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兵不厌诈”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

2天前 (12-10 02:42)阅读1回复0
大清
大清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9156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8313
  • 回复0
楼主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 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友邦曹

国和卫国,声称只要他们与楚绝交,才让他们复 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抄,来和晋国 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其时楚国结合陈、蔡等国,军力强大;晋国联 合了齐、宋等国,军力相对较弱。

  于是晋文公召来

舅舅子犯(即狐偃)询问计谋。子犯说:“我听到过 如许的说法:关于重视礼节的君子,应当多讲忠实

和信誉,获得对方相信;在不共戴天的战阵之间, 无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惘对方。你能够摘取哄骗 敌军的办法。”晋文公从命了子犯的战略,起首击 溃由陈、蔡戎行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拆撤

退,诱惑楚军右翼追逐,再以伏兵夹击。

  楚军右翼 大败,中军也被迫撤离。

那就是汗青上闻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 晋国取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 成为诸侯霸主。

“兵不厌诈”原来源于《韩非子•难一》:“战 阵之间,不厌诈伪。”而“城濮之战”则贯彻了那一 军事思惟。

0
回帖

成语“兵不厌诈”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