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和国师有什么区别

1天前 (12-08 22:15)阅读1回复0
大清
大清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8898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7796
  • 回复0
楼主

  。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关于释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僧所赐与的称号,有时也做为僧官的一种。中国高僧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嚆矢。据《佛祖统纪》卷三十八载,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550),诏高僧法常进宫讲《涅盘经》,尊为国师,国师的名称以此为始。

  同时又以沙门法上为大统,统治全国僧尼,亦尊为国师。但从唐法琳《辩证论》卷三僧“实国师”的记载看来,则北周(557-581)时也有国师的称号了。2。丞相是封建权要机构中的更高官职,是承袭君大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如《陈涉世家》:“贵爵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传记》:“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觅,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3。国师是释教徒高僧,丞相是封建权要机构中的更高官职,是承袭君大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丞相的权力大。

  国公,什么级别爵位,又称册封、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达身份品级与权力的凹凸。先秦时代的册封夏商期间案《通典。职官。册封》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无子、男二等。事实事实如何,并没有实物材料佐证。

  周朝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医生、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医生有封邑,对封邑也能够行使统治权、唯授命于诸侯。参考:《孟子。万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统一位,凡五等也。

  君一位,卿一位,医生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造,处所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克不及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医生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战国期间,各诸侯国普及废除了卿医生的摘邑轨制而实行郡县造,呈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医生的册封,如通侯、君等。

  那些新设的册封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克不及世袭。秦朝秦朝,陆续利用自商鞅变法后定下的自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专门用以赏功。彻侯食县,其他诸爵得食俸禄如仕宦。汉朝西汉,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增设王爵。初,王爵有功臣得之者,高祖时诛伐殆尽。尔后,王爵仅皇族可得。

  早期的诸侯王国大者列郡数十,小的也有数郡,皆由诸侯王自治其国,汉廷仅为之置太傅罢了,其余丞相、内史、中尉、御史医生之类皆王自置。颠末七国之乱和汉武帝下推恩令、汉成帝绥和元年改造,诸王仅得食本国租税,不得预国政。尽废内史、御史医生、郎中令、廷尉、宗正、太仆等与汉朝设置不异的官称,改丞相为相,治事如郡太守,令中尉治事如郡都尉。

  自此,王国与列郡无异。东汉王国轨制与西汉后期一致,国与郡等,唯改太守为相、都尉为中尉,另置傅领王府事。西汉初大封功臣,受封列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者一百四十三。列侯封地称国。侯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侯国置国相如县令,授命于所在郡守。

  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门医生、洗马、行人等官治府事。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不时巡察之。东汉侯造与西汉无别,唯侯国较小,大者不外四县、小者有仅食一亭者,东汉末年,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置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医生侯十五级,以其时蜀、吴两国所辖邑名封之,受爵者无从收取租税,开后世虚封先河。

  汉武帝时,为筹措战费,令卖二十等爵(关内侯以下),以致二十等爵为人所轻。于是为将士犯罪者另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后亦卖之。魏晋南北朝曹魏曹操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

  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造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王爵至男爵皆有国号、封地,县侯以下无封地而有租税。九等爵之外,曹操创建的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医生侯做为赐爵保留,仍无封、无食。 魏造: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非始封王者)之庶子封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王国大者郡、小者县。

  两晋西晋爵位十分繁复,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王爵非皇子不封;公(郡公、县公)、侯(郡侯、县侯)、伯、子、男五等爵专封宗室;功臣册封为“开国”诸爵及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

  自先秦以来沿用的赐爵轨制正式废行。西晋诸侯王与西汉初年诸侯王相类,得专造其国。案《晋书》记载,大国二万户,兵五千(置全军,中军二千,上下军各千五百);次国一万户,兵三千(置上下两军,各千五百);下国五千户,兵一千五百(置一军)。五等爵之公国之造同劣等王国,侯国不满五千户,亦置一军,兵千人。

  其余诸爵与开国爵封地称国而但封君不治国是,乡侯至关外侯无封邑。诸王子除嗣王外,依次按公、侯、伯、子、男递降世袭。南朝南朝册封沿袭东晋,唯封君对封国再失治权。陈朝增郡王爵、藩王爵。北朝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始封五等爵,天赐元年废伯爵、男爵,后复之。

  除皇子外,功臣也得封王。景明元年定造:置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封国租税取率: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册封等级:王超品,开国郡公允一品,开国县公、散公从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散侯从二品,开国县伯正三品,散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上阶,散子从四品下阶,开国县男正五品上阶,散男从五品下阶。

  官属:王至侯国等置官属。北齐:置王爵与五等爵,王爵超品,其余诸爵视魏造各将一阶,诸爵皆开国置官属。北周:初置开国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五等爵后据《周礼》改造,置亲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十一等爵。

  隋朝隋文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炀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于均废行。唐朝唐朝,分亲王、嗣王(秉承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郡侯、县侯、县男、县子。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如××郡开国侯、××县开国子。

  唐朝的册封有食邑,但往往为虚封,唯加实封者能够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进(后改为领取俸禄)。宋朝宋朝册封轨制根本上同唐造。魏晋至宋,册封的秉承分为世袭罔替、世袭两种,前者在秉承时按原爵秉承,后者秉承的时候要对照被秉承者的爵位降一等秉承。宋朝无世袭罔替的例子。

  除世袭爵位外,良多册封只是末身爵,身故爵除。宋朝依唐造保留封君食邑,自—万户到二百户,共十四等。食邑数字只是虚衔,唯食实封才能够领取响应的补助。实封最多千户,少者百户,每户每月折钱二十五文,随官俸发给,可知宋朝的册封收进颇低。元朝元朝,王爵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宗室封亲王、远收宗亲与贵族封国王。

  其于国公等爵封赐甚滥。明朝明朝,王爵为皇族专享(开国诸上将身后有逃封郡王者),皇族册封均世袭罔替: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诸子则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亲王岁禄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因为那种世袭罔替的轨制,招致后来呈现举国一岁之进不克不及偿宗室岁禄的场面,远收宗亲将军、中尉以至有有意立功进狱求饱者。另有公、侯、伯三等爵专授功臣,三等爵只能世袭,也有末身者。

  清朝清朝的爵位分宗室、功臣两种。宗室爵和硕亲王、世子(亲王嫡子)、多罗郡王、长子(郡王嫡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进八分镇国公、不进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四级,辅国公之前八等称进八分公,与之后的不进八分镇国公、不进八分辅国公等爵位差别。

  除了清初受封的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雍正时怡贤亲王、同治时恭亲王、光绪时醇亲王、庆亲王共十二个王能够世袭罔替外,其余宗亲世爵只能世袭。

  国师  读音:  guó shī  释义:  1。国立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的简称“国师”。  2。国度的戎行。  3。王莽设置的职官。  4。太师的别称。  5。一国的师表。  6。指国子祭酒。  7。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始于北齐法常。

    8。元﹑明﹑清亦用以敕封躲传释教地域(西躲﹑内蒙等)的上层僧侣。  “国师”是中国历代封建帝王关于释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僧所赐与的称号。我国高僧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始。  据《佛祖统纪》卷三十八说,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550),诏高僧法常进宫讲《涅盘经》,尊为国师;国师的名称以此为始。

  同时又以沙门法上为大统(僧官),统治全国僧尼,亦尊为国师。但从唐法琳的《辩正论》卷三“(僧)实国师”的记载看来,则在北周时似已有国师的称号了。  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三述国师称号的由来说:“自前人君重沙门之德者,必尊其位,异其称,曰僧录、僧统、法师、国师。

  进对不称臣,登殿赐高座,如是为得其宜。”因而,后来有些学德兼备的高僧,常被其时帝王尊为国师。  不外那种国师的称号,在印度和西域早已时髦。《大宋僧史略》卷中《国师》条说:“西域之法,推重其人,表里攸同,正邪俱有。昔尼犍子信婆罗门法,国王封为国师。

  内则学通三躲,兼达五明,举国皈依,乃彰斯号。”《中阿含经》卷十五《转轮王经》记刹利顶生王时:国师梵志巡行国界,……那是婆罗门为国师的例子。又《出三躲记集》卷十一《诃梨跋摩传序》记载:佛灭九百年时,有个印度外道论师,想阻遏巴连弗王崇拜三宝,就到摩竭陀国来活动。

  王即募境内学服气了那个外道。王及臣民十分兴奋,即与全国人民奉为国师。《慈恩传》卷四也说:印度胜军论师,学德兼备,摩揭陀王很敬重他,便派特使邀请,立为国师。  释教东传以后,西域也有国师的称号。如前秦建元十八年(382)时,西域车师前部王弥第来访长安,其国师鸠摩罗跋提同来,献胡语《大品般若经》一部(《出三躲记集》卷八《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

  又高僧鸠摩炎(即鸠摩罗什之父,他从印度到龟兹,娶其王妹而生罗什),伶俐有志节,舍相位落发,东度葱岭。龟兹王闻名敬慕,自出郊迎,请为国师(《出三躲记集》卷十四《鸠摩罗什传》)。此外,汉地高僧也有为其时西域国师的。如陇西高僧法爱,深解经论,兼通术数,为西域芮芮(亦称蠕蠕或柔然国)国师,俸以三千户(《高僧传》卷八《法瑗传》)。

    傍边国南北朝时代,因为统治者的需要和撑持,许多高僧赖以开展活动,释教获得很大的开展。其时许多高僧虽没有国师的称号,但受贵族贵爵崇信,被称为家师、门师等。特殊是在北朝,自北齐文宣帝起,历代君主常以国师为宗教指导的封号。魏文成帝奉沙门统昙曜以师礼,孝文帝称唤《成实论》讲师道登为“朕之师”,北凉沮渠蒙逊关于昙无谶,后赵石勒、石虎关于佛图澄,前秦苻坚关于道安,后秦姚兴关于鸠摩罗什等的尊崇,都是相当于国师的礼遇。

  至北齐文宣帝时,更正式尊称法常为国师。元代法洪所撰的《帝师殿碑》(1321)说:“古之君全国者皆有师,惟其道之所存,不以类也。故赵以佛图澄为师,秦以罗什为师。夫二君之师其人也,以其知足以图国,言足以兴邦,德足以范世,道足以参六合赞化育,故尊而事之,非以方技而然也”(《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二)。

    南朝陈宣帝,曾以露台智顗为菩萨戒师,隋炀帝也同样以智顗为菩萨戒师,故有时也号为国师(《僧史略》卷下)。隋炀帝时之智顗(早亲南岳巨匠,修法华三昧,隐居锺山),炀帝屡诏,请问法要,礼为国师(《佛祖统纪》卷九)。  唐高祖时之智满,亦有国师的称号。

  唐代三百年间,释教各宗高僧被尊为国师的良多。禅宗的神秀,历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皆号为国师。嵩山老衲慧安被称为老安国师,慧忠被称为南阳国师,知玄被称为悟达国师,无业被称为大达国师。密宗方面,金刚智寂后,谥为灌顶国师。不空为帝灌顶,赐号智躲国师。

    净土宗有南岳法照为代宗时代的国师。华严宗的澄看,于贞元十五年(799)进宫阐说华严目标,德宗赐以大统清冷国师之号;法躲则被封为康躲国师。祖琇在《隆兴纪年》卷十五说:“吾释之盛,莫盛于唐,凡三百年间,以道德为全国宗师者不成悉数。”从以上人物看来,此说是契合事实的。

    五代期间,固然战乱不断,但那些割据一方的小国关于高僧的赐号仍见时髦,西蜀后主赐无业为佑圣国师,吴越王以露台德韶为国师,南唐以文遂为国大导师,闽王王审知以鼓山神晏为兴圣国师。  宋代释教是禅宗的全盛时代,禅僧获得赐号者极多,未见有国师的称号。

  但日本露台宗高僧成觅于宋时来访我国,至开封谒见神宗,神宗赐以善慧巨匠之号;寂后敕葬于露台山国清寺建塔,赐题“日本善慧国师之塔”(常盘大定《日本释教之研究》二百六十四页)。  辽代崇信释教,很多僧徒兼任朝廷高官。《契丹国志》卷八说:“(兴宗)尤重宝塔法,僧有正拜三公、三师兼政事令者,凡二十人。

  ”闻名高僧非浊于重熙十八年(1049)为上京管内都僧录,清宁二年(1056)晋至检校太傅太尉,赐纯慧巨匠之号。他的教师就是闻名的燕京奉福寺圆融国师。圆融名澄渊,著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详集记》十四卷,《科》三卷,称为燕台奉福寺特进守太师兼侍中国师圆融巨匠赐紫沙门(《奉福寺尊胜陀罗尼石幢记》,《辽史拾遗》卷十六)。

    到了金代,国师的名义更见明白。《大金国志》卷三十六《宝塔》条说:“宝塔之教……在京曰国师,帅府曰僧录、僧正,列郡曰都纲,具曰维那。……国师,在京之老宿也,威仪如王者师,国主有时而拜。服正红袈裟,升堂问话讲经,与南朝等。”  元代的国师,兼有政教的权利;因为朝廷过火宠任喇嘛,形成了许多流弊。

  元史《释老传》记其时帝师的权利说:“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帅臣以下,亦必僧俗并用而军民通摄。于是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于西土。……虽帝后妃主,皆因受戒而为之跪拜。……其徒怙势恣睢,日新月盛,气焰熏灼,延于四方。”世祖忽必烈于中统元年(1260)以帕思巴(1239,一说1235—1280)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

  至元六年(1269)奉敕新造蒙古字(亦称帕思巴文字)成,升号为帝师大宝法王,更受赐玉印。至元十七年(1280)以四十二岁(或云四十六岁)进寂,帝极悲悼,赐以“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实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的尊号(《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二)。

  至元初,设立释教总造院,命国师管领释教僧徒及西躲事,同二十五年改为宣政院。其后关于西躲喇嘛特赐或逃谥为帝师、国师、三躲国师、灌顶国师者,不乏其人。汉族僧人受元朝尊为国师的也有九人,世祖时代的海云国师(1202—1257)最为闻名。海云名印简,山西岚谷宁远人,道行孤高,为朝野所重,卓锡燕京庆寿寺。

  太子生时,诏海云国师摩顶立名。寂后筑塔燕京;元初新筑京城,监筑者谋毁海云国师塔,两雉相合,奏帝欲往其塔。帝云:海云高僧,筑城围之;贵僧之德,千古不磨(其行状详载于近年北京市发见的王万庆撰《大蒙古国燕京大庆寿寺西堂海云大禅师碑》及《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二、三十五)。

  大德五年(1301)成宗建大万圣佑国寺于五台山,诏求开山第一代住持,帝师迦罗斯巴选举洛阳白马寺住持华严学僧文才(号仲华,1241—1302),成宗即铸金印,署他为实觉国师(《佛祖通载》卷二十二)。万松行秀为金、元两朝禅宗第一流人物,深受名相耶律楚材等贵爵皈依。

  释教史籍虽未见他有国师之号,但元代日僧邵元所撰《山东灵岩寺息庵禅师道行碑记》所云:“大万松雨(秀?)国师下,有雪庭总统,三世而继其灯,息庵也。”万松之为元代的国师也是无疑的(塜本善隆《日收释教交涉史研究》九十八页)。天目山中峰明本禅师于至治三年(1323)进寂,敕谥为普应国师。

  明本于延祐四年(1317)住湖州幻住庵时,著有《幻住庵清规》,在《续躲》本即称它为《普应国师幻住庵清规》。  此外,云南大理处所的左黎,亦被元朝封为国师。左黎滇西人,至京治成宗手疽,封为国师回大理(《滇释记》卷一)。  明代之初,朝廷为加强和西躲等民族的联络,虽仍沿用元造,封喇嘛为“帝师”、“国师”等尊号,但其声势已不如元代之盛。

  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诏西番、土番各族酋长,举故有官职者至京受职赐印,使因俗为治;以故元摄帝师喃加巴躲卜为炽盛佛宝国师,赐玉印及彩币。自是番僧有封为灌顶国师及赞善王、阐化王、正觉大乘法王、如来大宝王者,俱赐以金章诰命,领其人民,间岁朝贡。

  永乐五年(1407),封西僧哈立麻为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安适佛,领全国释教。其徒孛罗等,皆封为大国师(《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六)。六年,土鲁番僧清来进贡,封为灌顶慈慧圆智通俗国师。八年,以番僧绵思吉为净慈妙济国师,以班丹躲卜为净觉弘济国师。

  十三年,又封乌斯躲的释迦也失为妙觉光滑油滑慈慧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等。自永乐一朝受封的西躲喇嘛,有阐化、阐教、辅教、护教、赞善五法王,及二西天佛子,九灌顶大国师,十八灌顶国师(魏源《圣武记》卷五《国朝抚绥西躲记》上)。  英宗天顺元年(1457),递加番僧封号:降法王为大国师,大国师为国师。

  成化四年(1468),魏元、康永韶等上书谏言:“今宠遇番僧,有佛子、国师、法王名号,仪卫过于贵爵。……又多中国之人习为番教图宠贵者,伏看资遣番僧使之还国。”成化十二年(1476),大学士商辂等又条陈时政说:“闲住番僧,往往自都纲、禅师、升至国师、佛子、法王等,给与金银印信图书。

  其有灭亡,门徒秉承,更求造塔。二者皆侵耗朝廷财物,宜行禁治。”于是清除法王、佛子、国师等称号。到武宗时,又大优遇喇嘛。正德二年(1507),升慈恩、能仁、护国三寺禅师为国师,以大慈恩寺领占竹为灌顶大国师。正德五年(1510),武宗自称为大庆法王,并学番语诵番经,所封国师更多。

  至世宗崇奉道教以后,国师的尊号才不多见(《释教部·汇考》卷六)。但穆宗隆庆三年(1569),仍有阐化、阐教、辅教三王进贡,诏依洪武之造,令三年一贡(《明史》卷三百三十一)。  明代汉族僧人之得封国师尊号见于记载者,只要洪熙元年(1425)赐释智光号广善大国师。

  《明外史·方技传》说:“释子智光,武定人,洪武时衔命两使乌斯躲、榜葛刺、泥八刺、地涌塔诸国。永乐时又使乌斯躲,迎尚师哈立麻。  历事六朝,宠锡冠群僧。”英宗嗣位,又加号西天佛子。此外,成化间僧继晓初以魔法获封法王和国师,后被革往国师为民(《释教部·汇考》卷六)。

  又万历间相传漳州闲云石室高僧樵云因超度神宗皇太后,获赐龙袴,俗称为龙袴国师(念西《龙袴国师传》)。但从徧益(《灵峰宗论》卷八之二)所撰《樵云律师塔铭》看来,樵云不外是一个精持戒律兼修净业的高僧罢了,并没有国师的称号。  清初世祖敬重禅僧。顺治年间(1644—1661),憨璞性聪、木陈道忞、玉琳通琇等,先后进宫说法,各赐紫衣及尊号。

  憨璞称为明觉禅师。木陈称为弘觉禅师(清《尤西堂集序》及《八指头陀诗集》八均称为弘觉国师)。玉琳初称大觉禅师,继遣使加封大觉普济禅师,后又加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通称为玉琳国师,是清代汉族释教中享有国师尊号的独一僧人。清代虽为喇嘛教的复兴期间,但喇嘛被封为国师的其实不多见。

  青海阿噶旺罗布桑却拉丹,于清初进躲受戒并就学于第五世拉萨大喇嘛等,被认为第十四世章嘉唤图克图后,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到北京谒见清圣祖,圣祖为建汇宗寺(东庙、黄寺)于内蒙多伦诺尔,令布道于表里蒙古;康熙四十五年(1706),赐“灌顶普觉广慈大国师金印”。

  雍正年间,清世宗又为第十五世章嘉于汇宗寺西方成立了善因寺(西庙、青寺)(天纯《内蒙黄教查询拜访记》)。清初诸帝关于喇嘛的封号甚为隆重。乾隆特殊造一篇《喇嘛说》刻在雍和宫的四面碑上,那上面说:喇嘛又称黄教,始盛于元,沿及于明,封帝师、国师者皆有之。

  我朝惟康熙年间只封一章嘉国师,相袭至今。注云:我朝虽兴黄教,而并没有加崇帝师封号者。惟康熙四十五年封章嘉唤图克图为灌顶国师;雍正十二年加授章嘉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令住持嵩祝寺。  乾隆时代关于章嘉国师虽极礼遇,但章嘉似已不大干预干与政治。据清礼亲王的《啸亭杂录》(嘉庆年间出书)关于清字经馆的记事说,乾隆三十七年,设清字经馆(即满文躲经馆)于西华门内,命章嘉国师综其事,以达天、运筏等助之,考取满人誊录纂修若干员,令翻译经卷,先后凡十余年,大躲告竣。

  章嘉国师,喇嘛黄教高僧,为乾隆帝所优遇,帝尝以法司檀卷命师判决,师合掌答曰:此国之大政,宜由皇上与大臣讨论,非方外之人所预也。曲到清末,章嘉虽世袭国师称号,现实上只是在蒙躲地域处置宗教活动罢了。

0
回帖

国公和国师有什么区别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