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粽子,“端午节食粽子”起源于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面对着亡国之痛,于蒲月五日投江自尽,岸上的渔夫和苍生纷繁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其时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食他的躯体,人们纷繁用竹筒拆米、鸡蛋投进江中,使屈原医生免遭损害。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蒲月初五都到江上投粽子、划龙船。
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2、黄酒,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就是要避五毒,因为传说中的五毒魔鬼到了端午就会为害人世,那五毒魔鬼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间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那五毒的血,食着那些菜的时候,就会把五毒魔鬼吓跑。
3、煎堆,福建晋江地域,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食“煎堆”。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甘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缀不行,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食了“煎堆”后雨便行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
那种食俗由此而来。
0