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砖展地的太和殿中心,7层台阶呈须弥座式的楠木金漆基台上,
安顿着金漆宝座和屏风。宝座在明代称金台,清代称御座,民间则统称
是“金銮宝座”。基座四面雕琢有精巧的仰、覆莲花图纹,纹间镶嵌有
大量的贵重宝石。台陛之间有香几,几上有三足香炉;台面之上,设有
香筒。
皇帝升殿时,香炉内焚檀香,香筒里焚躲香。金漆平台上,后部
为金漆屏风,屏风上下摆布充满了条条金龙。屏风正中为蟠龙镂空金漆
宝座,宝座上半部为圈椅式椅背,由盘曲蔓延的6条雕龙构成,椅背板
平雕阳纹云龙。底座是一个宽约5尺,深2尺余的须弥座形式,持重肃静,
表达出山河底定的主题思惟。
大殿内的丹陛不在正中位置。据说是民国
期间,袁世凯复辟帝造时,预备在太和殿举行登基仪式,将太和殿改称
承运殿。他明知复辟为篡国行为,心虚得很,生怕那传说是实的,轩辕
镜掉下来砸他,所以派兵把楠木基台向后挪动了3米多。他还把明清两 朝沿用的金銮宝座撂到了旧物堆里,从头安顿了一个中西连系、不伦不 类的沙发形式的靠背大椅。
那靠背高得出奇,看上往与下面的椅座极不 成比例。那是因为袁世凯的謝艮短,所以椅子座特殊矮。大靠背上用白 缎子做成一个“中华帝国”国徽,上绣帝王十二章图案。在公众的声讨 声中,袁世凯只做了 83天的皇帝梦就一命呜唤了。天长日久,白缎子 裂开了,里面露出的竟是稻草!解放以后,故宫博物院实正回属人民了, 经专家频频考证,在家具库里最末找到了已破损不胜的金銮宝座,经专 家、技师们一年多的修复,末于恢复了宝座的原貌,从头安顿到本来的 位置上。
但楠木基台却没有再挪动,成为那段汗青的实在笔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