方能显前。就像污染的宝珠被洗净,悬在高处,洞达光亮,映照一切。可谓不孤负佛的化度,不孤负本身的本觉灵性。那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七人缘。 什么喊做为了忏悔业障的缘故呢?佛经说犯一吉罗(译恶做。属身口,不属于意)小功,相当于四天王的寿命五百年(合人寿九百万年),堕在天堂中受苦。
吉罗小功,就要获那个报应。何况重功,其报难言。今我等日常生活之中,一举一动,经常违背戒律。一餐一水,经常违背尸罗(译云戒),一日之中所犯的,就已经是无量数了。何况末身历劫,所犯之功,更不成言说了。就以五戒来说,十人九犯。犯了之后少有发露忏悔的,多是包躲在里面。
五戒还只是在家优婆塞戒,都不克不及具足无犯。不要说沙弥、比丘、菩萨戒了,更不消说了。问一问,说我是比丘。看一看现实情状,还不具足一个优婆塞的原则。岂不是很羞愧吗?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成损坏;不犯则已,犯则末必出错。假设不想本身悲悯本身及他人,不是身口并做、声泪俱下、普与寡生、求哀忏悔。
则千生万劫,恶报难逃。那就是发菩提心的第八人缘。 什么喊做为了求生净土的缘故呢?那就是说在此土修行,修道很难朝上进步。假设可以往生西方净土,在那里成佛很随便。所谓随便就是一生就能办得到,所谓难就是累劫也不克不及胜利。所以过往的圣贤之人,个个都要求生西方。
千经万论,处处都指回净土。没有超越那个秘诀的。然而佛经中说贫乏善根是不克不及往生净土的,要有多福才气往。说多福,就是要执持名号;说多善,就是要发广阔心。是以暂时持名念佛的好事,就胜过一百年的布施。一发大心,就超越无量劫的修行。因为念佛就是为了做佛,假设不发大心,则虽念没有做为。
发心原为修行,假设不往生净土,则虽发也随便退转,那个发心就比如是下菩提种子,假设摘用念佛求生净土的办法来种那个菩提种子,那么道果就天然增长。那就是乘弥陀大愿之船,进于西方净土之海,决定往生西方。那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九人缘。 什么喊做为了处死久住的缘故呢?因为世尊,无量劫来,为了我们,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因圆果满,逐致成佛。既成佛已,应化度生,好事圆满,示现寂灭。处死、像法,皆已灭绝,仅存末法,虽有如来教法,无有信解修证之人。邪正不分,长短莫辨,合作人我,都是逃逐名利。举目滚滚,全国都是如许,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哀痛不忍言,想到那里,不觉泪下。
我做为一个佛子,假设不克不及报恩,对内无益于本身,对外无益于世人,生的时候蹉跎光阴,身后亦无益于未来,六合所不容,那是极重的功人啊!假设不克不及报恩那个功不属于我那应该属于谁呢?如许一想实是痛不成忍,实的没有办法,登时忘记了本身贫贱卑下的身份,突然发了大心。
虽不克不及挽回末运于此时,也必然要尽量护持处死于下世。是故同诸善友,共到道场,礼忏修法,仿弥陀如来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心心做佛,从于今日,尽此一生,誓回极乐,既得往生九品,华开见佛,得无生忍,然后回进娑婆,高文佛事,令使佛日重辉,秘诀再阐。寡僧如海,各各持戒沉寂,无有染污,修诸梵行,人民悉皆被化,劫运为之更延,处死得以久住。
此则区区之心,就是发菩提心的第十人缘。 如是十种缘都具备了,八种区别都晓得了,则趋势涅盘城就有门头了,修行成佛就有了准确的目标地。再说我如今那个身体,栖身在华夏之国,眼耳鼻舌身意都没有病,地水风火四大调和,身体轻安,具有足够的自信心,高兴本身没有魔障。
何况今天我等,又出了家,受了具足戒,又碰着了好的道场,又闻到了佛法,又敬仰了佛的实身舍利,又修了忏悔,又碰着了善友,又具有如斯胜缘。不在今日发此大心,要比及什么时候呢?唯愿群众,同情我的愚诚,同情我的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此心。没有发的,今天发;已经发了,令其增长;已经增长的,当令相继不竭。
不要因为困难而退怯;不要把它当做是一件随便的事而不放在眼里;也不成欲速而不克不及耐久;也不要懒惰没有了勇猛之气;也不要萎靡而不克不及抖擞;也不要苟且偷生等待明天将来;也不要痴顽而不愿进修;也不要认为本身根机浅薄而没有份。好比种树,浅根的树种下往长久了根就深了;又如磨刀,磨久了钝刀也会变的尖利了。
怎么能够因为根浅就让它枯死、因为刀钝就放着不消呢?又好比认为修行很苦,其实不晓得懒惰更苦。修行则是暂时的勤奋,却是长时的安泰。懒惰则苟安一时,受苦多生。何况我们如今乘上弥陀大愿的船船,就不要担忧会有退转。花开见佛得无生为忍力,则不消忧愁有什么困难。
就是天堂功人也在过往劫中发过菩提心,我们那些人伦佛子怎么能够不立大愿于此生呢!过往无始以来昏昏迷迷那就没有办法说了,而今已经觉悟,假设再昏昏迷迷,未来就要追查责任。所以迷惘而未觉悟,确实同情,假设觉悟而不往实行,十分惋惜。假设恐惧天堂的苦,则精进天然生起;假设念念不忘存亡无常敏捷,则懒惰就不会生起。
又必需以佛法为敦促,善友为提携。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分开那个原则,就不会有退失的忧愁了。不要说那一念菩提心是那么略微,不要说那是一个虚愿对我没有利益。心实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其实不大,心王才是大;金刚其实不安稳,愿力才是最安稳的。诚看群众不要忘了我的话,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婚,莲社宗盟,自今缔好。
普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寡生,同成正觉。你怎么晓得本身将来成就的三十二相、百福持重,不是从今日立愿起头呢!愿与群众配合鼓舞。幸运到了顶点!幸运到了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